六年級科學教學工作計劃范文

| 子東0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我們又將迎來新的挑戰(zhàn),讓我們對今后的工作做個計劃吧。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寫好工作計劃嗎?以下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六年級科學教學工作計劃范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六年級科學教學工作計劃范文

六年級科學教學工作計劃范文篇1

一、基本情況分析

本學期任教六年級四個班的科學。經過三年的科學學習,大部分學生平時在科學學習上態(tài)度較好,積極性較高。但是由于在家過于嬌慣學生的動手實踐能手較弱。少數學生對科學這門學科不夠重視,導致科學意識淡薄,科學實驗的操作不熟練。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顯微鏡下的世界,我們的地球,物質在變化,探索宇宙,假設與實驗等。從探究對象上看,突出了認識事物的結構與功能、認識事物的相互關系、認識事物變化的一般規(guī)律。關于“顯微鏡下的世界”的內容,主要指導學生初步認識細菌、霉菌、病毒等微生物,知道生物體由細胞構成,了解微生物與人類的密切聯系;“我們的地球”主要是從人類探索地球的形狀開始,引領學生從地球表面到地球內部去認識地球; “物質在變化”從生活中熟悉的一個個變化入手,提升學生對物質變化的認識,并試圖讓學生在學習相關科學知識和科學概念的過程中,經歷部分或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提高科學探究的水平,使學生體會到科學知識可以改善生活,從而激發(fā)學生關注與科學有關問題的積極性;“探索宇宙”讓學生通過觀察、記錄太陽和月球的運動變化,探究它們的運動模式,鍛煉自己的毅力,讓學生通過了解人類對宇宙奧秘的探索,認識科學的進步和人類智慧的潛力,引領學生進入天文這座神圣的殿堂,打開宇宙這本書,遨游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解答心中的疑問,揭開宇宙神秘的面紗。突出事物變化的一般規(guī)律。從探究水平上看,應在教師引導和指導下,加大學生自主探究的力度,給孩子更多一點自主權。從過程與方法上看,注重定量的觀察與測量,指導學生搜集證據和信息資料,突出解釋與用模型解釋的訓練,注重相互之間的交流與質疑,并有一些設計與制作的活動。

三、教學基本目標

1、科學探究:經歷幾個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加深對科學探究的理解和認識。不僅關注資料的收集和實驗的探究,而且要學會對事實進行簡單的加工、分析和整理,并用充分的討論再得出結論,并用自己擅長的方式進行交流。進一步理解控制變量對比實驗的意義和方法,開始學習用模擬實驗的方法研究自然現象,發(fā)展運用數據解釋和推理的能力。

2、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對地球運動深入淺出探索的興趣和探究生物與環(huán)境相互依賴、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關系,關注物質的變化,對宇宙充滿探索的欲望,并能從科學發(fā)展史中獲得對科學和科學探究的更多理解。

3、科學知識:獲得有關“顯微鏡下的世界”、“地球和宇宙”、“物質的變化”等方面粗淺的科學知識,逐步積累經驗,理解相關科學概念。

四、教學重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采集數據,并對實驗結果做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五、教學措施

1、利用過程性評價和建立科學檔案袋的方式,引導學生學好科學。

2、教師提供材料和資料,提倡學生自帶材料,引導學生從課堂延伸到課外。

3、反思自己的教學,勤于思考為什么教、教什么、怎樣教、為什么這樣教、有什么意義等問題,并做好記錄。

4、鉆研新標準和現有教材,充分利用現有教具、學具和各種教學資源,進行系統化的單元備課,提前做好教學準備。

5、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jié)課;

6、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7、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8、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9、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10、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并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并把自己的認識用于解決問題的實踐;

六、教學進度表

單元序號 單元課題 課序 課題 課時 周次

第一單元 顯微鏡下的世界 1 水滴里的生物 1 1

2 做酸奶 1 2

3 饅頭發(fā)霉了 2 2

4 搭建生命體的“積木” 1 3

5 單元總結 1

第二單元 我們的地球 1 地球的形狀 2 4

2 地球的表面 1 6

3 地球的內部 2 7、8

4 火山與地震 1 8、9

5 地表的變遷 2 10

6 單元總結 1 11

第三單元 物質在變化 1 蠟燭的變化 2 11、12

2 鐵釘生銹了 2 12、13

3 變色花 1 13

4 洗衣服的學問 1 14

5 單元總結 1

第四單元 探索宇宙 1 登月之旅 1 15

2 太陽系大家庭 1

3 看星座 1 16

4 探索宇宙 1

5 地球以外有生命嗎 1 17

6 單元總結 1

第五單元 假設與實驗 1 假設 1 18

2 實驗 1

3 單元總結 1 19

考核 2 20

六年級科學教學工作計劃范文篇2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發(fā)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幫助他們體驗科學課程學習的特點,引導他們能夠自主性地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學習一些簡單的科學知識,并能用這些知識來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問題。

