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是指作者在某個領域、某個方面或某個事件中獲得的經(jīng)驗和感悟。下面是一些讀文化苦旅心得1000字免費閱讀下載,希望對大家寫讀文化苦旅心得1000字有用。
《文化苦旅》是當代學者、作家余秋雨的一部散文集。于1992年首次出版,是余秋雨先生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在海內(nèi)外講學和考察途中寫下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全書主要包括四部分,分別為如夢起點、中國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
全書憑借山水風物來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該書獲得了全國金鑰匙圖書二等獎,上海市優(yōu)秀圖書一等獎,上海市第二屆文學藝術成果獎,臺灣最佳讀書獎。
剛讀完《文化苦旅》的開篇,就有著一股莫名的沖動讓我拿起筆,想要寫一寫那我不理解可是讀過卻有一種明悟的莫高窟。
我跟隨著余先生,跟隨著他的腳步,去探索一個我從未接觸的、玄妙的飛天世界。我站在道士塔前,傾聽著從塔內(nèi)傳來的哀嚎,它在列舉著一個罪人的條條罪狀,在向世人敘訴說心中無休止的痛。我的眼前出現(xiàn)了一幅畫面,那個古老的民族在無助向他求饒,卻無法阻止那惡人的行為,在他手中,一箱一箱的難以計數(shù)的敦煌文物被外國冒險家以極少數(shù)的錢財運走,在他手中,飛天的壁畫被那石灰刷得一干二凈,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消失在飛天的歷史長河中,在他手中,飛天雕塑的婀娜的體態(tài)變成碎片,柔美的淺笑變成了泥巴。
我流下淚來。我好恨,正如余先生所恨的那樣,恨自我不能用自我的胸膛去阻止那小丑與小丑之間的交易,恨自我不能與那小丑離開如云的戰(zhàn)陣決勝負于城下,恨自我即使能夠攔住車隊,卻只能讓它停駐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場。
莫高窟,莫高窟,你有著一千多年的層層累聚,一代又一代的藝術家前呼后擁向你走來,每個藝術家又牽連著喧鬧的背景,在你這兒的舉行著跨越千年的游行。
在余先生筆下,莫高窟有著我不曾體悟到的獨特的美,那些粗粗細細的線條和深深淺淺的色彩,是中華歷史文化的縮影。北魏色彩的渾厚沉著,隋朝的暢快柔美,唐代的噴射和舒展,五代的精細、溫煦……這些石像已經(jīng)不是簡單的觀賞品了,他們身上肩負著中華文化傳承的重任,它們也是有生命的,它們的生命是漫長的,是永恒的。
正如余先生所說的,“莫高窟它是一種聚會,一種感召,它是一種狂歡,一種釋放,它是一種儀式,一種超越宗教的宗教。只要是只聞它的人,都會以一生來投奔這種儀式,理解它的洗禮和熏陶。”
以后總有一天我會親自去莫高窟看看,做他的朝拜者,去探尋它的底蘊,去理解它的洗禮和熏陶。因為正如余先生所說,我們,是飛天的后人。
在2014年末,我讀了一本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巧合的是,那時我也在旅途之中,這使我在感受文化之余體會苦旅,不覺有了很多認同感。
這是一本余秋雨先生在中國大陸各名勝古跡旅游時記錄下來的散文集。是一本最令人動容的散文集,敦煌莫高窟。都江堰。三峽。廬山……它透過中國大陸的自然景物、名勝古跡,寫出了這一代中國人心靈中的糾結(jié),同時也是一本有關中國美學的書,深入淺出,用干凈漂亮的白話文字,描述出了中國深沉的文化,及抒發(fā)自我的情感。就文筆而言,《文化苦旅》中的散文,是一篇篇美文,是一篇篇經(jīng)過精心打造的文化佳構(gòu)。文辭雍容、典雅,而又不顯出雕琢的氣息,在淡淡的敘述中,又蘊涵有濃濃的抒情意味。
他從祖國大西北的甘肅敦煌起步,轉(zhuǎn)向大西南四川的柳候祠、都江堰,再到東南的吳越春秋,最后寫至境外南洋的疊疊從冢。寫下了《那里真安靜》、《莫高窟》、《五城記》、《夜航船》、《道士塔》、《酒公墓》、《華語情結(jié)》……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也許作為一個文人,杯水車薪,不愿去找旅行社寫出一些乏味的旅游觀感之類文章。由此便決定了他的文化旅行成了種“苦旅”,浪跡天涯,行行止止,風塵仆仆,勞筋傷骨,這不可謂之不苦澀,再沒有這般的創(chuàng)作魄力了,也可謂是真正的苦旅了。
然而,真正的苦旅,更是思想上的跌宕。是他對文化無休止的追思和探索,正因人生本是無休止的邊界。不管是春溫秋肅,還是大喜大悲,最后都是要閉上眼睛,回歸于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罷了。文學的歷史情懷,是作家自身生命與歷史的對晤,他要尋找自己與浩瀚歷史長河的關聯(lián),因此不得不在歷史中尋找合乎自身生命結(jié)構(gòu)的底蘊,尋找那些與自己有緣的靈魂。這種情感愈來愈深,一旦有機會訴諸于文字,則必然將歷史和生命混同一體。
