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之夢》是一本好書朱永新老師的鼎鼎大名很早前就聽說過,甚至也曾在自己的論文里引用過他的理論名言,但真正認識其人,是從讀《新教育之夢》開始。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新教育之夢》讀書心得,方便大家學習。
當我翻開《新教育之夢》的目錄時,內心是極為震撼的,語言闡述系統(tǒng)化、理論化,理性思維中夾雜著作者對教育認識的極大熱情。用詩一般的語言描述他心中的教育理想,沒有空泛的說教,沒有權威的語氣,以自己生動的例證,豐富的國內外教學實際使原本理論化的東西變得讓人易于接受,激發(fā)了內心的教育熱情和共鳴,并提升了自己在教育實踐中的動力。
讀完本書,我腦海里印象最為深刻是“有特色”、“閱讀”、“共寫隨筆”、“愛”這幾個詞匯。我將從自身的學習經歷和教育實踐來談談我對此書的感悟。
1.有特色
朱永新教授在書中舉例了十所世界教育的成功典范,不是因為這些學校在各方面都很強大,而是在某一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功,使學校有了自己的特色,以特色贏得了教育的成功。作為單獨個體的人也是一樣,有了一技之長便有了安身立命之所。如此看來,一所學校,一個班級有了自己的特色,便成為了優(yōu)勢所在,風格所在。
2.愛閱讀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人類的精神食糧。閱讀可以擴大學生的視野,它直接促進學生的課內學習。課堂上的說教知識是為了幫助學生把自己頭腦中已有的東西弄得更明白一些,局限于教材只會養(yǎng)成死記硬背的習慣,導致寫作的時候沒有素材,或即使有著豐富經歷的時候卻也無從下筆,而閱讀更是發(fā)展了識字、寫字、口語交際和寫作,擴大閱讀范圍就是最有效的手段。為什么臨到作文考試的時候有些人緊咬筆桿寫不出半個字?有些人卻行云流水,一蹴而就。
中學時期就有這種深深的體會。平時的作業(yè)已經忙得不可開交,進行課外閱讀時間少之又少,作文臨場的時候經常是套用滿分作文的開頭結尾,而中間卻胡亂一通。現在自己從事了教師一職,看了朱永新教授的著作之后又如點醒夢中人。閱讀習慣就應該從小培養(yǎng),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孩子讀書,讓課堂上的教材跟學生的課外閱讀結合起來相互促進。教師應當發(fā)揮起指導學生養(yǎng)成主動閱讀的習慣這一重要角色,幫助他們打開一扇文學的窗口。
3.共寫隨筆
如果前面是讀的話,那么這里就是寫?!皫熒矊戨S筆”是指通過教育日記、教育故事和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記錄反思師生日常的教育和學習生活,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和學生的自主成長。如果教師和學生能夠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記錄下來,這將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以隨筆這種形式,并且通過教師自身的榜樣激勵,產生讀書寫作的氣氛,感染學生熱愛讀書、熱愛寫作。我認為,共寫隨筆不僅讓寫作成了一件極其簡單有意義的事,而且更是一場師生自我思想反復斟酌與提升的過程,它將成為對一個人成長非常有益的工具。讀書寫作需要語文教學,語文教學更是促進了師生共寫隨筆的發(fā)展。
4.愛的教育
愛是什么?愛是非常抽象的,是縹緲的感覺,是情感上的愉悅。它在無形中促使學生自覺創(chuàng)造真善美的人格。這不是靠簡單的說教就能奏效的,文字化的教育就會顯得蒼白無力。每個孩子都是一個世界,完全特殊的、獨一無二的世界。教育者要盡可能的深入觀察了解每個孩子的精神世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受教育中的人,不管他在成績上表現的多么沒有希望或者是無可救藥,但他在其他方面,他的心靈里總會存在點滴的優(yōu)點。心靈的溝通學生會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教育者不應該吝惜對學生的關愛,尤其是面對問題學生的時候,愛能拉近彼此心理距離的對話,更容易讓學生接受教育者,激起學生的自信心。
以上幾點就是我對朱永新教授提出的新教育理念的感悟,受益匪淺。