這一冊教材從探究對象上看,仍以認識事物的性質和事物的相互關系為主。從探究水平上看,以指導性探究為主,逐步過渡到自主性探究。

第一單元《顯微鏡下的世界》,人類對微觀世界的認識,離不開觀察工具——顯微鏡,這一單元我們將和學生一起利用顯微鏡去探索微觀生命。顯微鏡下看到的是生命體的基本單位,是一個個形態(tài)不同、功能各異的細胞。正是數以億計的細胞構成了肉眼可見的動物體、植物體。然而,由單細胞或多細胞構成的原生動物、藻類、細菌、霉菌、真菌,它們真實存在,卻不易被我們發(fā)現。更有甚者,體積極其微小的病毒沒有完整的細胞結構,但正是這一個個小小的生命共同構成了顯微鏡下的微生物世界。微生物與生產生活息息相關,這足以引起孩子們的興趣。在這一單元里,我們將引領孩子利用顯微鏡觀察微生物,查閱資料了解微生物,探究實驗接觸微生物,使孩子們在研究神秘的微生物世界的同時,發(fā)現秘密、掌握規(guī)律,體驗成功的樂趣。

第二單元《我們的地球》,地球是太陽系的九大行星之一,目前為止是我們人類生息繁衍的唯一場所。人類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幾百萬年,并且還將繼續(xù)生存下去。自從人類文明的出現,人類對地球的探索也一直沒有停止過。本單元就是從人類探索地球的形狀開始,引領孩子們從地球表面到地球內部去認識地球。

第三單元《物質在變化》,本單元將帶領學生接觸到有關化學方面的淺顯知識。我們知道,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總是不斷地發(fā)生著變化,正是這些物質的不斷變化,才構成了豐富多彩的世界。本單元正是研究類似水、木材、鐵等物質在自然界所發(fā)生的一些變化。研究物質的變化,對掌握物質的性質,了解物質在生產生活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也能夠為初中階段學習物理、化學課程奠定基礎。

第四單元《遺傳與變異》,本單元是根據課程標準中關于遺傳和變異現象的內容要求來建構的,是在學生已學習了生物的繁殖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生物的遺傳與變異現象的重要單元。遺傳和變異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現象。

第五單元《假設與實驗》,假設是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對問題所做的可能性回答。實驗是人們根據研究的目的,利用科學儀器和設備,人為地控制或模擬自然現象(指自然科學實驗),排除干擾,突出主要因素,在有利的條件下研究自然規(guī)律……

二、教學建議

1、用好顯微鏡工具。對于微觀世界的觀察我們必須借助于顯微鏡這個工具,教師要指導學生如何使用顯微鏡,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利用顯微鏡觀察到神秘的微觀世界,從而體驗到成功的樂趣,激發(fā)對科學的興趣。

2、鼓勵學生收集資料。本冊教材許多內容都是我們學生平時接觸不到的,如顯微鏡下的世界、地球的知識、遺傳與變異等。如何學好這部分內容,這就要求學生在課前能收集有關的資料,課堂上才能進行質疑、討論、交流,產生探究的興趣,不然只聽教師一個人講解就會索然無味了。

3、注意探究的深度。本冊教材的內容對于學生來說都是比較抽象的,學生沒有什么感性認識,有的甚至一點前概念都沒有,因此我們在學習時不能學得太“深”,讓學生感到太深奧,不知所云。

4、充分用好多媒體工具。多媒體作為現代教學工具,具有許多優(yōu)勢,對于學生學習一些沒有感性認識的知識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本冊教材有許多內容都是學生平時沒有看過或者無法通過感觀來認識的,這時如果教師能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不僅使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還能使學生更快地掌握所學知識。

5、注重探究技能訓練。課標指出小學科學課程學習的主要目的在于學會科學探究的方法,而不是科學知識的掌握,因此我們在教學時要時刻對學生進行科學技能的訓練。本冊教材的重點是假設與實驗,這就要求學生在遇到問題之后先鼓勵他們運用自己已有知識來進行假設,然后再讓學生自主設計實驗來驗證自己的假設是否正確。當學生通過實驗發(fā)現結果與自己的假設一致他會感到一種成功的喜悅;即使假設與實驗結果不同,這也會更加激發(fā)他探究的欲望。