我想,能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我們會不禁嚴肅起來。就像一群被流放的士子,流放到一塊不甚熟悉的土地,逼使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在書中說道:“我無法不老,但我還有可能年輕。我不敢對我們過于龐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卻期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后的回味,焦急后的會心,冥思后的放松,蒼老后的年輕?!闭沁@樣的創(chuàng)作翼求,構(gòu)成了《文化苦旅》中那種特有的低徊、感傷的歷史氛圍,在余秋雨如數(shù)家珍般的歷史描述與山水文化臨摹中,籠罩上了一層淡淡的感傷氣息,這種感傷來自于對數(shù)千年歷史文化的清理和總結(jié),從而有了一種杯具味道。當這種感傷、杯具的氣息,在《文化苦旅》中升騰與散發(fā)時,便讓我感覺有種妙不可言的美感和閱讀效果。
余秋雨在《借我一生》中寫過這樣一段話——
那么,走吧。屈原說:“悲時俗之厄兮,愿輕舉而遠游?!比嫱杏洠骸巴ち窒壬鲇?,二馬二騾,載書自隨。險隘關塞處,請教老兵退卒,問往日戰(zhàn)事。若與平日所知不符,則廣求書籍核證?!蔽蚁耄俗C的地方應該是沿途小客棧的油燈下。
路上很累,但與以前熟悉的門庭相比,那是一個比較真實的世界,一個比較正常的世界。
于是他去旅行,去遍訪各地的名勝古跡,去觸摸、發(fā)掘這些實物背后所隱含的文化與歷史。中華文化本來就具有比舞龍舞獅、唐裝茶餐更厚重的分量,只是有一些傳承了下來,有一些則永遠消失在了歷史中,不再為人所知。
文化與歷史是朵兩生花,兩者不可分割,相生相息??v觀華夏五千年歷史,雖說不乏史傳、典籍,只是其中或真或假,不可避免地含有遺漏或是道聽途說的成分。沒有哪部史傳能讓你地肯定這絕對是真實的,即使是《史記》也無法做到。
《文化苦旅》一書集結(jié)了余秋雨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在海內(nèi)外講學和考察途中所寫下的作品。當時正值_時期,這場由文化領域發(fā)端的“大革命”,對教育、科學、文化的破壞尤其嚴重,影響極為深遠。很多知識分子受到迫害、凌辱,學校停課,科研機構(gòu)被撤銷,造成全民族空前的思想混亂與不可估量的精神、經(jīng)濟損失。一些投機分子、野心分子、陰謀分子和打砸搶分子更是乘機混到政府內(nèi)部竊取權(quán)、利,仇富思想、極端個人主義、個人崇拜以及各種愚昧可笑的思想行為也泛濫開來,整個社會黑暗而又殘忍,成為了當時無數(shù)人的噩夢。
正是在那個時候,余秋雨一家也無法幸免地慘遭“_”的荼毒。中國大陸的“_”之所以能夠發(fā)生,除了政治因素之外還因為早已經(jīng)把許多最基本的文化“革”掉了,還嫌不夠,再“革”一次,結(jié)果只能社會失控,一片混亂。他想去尋找那些被“革”掉了的文化,去用文字把它們記錄下來,去用這些文化喚醒人們的人性與良知。
但文化的苦旅終究是一個人的旅行,一個人去傾聽、去感知、去觸摸文化。這種歷史的沉淀是不能丟的,它是無數(shù)代人的智慧與經(jīng)驗的結(jié)晶。文化很抽象,但它是確確實實存在的東西。一個民族若是失掉了文化,那這個民族也就不復存在了。民族不是種族,而是文化的載體。而文化也絕不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存在,它是鮮活的,在生活中躍動,在歷史中歌唱。
你,還在苦旅嗎?如果還沒開始——
那么,走吧……
今年暑假,我淺讀了上海戲劇學院余秋雨教授生平第一部散文集《文化苦旅》,受益匪淺。
《文化苦旅》表面是以描寫中國各個地方的景點為主,但實際上是反映中華文明之興衰,是告訴我們?nèi)松嬷B。閱讀中,讓我如親臨文化古跡,如徜徉歷史長河——
道士塔建于莫高窟,到了20世紀初年,它的所屬者竟是王圓簏,王圓簏既是道士,也是歷史中的罪人,是他從外國人的手中接過極少的錢財,然后讓他們把難以計數(shù)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也是因為他,如今敦煌研究所的專家們只得一次次用高價從外國人手中買來文物的微縮膠卷,嘆息一聲后走到放大機前……這實在是讓人感到憤懣。作為一名中國人,就應該熱愛祖國,保衛(wèi)祖國,為祖國付出我們的一切,而不是做賣國賊,把祖國的財富交到外國人手中,這不就成了中國人的笑柄了嗎?
余秋雨教授筆下的都江堰可謂是“美”。因為有都江堰,四川才會成為“天府之國”,才會使中國在抗日戰(zhàn)爭中有一個比較安定的后方。在余秋雨教授看來,寫都江堰決不能忘了要提李冰,因為都江堰的這一切都歸功于李冰,四川有幸,中國有幸。“看云看霧看日出各有勝地,要看水,萬不可忘了都江堰?!?/p>
《白發(fā)蘇州》中的蘇州人用一個“善”字來描述最合適不過了。他們那顆善良、為人正直、單純的心使我非常敬佩。雖然是西施讓他們變成亡國奴,但他們并沒有責怪,而是可憐、同情西施姑娘被利用后還要被人扔到河中去,這種寶貴的想法有幾個人有過。
有著“東方巴黎”美譽的上海從來就是我向往的地方!可也曾經(jīng)有人認為上海人不厚道、沒有集體觀念、對人冷淡。--—2010年夏天,我和爸媽到過上海,不僅游了黃浦江,也走過了上海的許多大街小巷,逛過那里的許多大小商店,我卻覺得上海人熱情、大方,尤其是上海人的拼搏精神與上海城市建筑的大氣十分相稱。余秋雨教授在《上海人》中就寫道:如果人們能從地理空間上發(fā)現(xiàn)時間意義,那就不難理解:失落了上海的中國,也就失落了一個時代。失落上海文明,是全民族的悲哀??吹竭@里,我不斷叫好!這難道是隱藏在我心中多年的觀點與當代文學巨匠思想之間的共鳴嗎?
