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暑期小學英語教師培訓班的培訓內容豐富,有如何搞好集體備課、網絡集備操作、集體備課的困惑及應對策略、集體備課經驗介紹、集體備課案例分析、PPT的制作與使用、圖片的剪切、錄音軟件的安裝及使用等多方面內容,通過小學英語教師的培訓,我學到了許多新的知識和教育方法,提高了自身的基本素質,開拓了眼界,為今后的英語教學奠定了基礎。
本次學習使我受益匪淺,現總結如下:
首先,集體備課有許多可取之處,集體備課真正集中了各位教師的教學智慧,取長補短,為促進教師“共同進步”大開方便之門。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能幫助年輕教師迅速成長,對于新上崗的教師更是提供學習機會,可以使新教師在教學中少走彎路,縮短成長周期。另一方面也讓了難得的“教學藍本”,引領新教師早日入門,盡快熟悉教育教老教師更加謙虛謹慎、嚴謹治學。
其次,個人單打獨斗只能使自己越來越落后,完全不適應時代及新課程的要求,而集體備課為老師們提供了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同事們進行教研交流,了解他人的教學思路和方法,相互取長補短,推陳出新,這既有利于學生的學習,也利于我們教師自身素養(yǎng)的提高。另外,能較好地落實課改要求。畢竟課改施行的時間不長,有些老師尤其是年輕老師經驗不足不能更好地落實課改要求。集體備課年老幫助年輕老師盡快的成長起來。
最后,集體備課有利于增強教師間的合作意識,凝聚教師的合力,營造良好的教學研究氛圍。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不僅適用于學生,也同樣適用于教師。通過集體備課,教師之間學會協(xié)作和分享,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課堂教學的知識含量。集體備課能大力促進教師間的教科研氛圍。目前基層學校的教科研受應試教育的沖擊,搞的不是很好,集體備課使其理性認識能更好地指導實踐,在理論和實踐之間架起橋梁,教科研的氛圍在集體參與的行動與反思中逐步濃厚。逐步提高。
總之,本次培訓對我來說的確是受益匪淺,從中不但開闊了我的文化知識視野,同時也吸取了不少新的教育方法和理論,但是在我心中還有一點遺憾,就是有恨——恨這次的培訓時間太短太短,太短了!自己所學遠遠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在此我衷心的希望在今后的教學中多開展一些類似的培訓活動,多給我們一些學習的機會,以便使我們的小學英語教學再登新臺階。
__年4月13日,我在__小學聽了__老師開展的“聚焦課堂教學,探求高效之路”的講座。經過學習,讓我更加認識到高效課堂的重要性: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率,是每一個老師不斷追求的目標,它是教學過程的最優(yōu)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師生完美配合的結晶。培訓中,馬老師傳遞了幾個信息:
一、課改并非課堂的創(chuàng)新,而是一種回歸,回到正常的教育規(guī)律上來。
二、高效課堂的構建需要師生的民主平等,而平等是民主的前提,教師學會換位思考,平等對待學生是導學案設計的核心理念。
三、高效課堂不是一部分人的高效課堂,而應是所有學生的高效課堂。 對于本次培訓,我有如下感受:
一、高效課堂的特征。高效課堂是針對課堂教學的無效性、低效性而言的。就其外延而言涵蓋高效的課前精心準備、返歸教學本質的課堂教學中實施和教師課后的反思與研究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就是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yè)上有超常收獲,有超常提高,有超常進步。具體表現在: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課堂上,學生思維活躍,語言表達正確、流利、有感情,課堂充滿激情,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強,目標達成且正確率在95%以上。前提是看學生是否愿意學、會不會學,樂不樂學,核心是教學三維目標的達成。
二、高效課堂中教師的作用?,F在新課程改革如火如荼,“自主、合作、探究”為核心的課堂教學備受青睞。這讓少數教師又走入了另一個誤區(qū):“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就是教師必須少講,甚至不講,談講色變。雖然這和過去的教學特別是公開課、示范課或觀摩課時有的教師則一味追求課堂上學生感官上的“刺激”、課堂氣氛上的“熱鬧”、有所區(qū)別??墒浅D暝谝痪€教學的我不禁產生這樣的疑惑:這樣的課堂能高效嗎?“自主、合作、探究”固然重要,可是學生終歸是學生,有些問題,只在同一個淺層面上討論,亂糟糟地無序無味重復淺顯的表面問題。教師不加以引導,不發(fā)揮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這樣的課堂是不是對新課改的扭曲呢?事實上,高效課堂更加注重教師的作用——教師要有明確的學法指導,要對自己的設計了然于胸,課堂上還要進行二次備課,并在學生疑惑處、知識重點處重錘敲打,精講點撥,著力引導學生“學會知識、學會思路、學會方法”(引號內為專家原話)。
三、如何實現高效課堂?要實現課堂高效,首先在理念上革新,教師必須正確認識師生關系,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平等對待學生,深入了解學情,讓學生產生對教師的親近感,讓學生在教師這里獲得尊重和認可,讓學生在班級獲得歸屬感,從而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和班級氛圍,這就是“親其師而信其道”的道理;其次,教師必須下足課前準備功夫。導學案的教學,要求教師更不能單純寫教案,而不僅要花功夫鉆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細琢磨教學的重難點,充分進行思想備課;更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選擇課堂教學的“切入點”(即從學生知識最近處引入新課,激發(fā)學習興趣),合理設計教學活動。仔細考慮課堂教學中的細節(jié)問題,對于課堂上學生可能出現的認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慮,針對可能發(fā)生的情況設計應急方案,確保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還要設計高質量的有針對性的課堂練習,讓學生在練習中鞏固提高。