有機會翻開了那本藍色封面的《新教育之夢》,思想如脫韁之馬,讓我在過去、現實和未來之間穿梭往來。我的腦海中仿佛是一片寬闊的海洋,朱永新作者在平靜的海面上投入一塊石頭,擊起了層層漣漪,向外擴展久久不能平息。而緊緊抓住我的是那一句樸素而卻又有粘合力的話語:“一個理想的教師,他應該是個天生不安分的、會做夢的教師?!?/p>
該書從十個方面談了作者理想中的教育。它有著清新、樸實的語言風格,而字里行間無不浸潤著作者對教育理性的思考,充滿著對教育熱愛的激情。這深深地感染了我,讓我對教育書籍有了不同的認識!該書摒棄了“書齋式”研究,扎根教育的沃土,圍繞構成現代教育諸要素的核心詞匯——德智體美勞課程、學校、教師、校長、學生、父母等,以對教育的至愛、激情、理性和建設態(tài)度,向我們描繪了理想的“教育圖景”,闡述了作為教師、教育研究者、教育行政官員的教育主張。
這是一本寫給“教育”的`書。它的大部分章節(jié)都是從教育教學中存在的現象入手,然后分析其弊端,并給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即作者理想中教育。它像一盞明燈,為我們的教育導航。如《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zhàn)自我的教師》一篇中這樣一段話:一名理想的教師,應該不斷地追求成功,設計成功,更重要的是要撞擊成功。因為人來到世上并不知道他會成為什么樣的人,只有去撞擊每一個可能成功的暗點,才能擦出成功的火花。教師有這樣或那樣的沖動,有這樣或那樣的撞擊,是難能可貴的。當一個教師停止了撞擊,就意味著他對生活失去了意義,對自己的存在失去了自信。給了我激勵和希望。從作者的自我簡介中知道,特殊的時代給了作者特殊的經歷,他能從一個普通人成為一位教育家,這是他撞擊成功的結果。為什么我就不能呢我怎樣去撞擊成功呢我應該怎么提高挑戰(zhàn)自己我正在思考著。這些都是我以前所沒有想到的問題,它給了我啟示,為我今后的教育生涯找到了目標。我的目標是不斷尋求突破,找尋適當的教育方法。其中又有這樣一段:一個教師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后重復五年十年乃至一輩子;有些人,實實在在地教了五年。一個實實在在教五年的人,與一個教了一年卻重復了一輩子的,他們的成績是不一樣的。給了我警示和啟迪。年輕的我應該好好把握每一天,思考每一天教學中的得與失,做一個實實在在地教書的人。
“只要不讓年輕時美麗的夢想隨歲月飄逝,成功總有一天會出現在你的面前?!睂τ谖覀兯心贻p教育者來說,這既是作者的真誠規(guī)勸,更是作者的殷切期望。從本書里,我還讀出了作者成功的秘訣——不要羨慕別人,不要感嘆時運,要做起來,要不停地做下去,哪怕不順,哪怕艱難。我希望自己也能如本書中說的那樣“當我們的學生離開校園的時候,帶走的不應該只有知識,更重要的是對理想的追求。
《新教育之夢》這本書讓我深刻的感受到作為一名教師,應該激發(fā)心靈深處最美好的憧憬。在這樣一個高呼素質教育然而應試教育仍然牽絆著每一個學生和每一個教師的時代雖然是一個剛剛投入教育事業(yè)的新人應該是有激情有夢想的時候卻不敢把教育想的很美好教育是一個富有藝術性的工程卻更是辛苦的。如果不是因為要寫這一篇讀后感,或許就錯過了一本好書在拜讀這一本《新教育之夢》的時候讓我最有感觸的那章理想的美育。以下是我對美育這一章一點淺薄的感想。
1、在注重美育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
席勒在《美育書簡》中認為在力量的王國人與人以力相遇因而人的活動受到限制;在倫理的王國中人與人以法律相對峙人仍要受到限制;只有在審美的王國中人可以通過自由去給予自由因而給社會帶來和諧也使人成為和諧的整體。這無疑揭示了審美與創(chuàng)造的內在機制也就是說通過審美解放了人的感性激發(fā)了人的靈性開拓了人想象的空間從而開發(fā)了人的創(chuàng)造性。在新一輪的基礎教育改革中”創(chuàng)造“已經和”感受與鑒賞””表現”等一起作為教學領域的內容,如果在教育的過程中不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鑒賞能力,想象能力,而只讓學生成為題海戰(zhàn)術的犧牲品,那這樣的教育是不健全的。
2、理想的美育應該是一種”自然美”。
理想的美育應該是與自然融為一體與自然和諧感受自然的靈氣學生在輕松的氣氛中才能真正感受到美。但現在的學生已經遠離了大自然用“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這句話來形容也不為過。當學生被關在教室里接受什么叫美育的時候早已經不懂什么是小橋流水的幽雅情趣什么是大江東去的磅礴氣勢了。離開了美育的源頭活水----大自然美育從何談起!