柔情似水的《江南小鎮(zhèn)》,瀟灑自如的《寂寞天柱山》……
是啊!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就像余秋雨教授說的,不管是春溫秋肅,還是大喜悅大悲傷,最后總得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回歸于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讓我們走進《文化苦旅》,去細細品味,并努力去學著做一個知識廣博的人,做一個有歷史責任感的人。
“報紙上說我寫書輕松瀟灑,其實完全不是這樣。這是一種我自己都過不去的辛苦。當我寫鋼筆的時候,我感覺我在變老。無論是春天還是秋天,或者是巨大的喜悅和憤怒,我都要閉上眼睛,平復心情,回歸歷史。莫莫,理智而嚴厲?!边@是余教授在《文化苦旅》的序言。
難怪讀這本書要慢,要詳細,里面的思路很有思想,很讓人看得懂。我還記得他的《風雨天一閣》,一個人,沒有!一個家庭背負著堅守藏書樓的命運。范欽在國內(nèi)留下了一座藏書樓,一直保存到現(xiàn)在。還有其他的藏書家和藏書家,但是幾代之內(nèi),歷史的塵埃就把他們埋沒了。但范的天一閣卻留了下來,靠的是堅持和堅定,或者如余所說的“超越意志力、愛好、才華甚至時間”這種意志力體現(xiàn)在哪里?他曾毫不客氣地頂撞過權(quán)貴皇族郭勛,并因此被判入獄。他似乎對任何事情都沒有憐憫之心,誠實坦率的他不擅長仕途。最后他也沒辦法,被權(quán)奸顏。"一個成功的藏書家至少是個性堅強的人."余在這里總結(jié)道。
看到這個,反思一下。如果我們文人生于那個時代,是藏書家,會不會像范欽一樣?我不這么認為。范沁的毅力,乍一看是不近人情的。開始吧。很難!我們是老師,教育學生。意志力不能少,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多少呢?面對挫折,誰站了起來?活著,為了什么?這不正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嗎?
低頭一看,發(fā)現(xiàn)了另一件“怪事”:80歲的范沁終于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他在分家業(yè)的時候,把家業(yè)分成了兩部分,要么是圖書館,要么是一萬兩銀子。他留給后人選擇。我想,如果讓我選擇,讓大家選擇,我會選擇哪一個?要么拿兩千銀子開開心心過一輩子,要么幾代人堅持一個圖書館。老實說,范師傅的舉動是個好辦法,我佩服的是和我相差幾百年的古人。正因為如此,天一閣留了下來。但這是個難題,我在想:如果今天擱置這件事,誰來承擔風險,誰來選擇天一閣,包括我。然而奇跡般的是,他的大兒子范大沖愿意繼承天一閣。這是現(xiàn)實,不是故事。
讀到這里讓我想起了另一個片段。在希臘的神話,海洋女神對想?yún)⒓犹芈逡翍?zhàn)爭的兒子阿格里斯說:“如果你去打仗,你會死在戰(zhàn)場上,但它會永生;不出去就一輩子安全,死了就從人們的記憶里抹去。”阿格琉斯最終戰(zhàn)死沙場,但因為他,希臘盟軍取得了勝利。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人,世界才有了燦爛的歷史和文化。
余的《文化苦旅》讓我感受到了中國知識分子的良知和意志力。也給了我“開卷有益”的深刻體會。
喜歡讀余秋雨先生的書,先生總是將自我獨特的見解溶于文字中,領導讀者理解問題,思辨問題。先生的文字邏輯性強,見解獨特,含義深刻。每讀一次都會讓我深深地震撼。
《文化苦旅》這本書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跡。但你千萬不要所以認為讀余先生的書會心曠神怡,簡便自在。整本書還沒讀完,我就已經(jīng)被民族意識喚醒后的沉重與悲哀壓的喘可是氣來。在我們欣賞歷史留給我們的有形“著作”——古跡時?誰又會去潛心探究這一處處古跡背后到底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而余先生恰恰做到了。他運其妙筆,給我們的心靈寫下了“震撼”兩個大字……
曾在網(wǎng)上看過這樣一句評論:余秋雨以歷史文化散文而名世。余秋雨先生憑借自我豐富的文史知識功底,優(yōu)美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于千年文化長河中。是的,他的這本著作《文化苦旅》也深深印在每個讀者的腦海里。有人說,中國散文的天空星光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星都散發(fā)著一種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測的力量。有人稱他是本世紀最終一位大師級的散文作家,是開一代散文新風的第一位詩人。這些話道出了我的心聲。我之所以要寫出來與大家分享,是想要表達我至深的敬意。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展現(xiàn)給我們那一處處古跡背后的辛酸和沉痛以喚醒我們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情感。讓銘記我們歷史的教訓!
《文化苦旅》這本書在告訴我們中國古代歷史的同時,告訴了我們更深一層的道理。
跟隨作者走到書中,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推引,走上前去——眼前出現(xiàn)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跟隨作者靜看著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著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一次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后的今日,那神秘又充滿意義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并非外表炫麗而是一種人性的。深層的蘊藏。
“報紙上說我書寫得簡便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我過不去的勞苦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溫秋涼,是大喜悅大悲憤,最終總是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回歸于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边@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千年之前的那場浩劫,絕不能只是過眼云煙。我們要吸取教訓,將文化的精神永貯于華夏大地!
