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教師遠程培訓心得體會

| HT1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化學教師遠程培訓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化學教師遠程培訓心得體會1

在學習過程中,我細心做好學習筆記,用心記下隨時獲得的學習感受,及時交流、討論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在新的教學理念下、新的教學形勢下,如何正確把握教學知識體系,用什么新的教學策略,用什么教學素材,怎樣有效地實施課堂教學,從而達到教學目標,在學習過程中均得到詳細的解答,學習中感受深刻。

1.正確樹立化學課程理念。倡導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多樣的學習方式,重視化學學習方法的啟迪,提高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在現(xiàn)代社會的生存和競爭能力,建立有利于學生個性發(fā)展的課程評價體系;充分發(fā)掘化學課程的人文內(nèi)涵,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方式。

2.教學過程中三維目標的設計與落實。感受最全面的是,重新認識了課堂教學、三維目標,如何鑒定課堂教學三維目標,為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服務。三維目標分為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價值目標,通過學習,我深刻認識到三維目標只有真正落實下來,才算真正完成二節(jié)課堂教學,在我的課堂教學中,經(jīng)常會只落實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價值觀目標基本略掉了。在學習中,學生實驗技能的學習是很重要的。在教學中,充分調(diào)動學生情緒,以飽滿地熱情進入化學課堂教學,是學好化學的前提,而實際上把教學生學變成學生學會學習這種行為習慣的落實是很重要的,而充分利用本地資源,因此,在培養(yǎng)學生主動獲取教學資源形成素材,是培養(yǎng)學生情感、價值觀的重要手段。

3.構建師生的和諧教學關系,提高課堂效應及質(zhì)量。教學的過程,本身是一個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找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傳統(tǒng)的教學中,只注重知識的傳授過程,片面強調(diào)教師的傳授功能,在教師與學生關系中,教師是知識是非的唯一裁判。教與學過程中,教師是主動的,學生總是被動的。課堂上,總是教師為中心,學生為附庸,教師傳授,學生接受,師生關系停留在一種不平等的情感之中,完全忽略了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需要。

4.應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總之專家的講座深刻獨到、旁征博引、通俗易懂、生動有趣、發(fā)人深省,獲益匪淺。對新課程的理解和教學方式有了轉(zhuǎn)變,通過對許多優(yōu)秀案例的學習,與同行的網(wǎng)上研討交流,在以后的教學中能起到借鑒作用,知道自己和別人的差距,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將更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努力實踐.積極探索,提高信息獲取,加工和傳播水平,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再上新的臺階。

化學教師遠程培訓心得體會2

1.看了xx老師的視頻課,受益匪淺收獲良多。如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可將傳統(tǒng)的講授法與合作學習、探究式教學融合,提高學生的參與率,體驗學習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分析信息,處理信息或數(shù)據(jù)的能力和學生的探究能力。并著力體現(xiàn)了新課程的理念:學以致用,體現(xiàn)化學與生活、生產(chǎn)等密切的聯(lián)系??梢宰寣W生們在課前組成學習小組,上網(wǎng)查找、收集、整理資料,然后在課堂上交流與討論。

2.通過學習有不少新的認識:

㈠例如化學反應原理模塊的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問題:

①是不能正確處理必修模塊與化學反應原理模塊教學的層次性問題。一方面,老師們忽略了必修模塊與選修模塊的銜接,在進行選修模塊內(nèi)容教學前,常會忽略學生在必修的已有基礎;在教學后,又經(jīng)常會忽略引導學生對“在必修基礎上發(fā)展了什么?”這一問題的反思。另一方面是深廣度把握不到位,經(jīng)常出現(xiàn)“選修模塊教學平庸化”的現(xiàn)象,即在化學反應原理模塊教學中,僅關注具體知識的教學,缺乏對學科思想方法的體現(xiàn)。

②是在教學中沒有突出化學反應原理模塊特點。在化學反應原理模塊內(nèi)容的教學中,要突出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實驗與理性推理相結合的特點,要關注物理化學基本思想方法的運用。

③是處理不好幾個關系。例如,處理不好定量分析與計算的關系,將定量分析問題的思路與復雜的數(shù)學計算等同;在教學中死摳概念定義,忽視對概念的整體關系和內(nèi)涵實質(zhì)的把握;缺乏多樣化教學處理方式,等。

㈡理解了為什么在高中教學中要引入“熵”?如何理解“熵”?