三、教學進度(附表)

教 學 進 度

周次

日期

教學內容和課時安排

備注

1

9.1~9.4

1.1水滴里的生物

9月1日開學

2

9.5~9.11

1.2做酸奶(2課時)

3

9.12~9.18

1.3饅頭發(fā)霉了(2課時)

4

9.19~9.25

1.4搭建生命體的“積木” (2課時)

5

9.26~10.2

單元復習、評價

6

10.3~10.9

國慶節(jié)中秋節(jié)

7

10.10~10.16

2.1地球的形狀(2課時)

8

10.17~10.23

2.2地球的表面(2課時)

9

10.24~10.30

2.3地球的內部(2課時)

10

10.31~11.6

2.4火山和地震(2課時)

11

11.7~11.13

2.5地表的變遷(2課時)

12

11.14~11.20

單元復習、評價3.1我們周圍的變化

13

11.21~11.27

3.2鐵釘生銹了(2課時)

14

11.28~12.4

3.3變色花 3.4洗衣服的學問(1)

15

12.5~12.11

3.4洗衣服的學問(2)單元復習、評價

16

12.12~12.18

4.1生物的遺傳現象 4.2生物的變異現象

17

12.19~12.25

4.3尋找遺傳與變異的秘密(2課時)

18

12.26~1.1

單元復習、評價

元旦

19

1.2~1.8

5.1假設(2課時)

20

1.9~1.15

5.2實驗(2課時)

21

1.16~1.22

單元復習、評價 期終復習、考查

六年級科學教學工作計劃范文篇3

(一)教學目標

總目標:

通過科學課程的學習,知道與周圍常見事物有關的淺顯的科學知識,并能應用于日常生活,逐漸養(yǎng)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嘗試應用于科學探究活動,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保持和發(fā)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形成大膽想象、尊重證據、敢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態(tài)度和愛科學、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huán)境的保護,關心科技的新發(fā)展。

各單元教學要求:

1、學習生命世界、物質世界、地球與宇宙三大領域中淺顯的、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知識與研究方法,并能嘗試用于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

2、通過對物質世界有關知識的學習,了解物質的常見性質、用途和變化,教學對物體的運動、力和簡單機械,以及能量的不同表現形式具有感性認識。

3、通過對生命科學有關知識的學習,了解生命世界的輪廓,形成一些對生命活動和生命現象的基本認識,對人體和健康形成初步的認識。

4、通過對地球與宇宙有關知識的學習,了解地球、太陽系的概況及運動變化的一般規(guī)律,認識人類與地球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懂得地球是人類唯一家園的道理。

(二)教學資源分析

本冊由“微小世界”“物質的變化”“宇宙”和“環(huán)境和我們”四個單元組成。“微小世界”單元,將引領學生經歷從肉眼觀察到放大鏡觀察,再到顯微鏡觀察的過程,讓學生觀察豐富多彩的昆蟲、晶體、細胞及微生物,使他們既了解人類觀察工具的發(fā)展歷程,又對人類探索微觀世界的部分成果進行梳理,擴大視野,提高認識?!拔镔|的變化”單元,學生將通過一系列的研究,觀察和認識物質變化是常見的自然現象,物質的變化分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兩種類型。在研究化學變化的過程中,學生將根據化學變化伴隨的現象,認識到化學變化的本質是產生新物質,從而將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區(qū)別開來?!坝钪妗眴卧?,學生將在感知的基礎上,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處理,建立有關環(huán)形山、太陽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對月相、環(huán)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認識。希望他們能認識到宇宙是一個龐大的、運動變化著的系統,不同宇宙空間分布著不同的天體。人類通過不斷的探索,將發(fā)現越來越多的宇宙奧秘?!碍h(huán)境和我們”單元,從垃圾和水兩個主題出發(fā),學生將探究垃圾的來源、成分和處理方法將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處理的方法等,從而對人類生活帶來的環(huán)境問題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認識到環(huán)境問題是人類面臨的重大社會問題,并且能夠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開展環(huán)境保護行動。

(三)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六年級的小學生已經有三年半接觸科學課的時間,有一定量的科學知識,已經具備一定的觀察、實驗的能力,以及初步地自主探究的能力;從年齡結構和心理特征來看,學生對一切事物都充滿著好奇心,有較強的求知欲,在教師的引導下基本能主動開展探究活動。但學生的自主性學習的能力還是比較薄弱,能主動開展的學習的學生比較少,比較依賴于教師的教;學生用自己擅長的方法來表述自己的觀點以及合作研究學習的能力與意識還是比較薄弱。因此教師的教學要積極地發(fā)展學生探究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及愿意用自己的方法來表達自己的認識與觀點。