合上書卷,走向窗前,看著流動的車潮和人群,每每,處處不在宣泄著一種文化,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我們真應當去遼闊的土地上走走,看看,咀嚼,體驗……釋放自我那涌動著滿心。滿眼。滿腦的渴念……
暮色四合,喧嘩的一切復于平靜。靜靜的夜里,最好莫過于讀書了。一盞孤燈,一杯濃茶,擺上余秋雨的游記散文集《文化苦旅》,細細品位起來。
靜中求定,這便是讀書的境界。書打開了,一瞬間眼前多了個余秋雨,似乎正與我品茗論文。漸漸,我身不由己的加入了旅行隊伍中,又仿佛整個旅行中就僅有一人,那就是我。天高地闊,萬事萬物如此真實。余秋雨就象一個導游影子,摸不著,卻處處皆在,在指引著我,在牽動著我的思緒,讓我真實去體驗這苦澀的旅行。
我愛喝茶,尤其是濃茶——碧綠的水透出一股淡淡的清香。倘若你一口把它喝下,你必須回叫苦不迭。茶,僅有慢慢去品位。初入口也許會感到苦,但細細噙入,仿佛一股細流淌過,一股甘甜清香自腹中升起直沖腦門,那舒服愜意僅有身臨其境才能體到。越咀嚼越有味,讀書也是如此。
在那里,我的思想顯得多么蒼白無力。如錢塘江大潮,細細密密的文字卻有席卷一切的磅礴氣勢。每一個跳躍的字符是最完美的組合,平實而感人。
我走過敦皇,進了莫高窟?!翱茨呖?,不是看一個死了多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痹谶@兒,我完全被“歷史的洪流消融”?!澳抢餂]有重復,真正的歡樂從不重復。那里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那里什么也沒有,僅有人的生命在蒸騰?!笔堑脑谶@千年文化的積累面前,我又是什么呢?在這朝圣者眾多的圣地,卻偏偏出了個王道士。從此,它蒙了辱,中華民族蒙了辱,但不也是王道士才使莫高窟文化大放異彩嗎?中國文化何其多,卻偏偏忽視了這座文化寶庫,何其的悲哀!
“歷史,從來不給附庸以地位?!薄皻v史,從不給弱者以憐憫?!鄙虾H司褪怯幸环N精神,他們要證明他們是強者。“真正的強者,永遠占據(jù)一席之地?!@不正是中華民族所需要的嗎?
“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日,沒有昨日就無所謂今日和明天。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fā),走向新的廢墟。廢墟是進化的長鏈?!薄皼]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發(fā)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痹谛撵`與心靈的撞擊中,發(fā)出了“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的呼喚。
在這兒,已超過了時空的限制,它是一次艱難的旅行。正如在茫茫沙漠中旅行。它更是一次歷史的漫游,一次文化的苦旅,是對那封存久遠的文化內(nèi)涵的默認。讀它,讓我受到了靈魂的震撼,精神的洗禮,心靈的升華。
人生,其實也是一種苦難旅行。
書籍是我們生活的導航,它教會我們?nèi)プ鹬厮艘沧鹬刈晕?,讓貧乏和平庸遠離我們。然而讀《文化苦旅》,當茶余飯后咀嚼著其中優(yōu)美的文字,欣賞古代歷史人物的零碎故事,都能讓人有所感、有所動。
打開一本好書,迎面撲鼻的是清香而深邃的氣息,仿佛是那新翻耕的泥土散發(fā)出馨香。在若有若無的音樂聲中,我們能夠隨意想象,想象自我是藍天,一望無際;想象自我是月夜,寂靜美麗;想象自我是海浪,澎湃不息;讀小說,我們會隨著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運或喜或悲;讀抒情的散文詩歌,我們會在作者淡淡的憂郁中品味他們對生命、生活、自然的態(tài)度;翻閱簡便詼諧的書,我們能夠盡情地放聲大笑,把一切煩惱都拋到九霄云外…
然而讀《文化苦旅》,讓人變得深沉達觀。
任何物體都有承載它的器皿,唯有知識無垠無度。文化的承載,不只是書籍,就像余秋雨所言,歷史文化的滄桑,散布于歷史的古跡中,需要人慢慢去探索、挖掘。托爾斯泰曾坦言:夢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恰恰羅素·羅蘭又說:“智慧,友誼是黑暗中唯一的光亮,倘若沒有鑰匙,如何打開智慧之門,又何談放射光芒?文化苦旅這本書,昭示古代歷史,人類告別愚昧混沌,從事文化探尋的歷程與辛酸。
文化,看似平凡,實際上是人們心靈與古今中外一切民族優(yōu)秀文化,智慧相結(jié)合的過程,也是繼承與發(fā)展的過程。沉溺紙醉金迷的世界,讓我們遠離了文化的正面熏陶。讀《文化苦旅》,不但能改變?nèi)说臍赓|(zhì),還能使人樹立更為健康人生觀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辜負蒼天賦予的生命,成為滄海中不可缺少的一粟。這對于人生的回答,對于國家的培養(yǎng),對于父母養(yǎng)育之恩的回報,對人類的歷史,無疑是最好的回答。
讀《文化苦旅》,是一種陶冶,是一種享受。
在茫茫人海生蕓蕓眾生中,不以榮辱待己,不論成敗待人。不熱衷追名逐利,使自我超凡脫俗,你會仰頭看天,藍天澄清,白云悠悠,釋懷心里的郁結(jié),應對現(xiàn)實,笑對人生。在物欲橫流的日子里,品味古人談的“知足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的教誨,會注入一股清醒劑,歡樂地生活著。當我因辛勤工作而收獲甚微感到牢騷滿腹時,書會告訴我要笑對生活,這時我會渾身充滿工作的活力;當我遇到困難,想打退鼓堂時,我想起了嵇康,他是如何退出渾濁的官場,如何獨善其身,激勵我,鼓起勇氣繼續(xù)努力;當我志得意滿時,一個個歷史人物的興衰榮辱告訴我盛極則衰……
《文化苦旅》讓我體會”怦然心跳“的共鳴,有一種“莫名感動”;《文化苦旅》讓我進行自我審視,也曾感嘆人生百態(tài)。我只愿心境伴書平和而寧靜,靈魂伴書純潔而超然。有時候讀書不是一種消遣,而是提高自我的學識,開闊自我的眼界,聆受文化的熏陶,暢想無暇的夢想。
《文化苦旅》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跡,但是,在那一處處古跡的的背后卻使我看到了作者的文化底蘊,妙筆生花,給我心靈的震撼是巨大的。
有人評價過余秋雨:余秋雨以歷史文化散文而名世。憑借自己豐厚的文史知識功底,美麗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于千年文明長河之中。余秋雨的藝術理論著作,也備受學術界重視和尊崇。例如他在1983年出版的《戲劇理論史稿》,是中國大陸首部完整闡釋世界各國自遠古到現(xiàn)代的戲劇思想發(fā)展的史論著作。有評論家譽之為:左手寫散文,不流之于淺薄;右手撰述藝術理論,也不失其豐贍高深。
