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jié)國旗下講話的場合也可以用來呼吁人們樹立正確的社會責任感和道德觀念。演講者可以借此機會強調誠信、正義、友善等價值觀,引導人們遵紀守法、尊重他人、關心弱勢群體,共同構建和諧、文明的社會。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中秋節(jié)國旗下講話稿,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大家好!
今天我們演講的題目是《中秋情思》。
A秋濃了,月圓了,又一個中秋要到了!本周四,農歷的八月十五,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節(jié)。中秋節(jié),處在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稱為“中秋”,它僅僅次于春節(jié),是我國的第二大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的月最圓,中秋的月最明,中秋的月最美,中秋的親情最美。一家人團聚在一起,講不完的話,敘不完的情,訴說著人們同一個心聲:親情是黑暗中的燈塔,是荒漠中的甘泉,是雨后的彩虹……
所以中秋節(jié)又被稱為“團圓節(jié)”。
B金桂飄香,花好月圓,在這美好的節(jié)日里,人們賞月、吃月餅、走親訪友……無論什么形式,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是中華瑰寶之一,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中國人特別講究親情,特別珍視團圓,中秋節(jié)尤為甚。中秋,是一個飄溢親情的節(jié)日;中秋,是一個彌漫團圓的時節(jié)。這個時節(jié),感受親情、釋放親情、增進親情;這個時節(jié),盼望團圓、追求團圓、享受團圓……這些,都已成為人們生活的主旋律。
A中秋節(jié)原是豐收的節(jié)日。過去,人們在豐收的季節(jié)里,總要大事慶祝一番,慶祝一年的好收成,享受豐收的喜悅。中秋時節(jié)云稀霧少,月光皎潔,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中秋節(jié)還有許多美好的傳說,嫦娥奔月、吳剛折桂、玉兔搗藥等等。這些無不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
B人們吟誦中秋節(jié)的詩詞歌賦很多,最著名的當然要數宋代大文豪蘇軾的“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同學們,在這美好的日子里,你有何感想呢?我相信,很多人的答案是:想家,想念爸爸媽媽。是的,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中秋節(jié)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掛的時刻。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學子在這美好的日子里,都會思念親人,思念家鄉(xiāng),掛念著祖國,希望與親人團圓,共享歡樂。
AB在這里面對國旗,面對辛勤的老師,我們想說:是文元中學三巖寺校區(qū)把我們匯集到成才的搖籃,讓我們在這個搖籃中互相團結,努力拼搏。最后,在這金風送爽、丹桂飄香之際,祝全校師生合家幸福,中秋快樂!
AB我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很長時間沒有這樣了。一家人坐在長凳上吃月餅聊天。中秋佳節(jié)到了,天氣漸漸轉涼,夜晚帶著一絲涼風吹進院子,卻吹不走院子里滿滿的月光,月光就這樣徑直地籠著這個沒有路燈的鄉(xiāng)村。
團聚的日子不多,即使在中秋節(jié)也偶爾能這樣。奶奶拿出一張小桌子,上面放著月餅和其他一些糕點和水果,祭祀嫦娥。等祭祀完了,就可以吃月餅了。媽媽笑著對我和哥哥道:“怎么兩個人不搶了?”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畢竟,那已經是許多年前的事了,小的的時候,學習不是很緊張,每逢中秋節(jié),大家定然是聚在一起的,我哥哥和總是為了吃月餅爭執(zhí)不休,在院子里追逐,結果不小心掉了下來,月餅臟了,誰也不可以吃,但還是免不了批評。
雖覺記憶猶新,卻終感惘然,往事再顧,已經過去十多年了,那時我和我哥哥只有七八歲,都沒有桌子高,時間過得真快,現在我們已經長大了,長大到了對往事的幼稚感到羞澀的年紀。
月光落在陰影上。爸爸咬了一口月餅道:“村頭張阿姨的月餅味道這么多年還是沒變過?!庇謭A又甜,像月亮。
爸爸說,在過去,當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每逢中秋,他和姑姑,都也就是爸爸的姐姐,還在月光下纏著曾祖母講嫦娥奔月的故事,一邊吃著酥脆的月餅。那時候的張大嬸還是個姑娘。
現在,我的曾祖母已經去世很久了,過去的三代人已經變成了現在的三代人。
突然想起張若虛說過的“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睔q月從掌心流過,化作月光,蕩漾起陣陣漣漪。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還記得童年的嬉戲,在祖母懷中的撒嬌。這一切終歸悵惘,只是愁也罷,憂也罷,光陰不會停息,我們終歸黃土,這便是人生;但守得親人相伴,親情長存,便是人間。
我想“嫦娥應該后悔偷了長生不老藥”,那空曠寬闊的寒宮,那日日月月重復而單調的歲月,即使是不朽又如何?不若這十丈軟紅,雖然生命有限,但情誼永存,九重天外無憂地如何,也不抵這人間有情處吧!