3、通過美育讓學生形成完美的人格。
朱光潛先生有句名言:要求人心凈化先要求人生美化。毫無疑問美育的終極目標是指向人性的學生健康完美的人格是一切美好行為的前提條件,如今,我們已經不再擔心學生的智力問題,而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卻是作為父母,教師更應該警覺的。我們現在的教育太直面現實,有太多社會陰暗面的實況轉播,于是,在孩子們的心中,沒有了純真,沒有了純正,沒有了童話和夢想,沒有了對生命一往情深的哀憐和呵護,以及對人生的憧憬與向往。有了完美的人格,才能引導學生走向美好的人生。
如果說由于種種原因中國的教育曾經忽略了冷落了乃至拋棄了美的話而沐浴著新世紀的教育理想之光我們應該重新開始追尋美戰(zhàn)線美創(chuàng)造美那么現在是時候了。
通過閱讀《新教育之夢》.我深深地體會到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應該具備的以下幾方面素質:
一、要有“激情”。
讀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之夢》時,、讓你感覺到你不是在讀書,而是在聆聽一位充滿激情富有詩意的大師在演講,特別有激情,我們用這種激情去感染學生,調動學生,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主客體的角色就會得到很好的轉換,課堂教學也就會很成功。
二、要有“愛心”。
有人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句話很實在,一個合格的教師應當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重的老師。清晰地記得作者說過“一個教師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痹鯓觼怼坝眯摹睂Υ覀兘逃?,“用心”關注我們的每一位學生。教師富有愛心,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造寬松愉悅的心理感受,便于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三、要有“責任心”。有人贊美教師,把教師比作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也有人把教師比作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管教師是蠟燭也好,還是人類靈魂工程師也好,都說明了教師職業(yè)的特殊與責任。三十年的教師生涯告訴我,作為一個教師他除了具備足以勝任教學的專業(yè)知識外,教師的責任心是很重要的,因為教師面對學生不僅是傳授知識與技能,而且要關注到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的健康與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以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對待生活對待社會。
四、要有“扎實的專業(yè)技能和良好的知識結構”。要勝任新課改需要,教師必須具備扎實的專業(yè)技能和良好的知識結構。扎實的專業(yè)技能和良好的知識結構,使我們很容易駕馭課堂,采用多渠道的教育手段和教學技巧來豐富課堂,調動和感染學生;另外,扎實的基礎,使我們很容易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五、要有“健康的個性”。古語說得好: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在這句話里說明了,教師不僅要學識高,還要身正,所謂“身正”,就是指教師要有健康的個性。教師要大度寬容,教師要充滿自信,教師要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教師要謙虛好學,教師要與人相處合作融洽。教師在教育學生同時,有無時不刻的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去影響學生,去感染學生。
我們都知道《夸父追日》的故事.而無數的教育工作者不正像當年的夸父一樣因為對教育的夢想而無畏的前進嗎。朱永新老師為我們描繪了一個美麗的畫卷,作為一名教育者,我則希望用自己的實踐行動追逐這個夢想。做一名好教師,讓孩子們尊敬,喜歡的教師,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孩子,讓他們感受到來自于我們教育者的愛。讓我們用夢想的翅膀呵護每一個孩子幼小純真的童真,讓他們快樂地成長。
最近我讀了一本教育專著《新教育之夢》。我用心讀完后,掩卷遐思,不禁心潮澎湃,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這位教育大師知識的淵博,覺得緊緊抓住我的是那一句樸素而卻又有粘合力的話語:“一個理想的教師,他應該是個天生不安分的、會做夢的教師?!?/p>
該書從十個方面談了作者理想中的教育。它有著清新、樸實的語言風格,而字里行間無不浸潤著作者對教育理性的思考,充滿著對教育熱愛的激情。這深深地感染了我,讓我對教育書籍有了不同的認識!該書摒棄了“書齋式”研究,扎根教育的沃土,圍繞構成現代教育諸要素的核心詞匯——德智體美勞課程、學校、教師、校長、學生、父母等,以對教育的至愛、激情、理性和建設態(tài)度,向我們描繪了理想的“教育圖景”,闡述了作為教師、教育研究者、教育行政 官員的教育主張 。
這是一本寫給“教育”的書。它的大部分章節(jié)都是從教育教學中存在的現象入手,然后分析其弊端,并給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即作者理想中教育。它像一盞明燈,為我們的教育導航。如《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zhàn)自我的教師》一篇中這樣一段話:一名理想的教師,應該不斷地追求成功,設計成功,更重要的是要撞擊成功。因為人來到世上并不知道他會成為什么樣的人,只有去撞擊每一個可能成功的暗點,才能擦出成功的火花。教師有這樣或那樣的沖動,有這樣或那樣的撞擊,是難能可貴的。當一個教師停止了撞擊,就意味著他對生活失去了意義,對自己的存在失去了自信。給了我激勵和希望。從作者的自我簡介中知道,特殊的時代給了作者特殊的經歷,他能從一個普通人成為一位教育家,這是他撞擊成功的結果。為什么我就不能呢?我怎樣去撞擊成功呢?我應該怎么提高挑戰(zhàn)自己?我正在思考著。這些都是我以前所沒有想到的問題,它給了我啟示,為我今后的教育生涯找到了目標。我的目標是不斷尋求突破,找尋適當的教育方法。其中又有這樣一段:一個教師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后重復五年十年乃至一輩子;有些人,實實在在地教了五年。一個實實在在教五年的人,與一個教了一年卻重復了一輩子的,他們的成績是不一樣的。給了我警示和啟迪。我應該好好把握每一天,思考每一天教學中的得與失,做一個實實在在地教書的人。
在這樣的學習與反思中,我常常在想,新教育實驗的核心理念是師生一起成長,所以,我也一直問自己,在課堂上,我真的關注學生的心靈,體現教育的平等與民主了嗎?在課后,我注重教學的反思并落實在以后的教學中了嗎?教育隨筆我堅持寫了嗎?在這樣的感思中,我不敢也不能將自己定下的目標忘卻——從關注學生心靈開始,記下自己教育中的點點滴滴,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和學生一起成長!這將是我長期而永恒的追求!
《新教育之夢》讀書心得體會5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