是的,他的《文化苦旅》深深印在我們的腦海里。有人說,中國散文的天空星光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星都散發(fā)著一種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測的光暈。
有人稱他是本世紀最后一位大師級的散文作家,是新一代散文新風的第一位詩人。
《文化苦旅》,展現(xiàn)給我的是那一處處古跡,一句句的教誨,銘記在心
跟隨作者走進書中,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眼前出現(xiàn)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跟隨作者靜靜看著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著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布滿足義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并非外表炫麗,而是一種人性的、深層的蘊藏。
跟隨余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那細膩的筆觸,豐富的詞匯,震撼心靈的文字伴隨著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
靜聽風聲鳥聲
大地默默無語
我似乎看到
封存久遠的文化內(nèi)涵
從作者的文筆下
嘩嘩的奔瀉
盡情的釋放
「淺渚波光云彩,小橋流水江村」--道盡了江南小鎮(zhèn)的魅力。江南小鎮(zhèn)它不是經(jīng)由大自然雕琢出的自然山水,而是屬于華夏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
我不曾到過此處,但書中的江南小鎮(zhèn)卻給予我一種回到家中那般安閑,那般享受。
帶著虔誠去尊敬余秋雨的文化意識及人格,帶著崇敬來仰望這位大文豪,報紙上說我寫書寫得輕松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累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溫秋肅,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后總得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回歸于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重。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合上書卷,走向窗前,看著流動的車潮及人群,每每、處處無不宣泄著一種文化,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我們真的應該去遼闊的土地上走走、看看、咀嚼、體驗...釋放自己那涌動著滿心、滿眼、滿腦的渴念。
由于種種原因,初讀《文化苦旅》時,誤以為“文化苦旅”四字意指作者探求文化遺址的艱難旅程,重讀一次,才發(fā)覺其含意遠不是如此簡單,作者并非提醒讀者自己行程過程中所受之“苦”,他更想強調(diào)的是文化產(chǎn)生,發(fā)展,消亡的歷程,是一代代文化人創(chuàng)造,培育,守護文化的“苦”,當然,文意不盡如此。
書中寫到:“一個風云數(shù)百年的朝代,總是以一群強者英武的雄姿開頭,而打下最后一個句點的,卻常常是一些文質(zhì)彬彬的凄怨靈魂”。文化人或許身體羸弱,或許手無縛雞之力,他們很難阻止大多數(shù)不愿見到的事情發(fā)生。他們所能做到的,不過是用文字戰(zhàn)斗在思想的戰(zhàn)場,以手中筆,以詩歌文章,最后以生命捍衛(wèi)文化。
幾千年來,多少文明沉沒在歷史長河之中,而中華文明卻未曾斷了傳承,這固然與中國地理位置等客觀原因有關,但我相信,更多的是一代代知識分子心中的執(zhí)著與堅守。
現(xiàn)代科技發(fā)展,社會進步,文明日新月異,人人都只顧著朝前看,不停地加快腳步,卻很少甚至沒有人回過頭來看看當初無數(shù)人為之奉獻的文化。沒有文化,哪來的文明,哪來的社會進步?“先進文化是人類文明進步的結(jié)晶,是推動人類前進的精神動力”,我們應當珍惜文化,領會祖祖輩輩遺留下來的精神財富,并不斷將其發(fā)展壯大。
余秋雨先生用漫長的足跡,追尋文明的盛衰,借歷史的痕跡溝通蒼茫的山河。他告訴我們,文化始于自然,興于自然,離開了自然的文化如無根之浮萍,難以長久,中華文化要想長久,就必須始終立足山河,立足這方天地,立足自然,要學會尊重自然,感受自然,順應自然,“卸去種種重負,誠懇而輕松地去面對自然,聆聽自然的聲音,哪怕這些重負中包含著歷史的榮耀,文明的光澤”。
“路,就是書”,余秋雨踏過許多山河,古跡,走過了很多很多路。無人問津的路,旅者云集的路,他都走過。在學會了尋路,走路之后,也就學會了讀書。這書,是山河之書,是古今之書,是自然之書,他學會了腳踏實地遠望星空,與腳下的大地緊緊相連,與頭頂?shù)奶炜者b相呼應。他看到了很多人看不到的,想到了很多人想不到的,在山河文化中,找到了歸宿。
讀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一股厚重的歷史氣息撲面而來,使受“快餐文化”影響而急躁的心變得沉穩(wěn)下來,少了一些迷茫,多了一些思考。合上書本,我不由得生出一種周游天下古跡,品味歷史百態(tài)的欲望。
散文,真的也可以寫出歷史的重量。
余秋雨的文采當然是好的,華彩明麗的辭藻,工整通暢的行文;但最吸引我的還是透過詞句背后穿透歷史迷霧的畫面,越平凡質(zhì)樸越令人動容。王道士遠望外國學者拉著滿載敦煌文物大車的背影,天一閣門口及膝深的積水與樓閣上滿地的棗核,牌坊下尼姑庵中那些靦腆年輕女老師們,布鞋踏在昔日牌坊上的雕紋上,送孩子們遠去而揮動的小手絹,那兩個為開了一冬的臘梅花瓣撐著紫綢傘的小護士。畫面在一個人物身上定格,停頓一下,又跳到另一個場景上,再停頓。一放一停,一停一放,那么浩大深奧的中國文化歷史,一下就有了形象,有了精氣神,不再抽象,不再枯燥,哪怕是屈辱的部分,也讓忍辱負重有了發(fā)泄的具體出口。
讀《文化苦旅》第一遍時,對這本書的感覺是復雜的,除了感慨,對有些篇章某種語氣的厭煩也是強烈的。這種厭煩主要出現(xiàn)在作者時不時站到歷史代言人的角度上發(fā)表感懷之刻,更在《狼山腳下》一篇中到達了頂峰。那些大而空的言論、呼吁、名詞、慷慨陳詞,那些對中國文化進行總結(jié)式陳詞的語氣與對古今文人命運的對比推斷讓人心里總不自覺的產(chǎn)生某種不服。
這樣復雜的情緒一直伴隨我讀完最后一頁。既然說不清,理不順,那就必須再讀一遍,直到胸中所有的情緒平復下來,所有的感想沉淀出來,才深深體會到,張狂也好,空泛也罷,每一個字背后卻都是深切而誠懇的情感與傾訴,就如同那句“你來了嗎,你是哪一代的中國書生”一樣,背負了太多的重壓與積蓄到不得不爆發(fā)的深切悲憤,題目本身太大,平實的由淺入深由小見大是多么得不易!