當然,高效課堂是我們正積極探索中的一種新的理念,更應該是我們每個教師追求的永恒的教學目標,在這條路上,我們需要做的還有很多,這更需要我們孜孜不倦地努力追求。
通過學習了解到20__版的新課標將“倡導任務型教學途徑”已改為強調“通過創(chuàng)設接近實際生活的,有意義的語境,采用循序漸進的語言實踐活動,強調過程與結果并重,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這些訊息告訴我們作為一線教師在教學中要倡導語言學習過程中的實踐性和應用性,突顯英語課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要倡導建設性學習,注重科學探究的學習,關注體驗性學習,提倡交流與合作、自主創(chuàng)新學習;要倡導全人教育,強調課程要促進每個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質的終身學習的能力。作為教師的我在學習新課程標準理論的同時更新教學觀念,迎接新挑戰(zhàn)。下面簡單地談一下英語新課標學習的幾點體會。
一、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
1、創(chuàng)設各種情景,鼓勵學生大膽地使用英語,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失誤和錯誤采取寬容的態(tài)度。
2、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直接交流的機會,以及充分表現和自我發(fā)展的一個空間。
3、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合作、探索等方式,發(fā)展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
4、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能夠探究他們自己的一些問題,并自主解決問題。
二、關注學生情感,創(chuàng)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
學生只有對自己、對英語及其文化有積極的情態(tài),才能保持英語學習的動力并取得成績,刻板的情態(tài),不僅會影響英語學習的效果,還會影響其它發(fā)展,情態(tài)是學好英語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努力創(chuàng)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空間,做到:
1、尊重每個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的嘗試,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
2、把英語教學與情態(tài)有機地結合起來,創(chuàng)造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促進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成就感,發(fā)展合作精神。
3、關注學習有困難的或性格內向的學習,盡可能地為他們創(chuàng)造語言的機會。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師生交流渠道,經常和學生一起反思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互相鼓勵和幫助,做到教學相關。
三、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讓他們在學習和適用的過程中逐步學會如何學習做到:
1、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參與到階段性學習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方法。
2、引導學生結合語境,采用推測、查閱和協(xié)調的方法進行學習。
3、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自我評價,并根據需要調整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學習策略。
四、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評價。
評價可以使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有助于反思及調整自己的學習過程,評價或采用測驗及非測驗形式,平時重視形成性評價,對學生回答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所改進的誠績,及反映的情感、態(tài)度、策略某方面進行及時的評價,如有口頭評價、等級評價、學生之間互相評價等方法,充分發(fā)覺學生的進步,鼓勵學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測驗以學生綜合運用能力為目標,側重于學生理解和獲取信息,能力減少客觀題,增加主觀題,通過評價學生學會分析自己的成績和不足,明確努力方向。
當然教育教學不是紙上談兵,它是必須在實踐中體現的,即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反思,愿與新課程共同成長。
英語是大家十分重視的一門學科。在中學階段打下一個好的英語基礎是我們的共同心愿。怎樣才能學好英語呢?我們老師常說:“要埋頭拉車,還要抬頭看路?!币韵滤闶俏以诶蠋熗瑢W的幫助下摸出的一些路吧,寫出來供大家參考。
1、 心理素質影響學習效果
古人說:“兩軍相逢勇者勝?!睆娬{了良好的心理素質對效果產生的重大影響,與現代心理學的看法不謀而合。你會發(fā)現,大家都在同一間教室里上課,受同一位老師教誨,甚至智商也接近,學習效果卻很懸殊。這個“落差”往往是心理素質的差異造成的。
怎樣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呢?