中秋佳節(jié)不變,明月不黯,人間有意,友情常在。
中秋節(jié)快到了!我最快樂的事是可以跟家人一起烤肉、吃月餅、賞月亮,享受天倫之樂。
記得去年,我們全家一起到頂樓烤肉,我跟哥哥興奮的把望遠鏡帶著,要好好觀察月亮的形狀?!巴?月亮原來長這樣啊!”我跟哥哥看得目不轉睛。“烤肉好了!快來啊!”什么?這么快啊!我還想再觀察一會兒呢!忽然,一陣香味飄了過來,我們都呆住了!我垂涎三尺,快馬加鞭,想快點吃到這鮮美的滋味。一口咬下的同時,香味頓時齒頰留香,鮮嫩香甜的肉汁也迫不及待的出來湊熱鬧?!巴?這肉也太好吃了吧!”吃到的人都贊不絕口,連旁邊的小狗也蹦蹦跳跳、垂涎三尺,想跑過來想分一杯羹呢!
吃完烤肉,我們再享受月餅。一邊看著天上皎潔的月亮。月亮圓得出奇,跟月餅一樣圓,真使人看得又驚又喜!過了不久,大家都吃飽了,阿姨就位,為我們精心講述“吳剛伐桂”、“嫦娥奔月”……等月亮的故事。講著講著,已經九點鐘了,我們不是搬東西就是打掃。之后,大家都累了,紛紛的回房睡。整晚的熱鬧開始沉寂,最終還是曲終人散!但我一進房間,就開始回憶剛剛的烤肉情景,啊!這月亮真是圓啊!這良辰美景,家人閑話家常,是一件多么快樂的事啊!
希望年年都有這么美好的時刻,也希望今年的月亮可以更圓滿。月圓人團圓,在此也祝福大家: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老師、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我是來自初二(2)班的,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中秋佳節(jié)》。
金秋送爽,我們即將迎來一個美好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節(jié)。當夜幕降臨,我們仰望著夜空中的那輪皎潔的明月時,一定會想起"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詩句吧。
中秋節(jié)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tǒng)節(jié)日一樣,也是慢慢發(fā)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而早在《周禮》一書中,就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后來世人們就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jié),對著天上的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托情懷。到了唐代,這種風俗更為人重視,中秋節(jié)就成了固定的節(jié)日。
中秋節(jié)時候的月亮,總是最圓、最亮、最美的。它象征著團團圓圓,所以中秋節(jié)又稱為團圓節(jié)。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其中有不少民族都會在八月十五慶祝此等美好的節(jié)日。像吳地就有"走月亮,走三橋"的活動,人們在月光下出游,至少走過三座橋。這就是祝愿全家幸福美滿,和諧快樂的一種方式。
在學校的時候,看到老師,我們總會送出自己的祝福。在課間,伙伴們彼此表達著自己對中秋節(jié)的興奮及期待。而有些父母外出工作,缺乏親情溫暖的留守兒童,我們也應該讓他們感受到節(jié)日的溫馨。在此,也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向在外辛勤工作的父母們表示真心的祝福!