這份真摯,在《廢墟》中表現(xiàn)為苦口婆心,在《漂泊者》中變成一種沉默,在《三十年的重量》中又幻化成一聲長嘆。我一邊在為那些因為心境過于急切而突兀出來的大詞匯們所皺眉,一邊又為這樣摯誠的一種迫切而由衷的慨嘆。是的,如果他不站出來揮手,呼喊,不管語氣是否不夠謙卑,不管調(diào)門是否過于鼓噪,我們的時代究竟又有誰更有資格更應該肩負起這樣的重量呢?或者說,難道真要具備某種資格某種背景才能站出來呼喊呼吁嗎?在這樣的時代,難道文化還只是精英們的特權(quán)?
文化,不管在哪個時代哪種文明下,都是一種具有凝聚力的精神感召,是超越一切政治因素與社會習慣真正為一個人的本源與根基寫下定義的力量。
文字,因為真,才會苦。
手棒一本《文化苦旅》,隨著作者的筆觸在字里行間中游歷了大半個中國。旅行結(jié)束,本應陶醉于祖國的壯麗山河、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然而我卻無法使自己陶醉,心頭莫名地涌出一種苦澀的感覺。我一直對《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百思不知其義,起初認為無非是指旅行的勞苦,現(xiàn)在才發(fā)覺這實在過于幼稚的理解。其實,苦于身無所謂苦,苦于心才實為苦。作者曾感慨:“文人似乎注定要與苦旅連在一起。”我以為,這乃是文人最大的財富。苦澀過后總會留下一絲回味,對歷史的感悟,對文化的理解,對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這苦澀后的回味中了。
秋雨先生說:“如果說人生是一條一劃而成的線,那么具有留存價值的只能是一些點?!笔堑模松鸁o非是漫長歷史的一個縮影。歷史從古代走到今天,還要繼續(xù)走下去。歷史的足跡卻成了無數(shù)人一生的執(zhí)著追求。歷史的魅力便在于它的足跡總是隱藏在山水之間,難于尋找。所以沒有博大的歷史情懷,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的人是永遠不會找到這些無價之寶的。無疑,余秋雨教授是“探寶”的勝利者,他的收獲便是這本《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帶領著我在歷史長河中漫游。我們面前出現(xiàn)曾在歷史舞臺上演出過的一幕威武雄壯的活劇,一個個偉在大的人物出現(xiàn)了,他們的身上體現(xiàn)了中國文化的良知和高尚的人格,但他們中的多數(shù)還是逃脫不掉那悲劇性的結(jié)局。我的心被打碎了!但這破碎的心卻真的讀懂了中國文化。當莫高窟出土了大批極具研究價值的敦煌文物時,人們在為歷史喝彩。然而歷史卻上演了一幕極其荒誕的鬧劇,讓外國人大搖大擺地將一本本一箱箱的珍貴文物搬到了他們的博物館里。或許歷史是要故意磨礪一下那些過于執(zhí)著的歷史學家們,讓他們只能憑借外國博物館提供的微縮膠卷來研究生長在中國的敦煌學。啼笑皆非的同時,我們不得不反問歷史,這種磨礪的代價是否太大了?當然,這部歷史更多地留給我的是對人生的思索。
“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fā)出人生淪桑感。”這是作者的感嘆,也是對讀者的啟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歷史。人生之路是彎彎曲曲;回頭看一眼留下的足跡,自豪的'同時難免感到一絲惆悵。因為無論你擁有多么輝煌的成功,卻總會留下這樣或那樣的遺憾。作者在山水之間跋涉是為了錄求歷史的足跡,文化的靈魂;我們在生活中跋涉則是為了錄求人生的真諦。
讀過《文化苦旅》,留下了苦澀后的回味;那么度過漫長人生后,我們又將留下什么呢?
午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以此為歸——題記
寒假里,我懷著敬畏之情讀完了這本余秋雨先生寫的《文化苦旅》。
這本書主要分為三個部份:中國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分別寫了秋雨先生在考察為同地區(qū)所想到的,在期間發(fā)生的事所想到的,在不同著名人物身上所見到的。
這里,我就有一個問題想要問了:書名叫《文化苦旅》,但本書中卻沒有一個與苦有關的字眼兒,這是為什么?能叫《文化之旅》嗎?
先把這個題目分析一下,文化,大概是指秋雨先生經(jīng)過這些物、事、人所悟出來的道理。旅,顧名思義,就是旅行的意思吧!但我覺得在最后一部份中,并沒有涉及到旅行,而只是一件件讓人若有所思的事件,因此,旅就是指獲得這些道理的途徑、過程,那苦文是什么意思呢?是艱苦,辛苦的意思嗎?
從這本書的寫作背景來看,苦的意思是體現(xiàn)了的,就拿世界之旅舉例吧,世界之旅中的一篇篇文章,都是秋雨先生在各地考察得出的結(jié)論,而秋雨先生卻經(jīng)歷了中東、中非等戰(zhàn)火紛飛的地區(qū),冒著生命危險完成的這本巨著。光聽這背景,就不由得讓我對《文化苦旅》這本書肅然起敬。因此,苦的意思是艱苦,辛苦,那么,還有別的意思嗎?