(四)教學方法設計

1、加強理論的學習,特別是小學科學課中關于“科學探究學習”的理論和實際操作技能的思想與方法;

2、深刻領會并認真貫徹執(zhí)行《新課程改革的精神》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3、加強自身素養(yǎng)、知識水平以及業(yè)務能力的提升并不斷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

4、認真鉆研教材和各類教學參考書,瀏覽網絡、雜志等,學習先進經驗、科學設計教學策略;為學生的探究活動創(chuàng)設良好氛圍;

5、潛心解讀學生、了解學生、知道學生認知規(guī)律以及學生學習的心理;

6、積極收集、準備各類探究活動材料提供有結構材料;發(fā)展學生搜集各類活動資源和素材能力并用于探究活動;

7、張揚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學生特長,努力開發(fā)學生的潛能,發(fā)展學生的多元智能,注重學生自主性探究和個性特長的培養(yǎng)。

(五)教學評價方案

1、課堂即時評價:是指在課堂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針對學生的語言、思維等學習行為,作出及時的價值判斷。

2、教師自我反思:是教師主體對自我既往教育教學實踐的重新審視,對其合理性,成敗得失進行判斷與思考。

六年級科學教學工作計劃范文篇4

一、基本情況分析

本學期任教六年級四個班的科學。經過三年的科學學習,大部分學生平時在科學學習上態(tài)度較好,積極性較高。但是由于在家過于嬌慣學生的動手實踐能手較弱。少數學生對科學這門學科不夠重視,導致科學意識淡薄,科學實驗的操作不熟練。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顯微鏡下的世界,我們的地球,物質在變化,探索宇宙,假設與實驗等。從探究對象上看,突出了認識事物的結構與功能、認識事物的相互關系、認識事物變化的一般規(guī)律。關于“顯微鏡下的世界”的內容,主要指導學生初步認識細菌、霉菌、病毒等微生物,知道生物體由細胞構成,了解微生物與人類的密切聯系;“我們的地球”主要是從人類探索地球的形狀開始,引領學生從地球表面到地球內部去認識地球;“物質在變化”從生活中熟悉的一個個變化入手,提升學生對物質變化的認識,并試圖讓學生在學習相關科學知識和科學概念的過程中,經歷部分或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提高科學探究的水平,使學生體會到科學知識可以改善生活,從而激發(fā)學生關注與科學有關問題的積極性;“探索宇宙”讓學生通過觀察、記錄太陽和月球的運動變化,探究它們的運動模式,鍛煉自己的毅力,讓學生通過了解人類對宇宙奧秘的探索,認識科學的進步和人類智慧的潛力,引領學生進入天文這座神圣的殿堂,打開宇宙這本書,遨游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解答心中的疑問,揭開宇宙神秘的面紗。突出事物變化的一般規(guī)律。從探究水平上看,應在教師引導和指導下,加大學生自主探究的力度,給孩子更多一點自主權。從過程與方法上看,注重定量的觀察與測量,指導學生搜集證據和信息資料,突出解釋與用模型解釋的訓練,注重相互之間的交流與質疑,并有一些設計與制作的活動。

三、教學基本目標

1、科學探究:

經歷幾個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加深對科學探究的理解和認識。不僅關注資料的收集和實驗的探究,而且要學會對事實進行簡單的加工、分析和整理,并用充分的討論再得出結論,并用自己擅長的方式進行交流。進一步理解控制變量對比實驗的意義和方法,開始學習用模擬實驗的方法研究自然現象,發(fā)展運用數據解釋和推理的能力。

2、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對地球運動深入淺出探索的興趣和探究生物與環(huán)境相互依賴、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關系,關注物質的變化,對宇宙充滿探索的欲望,并能從科學發(fā)展史中獲得對科學和科學探究的更多理解。

3、科學知識:

獲得有關“顯微鏡下的世界”、“地球和宇宙”、“物質的變化”等方面粗淺的科學知識,逐步積累經驗,理解相關科學概念。

四、教學重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采集數據,并對實驗結果做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五、教學措施

1、利用過程性評價和建立科學檔案袋的方式,引導學生學好科學。

2、教師提供材料和資料,提倡學生自帶材料,引導學生從課堂延伸到課外。

3、反思自己的教學,勤于思考為什么教、教什么、怎樣教、為什么這樣教、有什么意義等問題,并做好記錄。

4、鉆研新標準和現有教材,充分利用現有教具、學具和各種教學資源,進行系統化的單元備課,提前做好教學準備。

5、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jié)課;