首先,要對外語保持長時間穩(wěn)定而積極的態(tài)度。這可以歸結為“恒心”兩個字。有了它,才能像蠶吃桑葉一樣,一口又一口,堅持不懈地去啃,直到預定目標順利攻克。
其次,還需要一定的自律能力。該復習時不復習,遺忘規(guī)律就會無情地吞噬著你的一部分記憶成果;該補漏時不補漏,漏洞就會不斷積累擴大。所以,需要有自律能力,約束自己按科學原則去運轉。
2、 看寫讀聽背——多管齊下效率高
一般來說,大家學英語都有各自的一套辦法:有的只愛大聲讀個不停,有的只愛悶頭看個不休,有的不寫就記不住,有的不聽心里就沒底。這些方法,雖然都有一定的作用,但記憶科學通過大量實驗,無可辯駁地證明:眼口手舌腦的綜合運用,才能更快更深地在大腦皮層上留下不易磨滅的印象。
學外語尤其需要多種感官的綜合運用。否則,搞不好學成“殘疾外語”——眼能看口不能說的“啞巴外語”,或一聽就發(fā)慌兩耳一抹黑的“聾子外語”。
3、 “活”單詞與“死”單詞
經常聽說某某發(fā)下宏愿:要一口氣背下一本幾千甚至幾萬詞的字典,以為這樣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單詞量問題。不幸的是,這樣做的人,大部分都失敗了。背了若干遍的單詞,仍很難在腦子里生根,不是很快忘掉,就是攪成一團亂麻。
因為他們背的都是脫離了句子和課文的“死”單詞,大腦對這類東西格外難以留下印象。著名的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曾拿自己做過對比試驗,結果,記住13個有意義的音節(jié),只需要9遍,而記住18個無意義的音節(jié),卻用掉了80遍。不僅如此,孤立地背“死”單詞,還難以掌握它在句子中的靈活用法。因此,即使記住了一部分“死”詞,它們也多屬“殘障人士”罷了。 如何使單詞“起死回生”呢?我的辦法是——背課文! 課文不局限于教科書,也可以是講演稿,新聞評論,散文......總之,就是能把一個個冰冷的單詞變成生機勃勃的故事的文章。在大量的整段的背誦中,多次的重復不斷激活記憶的單詞,其用法自然而然就深入骨髓了。實際上,這種“深入骨髓”就形成了學語言最重要的“語感”!
4、 復習間隔合理,可以省時高效
英語是一門記憶量很大的學科,有效的記憶就成了一個關鍵。
著名科學家茅以升先生,是個記憶力超群的人。人們問到他的記憶秘訣,他回答是:重復!重復!再重復! 重復被人們稱之為學習之母。不重復,記住的知識就會在遺忘率的支配下,不多久就只剩下一點兒“殘羹剩飯”。心理學家發(fā)現:兩次復習的時間間隔至少應大于30分鐘,但又應小于16小時。因為,在已經記清了一批單詞的情況下,如果在30分鐘內就開始復習,不僅不能提高記憶效果,反而會對大腦鞏固原有記憶內容的生理過程形成干擾,是弊大于利;而16小時以后再復習,被遺忘的單詞就比較多,白花了精力。
通過參加校本培訓,我學習了先進的教育理論,也和我校的優(yōu)秀教師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可以說此次培訓收益頗豐、獲取匪淺。我能夠虛心向一些經驗豐富的優(yōu)秀教師請教,經過培訓、實踐,既有知識上的積累,也有教學技藝的增長。既使觀念更新了,也將理論有所提高,現對整個學習培訓過程總結如下:
我認為,做一名現代化不落伍的老師,應當積極適應素質教育要求下的角色轉換,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學生,同時,不斷地充實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實現自身的持續(xù)發(fā)展,終身學習,不斷進步,這是新時期對教師的要求,也是為人教師的重要內容。
以前我的認識就是"春蠶到死絲方盡",教師的工作的確需要奉獻。通過校本培訓后,我又認為新課程中有愛心,有創(chuàng)意,能夠擴展教學資源,對學生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產生影響的具有注重人文關懷的教師。也許"給學生一杯水,自己首先得有一桶水"的說法已經有些過時,但若將自己擁有的那桶水變成不斷更新的"活水",又有何不可?同時,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也越來越廣泛,以學生為友,甚至以學生為師都是必然趨勢。只有這樣,才能感染學生勤學善思。也只有這樣才能更和諧地與學生相處,才能成為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
首先,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深遠性的,影響不是一時的,而是長遠的,所以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學生都喜歡模仿,將會給學生帶來一生的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處處為學生做出榜樣,凡是教師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嚴于律已,以身作則,才能讓學生心服口服,把你當成良師益友。
其次,對學生胸懷要博大,情感的體驗要細微,"沒有理由要求每個學生喜歡我,但我必須喜歡每個學生"、師生關系和諧、融洽,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肯定,便會主動親近教師,樂于接受教師的教誨,使師生心靈溝通,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通過校本培訓,我思想認識的提高:學習到了一種全新的學習手段。我清楚地認識到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所提出的要求,我們要以更寬闊的視野去看待我們從事的教育工作,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不斷地總結自己的得失,提高認識,不斷學習,才能適應教育發(fā)展對我們教師的要求。 專業(yè)知識的增長:通過網絡平臺海量的知識點和例證,結合生動靈活的學習方式。通過和參加培訓的其他老師進行交流分享他們的成功經驗和方法, 相互學習和探討,讓自己長期以來的固有教學模式有了進一步的改進和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