再從一些我自認為好的文章來分析吧:《道士塔》主要講述了20世紀初敦煌莫高窟被發(fā)現(xiàn)并且被外國殖民者掠奪的悲慘境遇,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借王圓箓所修的道士塔,引出斯坦因等外國考古學家們對莫高窟經(jīng)卷的瓜分,表現(xiàn)了莫高窟的悲慘境遇,聽聽秋雨先生所描寫的吧。這里也難、那里也難,我左思右想,最后只能跪倒在沙漠里大哭一場,哭聲,像一匹受傷的狼在黑夜里嗥叫。也對,本來屬于中國的寶物,卻這樣輕易地被外國人取走,但中國人又能做什么,把車隊攔下來,把這些無價之寶運到京城?但那時的中國,正處于極大民族危機之中,誰也不知道自己腳下的土地明天會被誰占有,更何況這一卷卷珍貴的經(jīng)書?作者所哭的,不僅僅是經(jīng)卷流失海外的悲痛,也是國家不強大的惋惜,因此,這個苦字又多了一重意思,苦澀。
現(xiàn)在就能解答這個難題了,苦,既指作者考察時行程的艱苦,又指作者對于中華民族飽受掠奪的澀回苦憶。秋雨先生寫這個苦字為全書做了一個完整的刻畫,同時也使我們這些讀者感到心頭一震,我們不能沉迷于我國四大發(fā)明與國悴等,在我們眼中,應該還有火燒圓明園、南京大屠殺的慘痛歷史,以上就是我讀完這本書的全部感想。
手棒一本《文化苦旅》,隨著作者的筆觸在字里行間中游歷了大半個中國。旅行結(jié)束,本應陶醉于祖國的壯麗山河、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然而我卻無法使自我陶醉,心頭莫名地涌出一種苦澀的感覺。我一向?qū)Α段幕嗦谩分械摹翱唷弊职偎疾恢淞x,起初認為無非是指旅行的勞苦,此刻才發(fā)覺這實在過于幼稚的理解。其實,苦于身無所謂苦,苦于心才實為苦。作者曾感慨:“文人似乎注定要與苦旅連在一齊?!蔽乙詾?,這乃是文人最大的財富??酀^后總會留下一絲回味——對歷史的感悟,對文化的理解,對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這苦澀后的回味中了。
秋雨先生說:“如果說人生是一條一劃而成的線,那么具有留存價值的只能是一些點?!笔堑?,人生無非是漫長歷史的一個縮影。歷史從古代走到今日,還要繼續(xù)走下去。歷史的足跡卻成了無數(shù)人一生的執(zhí)著追求。歷史的魅力便在于它的足跡總是隱藏在山水之間,難于尋找。所以沒有博大的歷史情懷,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的人是永遠不會找到這些無價之寶的。無疑,余秋雨教授是“探寶”的勝利者,他的收獲便是這本《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帶領著我在歷史長河中漫游。我們面前出現(xiàn)曾在歷史舞臺上演出過的一幕威武雄壯的活劇,一個個偉在大的人物出現(xiàn)了,他們的身上體現(xiàn)了中國文化的良知和高尚的人格,但他們中的多數(shù)還是逃脫不掉那杯具性的結(jié)局。我的心被打碎了!但這破碎的心卻真的讀懂了中國文化。當莫高窟出土了大批極具研究價值的敦煌文物時,人們在為歷史喝彩。
然而歷史卻上演了一幕極其荒誕的鬧劇,讓外國人大搖大擺地將一本本一箱箱的珍貴文物搬到了他們的博物館里。或許歷史是要故意磨礪一下那些過于執(zhí)著的歷史學家們,讓他們只能憑借外國博物館供給的微縮膠卷來研究生長在中國的敦煌學。啼笑皆非的同時,我們不得不反問歷史,這種磨礪的代價是否太大了?當然,這部歷史更多地留給我的是對人生的思索。
“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fā)出人生淪桑感?!边@是作者的感嘆,也是對讀者的啟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歷史。人生之路是彎彎曲曲;回頭看一眼留下的足跡,自豪的同時難免感到一絲惆悵。因為無論你擁有多么輝煌的成功,卻總會留下這樣或那樣的遺憾。作者在山水之間跋涉是為了錄求歷史的足跡,文化的靈魂;我們在生活中跋涉則是為了錄求人生的真諦。
讀過《文化苦旅》,留下了苦澀后的回味;那么度過漫長人生后,我們又將留下什么呢?