6、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7、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8、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9、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10、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并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并把自己的認識用于解決問題的實踐;

六、教學進度表

單元序號 單元課題 課序 課題 課時 周次

第一單元 顯微鏡下的世界 1 水滴里的生命 1 1 2 做酸奶 1 2 3 饅頭發(fā)霉了 2 2 4 搭建生命體的“積木” 1 3 5 單元總結 1

第二單元 我們的地球 1 地球的形狀 2 4 2 地球的表面 1 6 3 地球的內部 2 7、8 4 火山與地震 1 8、9 5 地表的變遷 2 10 6 單元總結 1 11

第三單元 物質在變化 1 蠟燭的變化 2 11、12 2 鐵釘生銹了 2 12、13 3 變色花 1 13 4 洗衣服的學問 1 14 5 單元總結 1

第四單元 探索宇宙 1 登月之旅 1 15 2 太陽系大家庭 1 3 看星座 1 16 4 探索宇宙 1 5 地球以外有生命嗎 1 17 6 單元總結 1

第五單元 假設與實驗 1 假設 1 18 2 實驗 1 3 單元總結 1 19 考核 2 20

六年級科學教學工作計劃范文篇5

一、 指導思想:

充分挖掘課程資源,和孩子們一起探究,實施真正意義上的科學探究性教學,有效的組織學生開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學探究活動。培養(yǎng)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掌握正確的科學探究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科學探究習慣;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人才,實施素質教育及創(chuàng)新教育,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

二、學習目標

(一)科學探究

1、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yǎng)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干,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xù)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實驗中的觀察能力、采集數據,并對實驗結果做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培養(yǎng)學生利用書籍、網絡、報刊等查閱資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保持和發(fā)展學生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形成大膽細心、注重數據、敢于質疑的科學態(tài)度和愛科學、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

2、培養(yǎng)學生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的意識,積極參與資源和環(huán)境的保護,關心現代科技的發(fā)展,使學生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識,敢于爭辯的膽識,同時學會尊重他人意見,合理的表達自己的見解。

(三) 科學知識

1、掌握常用的機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設計和制作機械和工具。

2、觀察和研究常見的形狀和結構,并設計和制造自己的“橋梁”,體驗科學與技術結合的樂趣。

3、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變化,并能在實驗操作中親自去感受。

4、研究生物的多樣性,了解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和生物之間的聯系。

三、學生情況分析:

1、通過過去的科學學習,大多數學生對科學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樂于動手,善于操作。

2、不足之處:上學期由于活動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學內容只是匆忙的走過場,有些探究活動甚至根本就沒有開展,導致學生的知識面受到限制,影響了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還有,學生在活動的時候常常耗時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寶貴的課堂時間。

四、教材內容簡析

本冊共分四個單元,共32課。

第一單元 機械和工具 本單元介紹了常用工具杠桿、輪軸、滑輪、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尤其是結合常用工具和實驗器材設置了許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探究活動,在探究活動中讓學生掌握各類機械和工具的特點和作用。

第二單元 形狀和結構 本單元介紹了各種建筑物中使用的形狀和結構及其特點,從實驗材料的選取到各種不同的設計都能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

第三單元 能量 本單元介紹了電能、水的三態(tài)變化、太陽能以及他們之間的聯系,學生掌握自然界中的物質可以相互轉化,能量可[內容來于斐—斐_課—件_園 FFKJ。Net]以相互轉化的自然規(guī)律,使學生養(yǎng)成愛護大自然,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第四單元 生物的多樣性 本單元從研究校園里的生物開始,著力研究動物、植物各自的關系和動、植物之間的聯系,結合我們人類自己,一起開展了生物之間的多樣性探究。

五、 基本措施:

1、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的特點,因勢利導。

2、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3、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4、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5、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6、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

7、 組織、引導學生參加科技小制作活動。

六、主要活動類型:

搜集信息 現場考察 自然狀態(tài)下的觀察 實驗專題研究

情景模擬 科學設計和小制作 討論辯論 科學欣賞

科學游戲 參觀訪問 家庭科技活動 科學幻想

教 學 進 度

第一周 第一單元第1、2課

第二周 第3、4課

第三周 第5、6課

第四周 第7、8課

第五周 第二單元第1、2課

第六周 第3、4課

第七周 第5、6課

第八周 第7、8課

第九周 第三單元 第1、2課

第十周 第3、4課

第十一周 第5、6課

第十二周 第7、8課

第十三周 第四單元第1、2課

第十四周 第3、4課

第十五周 第5、6課

第十六周 第7、8課

第十七周

198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