最后,我祝福全校所有師生,工作順利,開心愉快!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涼爽的秋風,泛黃的樹葉,成熟的果實,飄香的金桂,都在向我們傳遞著一個信息:秋天,已經悄悄地來到了我們身邊,而我們最喜愛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節(jié),正在不遠處向我們招手。
團圓是中秋節(jié)最重要的思想內涵。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征。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jié)”。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xiāng)的游子,更是以月來寄托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表達思念故鄉(xiāng)、思念親人之情的千古絕唱。
中秋節(jié)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間也有中秋祭月的習慣,后來慢慢演變成輕松的賞月。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這些都是流傳至今的佳話。各地還遺存著許多“古跡。每當八月十五皓月當空時,在露天,把瓜果供在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
吃月餅是中秋節(jié)的另一個習俗,月餅象征著團圓。它的起源有多種說法。據說明洪武初年,大將徐達攻下元朝的大都,捷報傳到當時的首都,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就傳諭中秋節(jié)普天同慶,并將當初反元大起義時傳遞信息的月餅賞賜給臣民。月餅從此就成為中秋節(jié)“法定”的食品,是必須要吃的了。
同學們,關于中秋節(jié)還有許多有趣的傳說,大家可以去網上查閱。中秋節(jié)大家不妨走出房門,在月光下,一邊與家人分享切好的月餅,一邊吟詩誦詞,贊美大自然的奇觀,那該是多么快樂的事??!
最后,預祝大家中秋快樂,合家團圓!謝謝大家。
謝謝大家!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在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賞中秋明月,揚中華文化。
漫漫歷史長河中,偉大的祖國孕育了燦爛輝煌的中華文明。詩詞曲賦是她柔光輕泛的雙眸,國畫、書法和曲藝展現出她曼妙的身姿,而傳統(tǒng)節(jié)日更是描繪出她靈動飛揚的神采。
《周易》有曰:“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蔽幕删土嗣褡宓尼绕?。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標志,是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長期積淀,每個節(jié)日都是文化的載體。兩天后,我們將迎來中國僅次于春節(jié)的第二大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節(jié)。同學們,可如今,中秋節(jié)對于我們的意義又到底是什么呢?是忙碌喧囂中一個難得的法定假日以供消遣娛樂?是應接不暇的宴席與觥籌交錯的應酬交際?抑或僅僅只是一年之中月亮最大最圓的農歷八月十五?
現實一次次向我們證明:我們過著歷史悠久的中秋節(jié),卻不一定了解中秋節(jié)起源于我國古代秋祀、拜月之俗;我們坐在庭院里賞月,卻未必能再聯想起“嫦娥奔月”、“吳剛伐桂”或“玉兔搗藥”的古老傳說;我們嘗盡了美味的月餅,卻往往沒聽說過“朱元璋與月餅起義”。象征團圓與幸福的中秋節(jié)似乎在漸漸淡化它所蘊含的豐富文化內涵和民族精神。
面對韓國“端午節(jié)”成功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面對印度尼西亞將“皮影戲”捧成自家文化成就,面對無數西方節(jié)日的滲透性興起與部分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無形的沒落,生長在21世紀的自尊自強的我們發(fā)出了一聲聲吶喊與呼喚:“請讓我們,來繼承和弘揚這看似正在失落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
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正是博大精深,傳承開拓。曾有人這么說:“傳統(tǒng)的文化節(jié)日的淪喪就是文化的淪喪,文化的淪喪就是民族精髓的淪喪?!眰ゴ蟮淖鎳鵀槲覀兞粝铝苏滟F無價的文化遺產,而那鏗鏘有力的“傳承開拓”現在正需要我們這年輕的一代去付諸實踐,而即將亮相的廣州亞運會也期待著我們向世界展示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
“歷史是逝去的無法改變的昨天,傳統(tǒng)文化是生于人類之始并可進化永生的。”同學們,作為附中人我們更應該走在這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隊伍的前列,從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中抓住契機,認真學習中華文化知識,過好每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挖掘其背后的傳統(tǒng)文化,深入理解并取其精華,主動成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者,使中華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不倒大放異彩。
最后,祝愿大家在中秋賞月之際,不忘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傳統(tǒng)文化之本源,過一個幸??鞓返闹星锕?jié)。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