從文化大家的園子里歸來,被露水打濕的衣領上還帶著花的香氣,腦海里保留著和這早晨一樣新鮮的記憶。我不揣冒昧地把這些既不連貫。又不準確的記憶寫下來,不知能否對讀書養(yǎng)氣有所禆益。
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就是:“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xiāng)?!?/p>
我想,每一個中國人都會有這種感覺,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作者余秋雨先生認為:“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熏染造成的,要擺脫也擺脫不了?!蔽蚁?,這個原因?qū)γ恳粋€中國人來說,同樣適合。
我們?nèi)ツ骋粋€地方參觀旅游,都總會不自覺地回想那里的一切,主人是誰,修建的目的,發(fā)生過的歷史事件,何許人也曾經(jīng)到過這里等等。這樣,就在這一瞬間,把人﹑歷史﹑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籠罩在每一位參觀者的全身,歷史古跡所蘊藏著的精神與文化也就能嘩的一聲奔瀉而出,使每一位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jīng)歷過一定的歷史事件,無端地感動,無端地喟嘆。
譬如說,我們路過汨羅江,總會在百感交集之中擠出一聲來源久遠的喟嘆。既羨慕沉睡江底的閑散,又恨楚國忠臣的輕生;既有感于物換星移的短促,又興幸楚臣的精神沒有隨流水而長逝;既嘆惜滔滔江水的無情,又因身為炎黃子孫而驕傲……這眾多的感慨,全是因為楚臣遇到了汨羅。我們看到了汨羅,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愛國精神與浪漫詩篇。
又如,我們?nèi)⒂^長城。長城,之所以能成為我國的象征,就是因為它一直肩負起了保家衛(wèi)國的責任。走在長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覺到無數(shù)英靈在抗擊匈奴時的勇猛,倒下前轉(zhuǎn)過頭給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亙古不變的黑色的眼睛?!安坏介L城非好漢”這一口號的提出,大概也是來自一個簡單的愿望:把中華民族的精神歷代相存。而不懂得這一切,長城,中國的長城,只不過是一條長長的土堆兒而已。
大概,每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需要一些歷史事件才能得以豐富,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古跡,陳年的石頭和木塊也才能深深的感染著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跡封存久遠的文化內(nèi)涵與人類精神感悟出來。因此,文人也是豐富歷史古跡的內(nèi)涵的要素。沒有了歷史事件與人物,人們對于無論有著任何意義的景觀都只會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與技術多高啊!”之類單純的贊嘆,而永遠也不會有更層次的感慨。旅游的更高層次,就是要領悟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數(shù)千年來的傳統(tǒng)精神。
《文化苦旅》這本書,猶如一片巨大的花園,作為一只小小的蜜蜂,我所能采到的只是一點點的花粉。這是要請喜歡賞花的讀者們原諒的。
喜歡讀余秋雨先生的書,先生總是將自己獨特的見解溶于文字中,領導讀者理解問題,思辨問題。先生的文字邏輯性強,見解獨特,含義深刻。每讀一次都會讓我深深地震撼。
《文化苦旅》這本書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跡。但你千萬不要因此認為讀余先生的書會心曠神怡,輕松自在。整本書還沒讀完,我就已經(jīng)被民族意識喚醒后的沉重與悲哀壓的喘不過氣來。在我們欣賞歷史留給我們的有形著作古跡時?誰又會去潛心探究這一處處古跡背后到底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而余先生恰恰做到了。他運其妙筆,給我們的心靈寫下了震撼兩個大字......
曾在網(wǎng)上看過這樣一句評論:余秋雨以歷史文化散文而名世。余秋雨先生憑借自己豐富的文史知識功底,優(yōu)美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于千年文化長河中。是的,他的這本著作《文化苦旅》也深深印在每個讀者的腦海里。有人說,中國散文的天空星光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星都散發(fā)著一種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測的力量。有人稱他是本世紀最后一位大師級的散文作家,是開一代散文新風的第一位詩人。這些話道出了我的心聲。我之所以要寫出來與大家分享,是想要表達我至深的敬意。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展現(xiàn)給我們那一處處古跡背后的辛酸和沉痛以喚醒我們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情感。讓銘記我們歷史的教訓!
《文化苦旅》這本書在告訴我們中國古代歷史的同時,告訴了我們更深一層的道理。
跟隨作者走到書中,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推引,走上前去眼前出現(xiàn)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跟隨作者靜看著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著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一次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滿意義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并非外表炫麗而是一種人性的.深層的蘊藏。
報紙上說我書寫得輕松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苦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溫秋涼,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后總是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回歸于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千年之前的那場浩劫,絕不能只是過眼云煙。我們要吸取教訓,將文化的精神永貯于華夏大地!
合上書卷,走向窗前,看著流動的車潮和人群,每每,處處不在宣泄著一種文化,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我們真應該去遼闊的土地上走走,看看,咀嚼,體驗......釋放自己那涌動著滿心.滿眼.滿腦的渴念......
余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為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寫本書!它不甘甜,因為里頭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苦的味道,為這本紀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滋味。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跡在它們的背后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而作者運其妙筆,以干凈漂亮的散文,組合,使它們成了一篇篇讓炎黃子孫驚醒的文章。
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我們不禁嚴肅起來。像一群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塊不甚熟悉的土地,逼使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宗于我們眼前出現(xiàn)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實像,壁畫依然不言,我們靜靜看著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著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里,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而不顧,那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輸往外國。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滿意義的洞窟,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并非外表炫麗,而是它只是一種儀式,一種人性的,及它深層的蘊藏。我們在這兒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國千年的標本,一樣美的標本,縱使它曾經(jīng)殘缺,被人無情的,任意的轉(zhuǎn)換。
這副楹聯(lián)道盡了江南小鎮(zhèn)的魅力。江南小鎮(zhèn)它不是經(jīng)由大自然雕琢出的自然山水,而是屬于華夏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我們不曾到過此處,但書中的江南小鎮(zhèn)卻給予我們一種,回到家中那般自在,難怪歷年來,許多文人遇到了政治不清明或人生不得志時,便會到此隱居起來,但在荒山結(jié)廬有著生活上的麻煩,「大隱隱于市」便成了文人來江南隱居的最好推力。其實我們對「隱」有著正反兩面的看法,好的一面其一就是當中國文化受到某些因素例如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地區(qū)而開始凋零時,文人或?qū)W者們就會帶著他們的知識修養(yǎng)到此處隱居起來,藉以免于戰(zhàn)爭或政治的迫害;其二生老病死與官場浮沉是文人們的失意時刻,做什么事都不順心,此時最好的方式就是讓自己的身心獲得紓解,找個地方隱居,等休息夠了又是一段新旅程的開始。壞處是有人會把隱居當作沽名釣譽的工具,假隱以求得一官半職,這些舉動讓中國特有的隱的文化開始產(chǎn)生變質(zhì),隱士生前的孤傲和死后的名聲全然黯暗。盡管如此,我們對隱還是保有著正面看法,因為古代中國給文人發(fā)展的空間實在大狹隘了,逼得他們除了隱或許只有一死,與其這樣讓自己的雄心壯志殞落,我們會選擇沉潛,待有朝一日能東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