熵的因素跟焓的因素在決定化學反應方向上起著同樣重要的作用。而且現(xiàn)代科學里面熵的概念已經(jīng)得到廣泛的應用,比如信息學里有“信息熵”,生命科學里有“負熵”,化學里面確定反應方向從有序到無序等等。也就是說,我們過去的中學生基本上一個“熵盲”,而一個搞自然科學的人如果不懂得熵,他就不能算是一個有教養(yǎng)的人。因此我覺得我們在中學課程引進熵等新的概念,對于中學生的思想觀念的發(fā)展、適應新的科學的發(fā)展都是有很大好處的。

對熵的理解要把握住兩點:一是熵是用來描述大量粒子的混亂度的物理量,少量粒子談不上“熵”;二是混亂度實際上就是均勻程度,混亂度就是最均勻。通常大家以為均勻跟混亂度好像是完全相反,實際上均勻就是混亂度,任何一個體系均勻了,就是混亂度了。譬如我們把一滴墨水滴到水里頭去最后變成均勻了,那就是熵增加了、混亂度增加了。

㈢如何理解“自發(fā)反應”概念?

對自發(fā)反應的理解有兩點很關鍵,一個是在一定溫度和壓強下,不借助于外力(如光照、通電等)靠自身的能力來進行的反應;第二個一定要指明是在什么條件下自發(fā),如果脫離了這兩條去談任何自發(fā)反應,我認為都是沒有意義的。

這些高中新增知識學習在把握教學的深度和難度方面有了很大的認識提高,謝謝!

3.學員提出不少好的體會和建議讓我在思維廣度深度都有進一步提高。

例如:xx市第四中學:教師的困惑是難以把握教學的深度和難度,在教學中經(jīng)常會“挖得很深”,逾越了學生的認知能力,脫離了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其導致的后果就是學生覺得認知困難,被動的進行機械記憶。聽了xx老師對教材的分析既有高度又能結合教學實際,問題的切入和解決都達到釋疑解惑的效果,很有收獲。福安市第八中學黃光華:學生在學習化學必修1之后,對鋼鐵腐蝕的原理和危害性已有所了解,并能已有知識進行鐵防腐,這對學習本單元知識有所幫助。目前,學生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實驗能力和觀察能力的基礎較好,只要我們教師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和思考,課內(nèi)認真聽講,勤于動腦,規(guī)范操作,善于觀察,那么學習本單元內(nèi)容,掌握本單元重點內(nèi)容和學習方法,應該是相對比較容易的。

:對于原電池和電解池教學的困惑是難以把握教學的深度和難度,在教學中往往會“講得夠多、夠深”,超越了學生的認知能力,脫離了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導致了學生覺得學習困難,被動的進行死記硬背,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負擔,學生的學習效果反而不好。聽了xx老師對必修教材化學2和選修教材4教學要求怎么定位、如何把握深度和難度的分析,我感覺很好,很有收獲。仙游縣第二中學王建林:個人感覺原電池這一塊的知識學生比較難理解,有的學生學習缺少從本質(zhì)上的理解,覺得這方面的內(nèi)容很難,進而就產(chǎn)生了畏學的學習態(tài)度。但我個人覺得其實原電池還是挺好理解的,在教學中應當適當?shù)膹姆磻谋举|(zhì)上對學生進行研討,強調(diào)學生自己將原電池的原理推導一遍,這樣他們就能夠攻克這一難點。另外,對大家討論的問題說說自己的看法—— 1、鹽橋問題:鹽橋的問題,確實需要給學生點一點,但不于糾纏。主要是通過實驗給學生感性認識,讓學生明白“沒有鹽橋,原電池不能夠產(chǎn)生持續(xù)的、恒定的電流”就ok啦!

2、原電池是否電池:原電池當然是電池,但不一定是實用電池。沒有鹽橋的電池也是電池,但由于沒有用鹽橋?qū)⒔咏珉妱萁档阶畹?,所以肯定不是實用電池。如:單液濃差電池pt︱cl2(g,p1)︱hcl(aq)︱cl2(g,p2)︱pt。從實用角度看,沒有鹽橋的肯定不是“實用”的原電池。

總之雖然課程多、時間緊,但同學開展研討與交流,并及時請教有關教師專家。通過學習交流,拓寬了知識面,提高了認識。認識的提高主要表現(xiàn)在兩方面:一方面是對自我的認識,認識到自身的不足,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另一方面是通過學習對知識的認識上升了一個層次,個人必須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重塑自我,提升自我,更新觀念,不斷創(chuàng)新。

50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