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孟子》讀后感

| 陳惠21147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蔽腋鶕x《孟子》這本書,使我真實的明白了人生道理。我喜歡這本書,我不想忘掉它的。下面給家分享一些關于《孟子》讀書心得,方便大家學習。

關于《孟子》讀后感

《孟子》讀書心得1

孟子是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是儒家的理想主義流派。孟子非常重視民心民意,所以才會大膽提出民為貴,社稷其次,君為輕的理念,以彰顯民心的重要性,他在政治上推行法先王,行仁政;在學說上有推崇孔子,攻擊楊朱,墨翟。從這里也足以看出孟子對于平民百姓的.熱愛之心。

孟子繼承了孔子,并提出了憂患的概念,他認為人的生命之所在,事業(yè)之興敗,國家之存亡,都與是否具有憂患意識相關聯(lián)。憂國憂民之心也便是責任意識與承擔意識的重托。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其意為:君主若把百姓的憂樂當作是自己的憂樂,這樣百姓也會把君主的憂樂當作是自己的憂樂。這也是孟子對于君主寄以希望,可以仁政為國,愛民如子。

《孟子》一共七篇,主要的兩個方面內容,一為孟子與君主討論政治,另為孟子與儒家其他門人、弟子相互交流行事為人知道?!睹献印返奈墓P犀利,富有說服力,奈何孟老夫子的良方,和戰(zhàn)國各諸侯國所走的霸道路線合不到一起,因而不受歡迎,這也是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的真實寫照。

以意逆志便是孟子在《萬章·上》中所提出對于詩理解的方法。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評論詩的人,既不能根據詩的個別字眼就斷章取義,曲解詩句,也不能有辭句的表面意思曲解詩句的真實含義,而因根據作品的全篇立意,來探索作者的所思所想。知人論世也便是評論他人作品的原則。

對于孟子,我們并不能以三言兩語概括全部,因為他的思想,使我們根本無法理解透徹的,他的精神和氣魄,猶如撥開云霧的萬丈光芒,哪怕他存在的時代已經距離我們1723年了,但我們局限于世的視野和眼識,亦能感受到他散發(fā)出的耀眼光芒。

《孟子》讀書心得2

孟子與孔子一樣,出身也是貧賤,孟母對孟子教育很用心。孟子以孔子的弟子自居,傳播儒家思想,“夫子好辯”,辯論是為了正人心,辯論的對象主要是墨家的“兼愛”,墨家主張愛所有人,孟子認為愛人應從父母開始,愛所有人即“無父”,另一個辯論對象是楊朱,楊朱主張“利己”,孟子批評他是無君。

孟子事過三個君主,藤文公,梁惠王和齊宣王(取了丑女無鹽)。滕文公很禮遇孟子,但孟子想去大國施展抱負,當梁惠王來請時,便去了魏國,當時梁惠王已當了50年國君,被齊所敗,主將龐涓戰(zhàn)死,一心想著復仇,稱霸,孟子失望的離開。齊宣王剛繼位,血氣方剛,孟子建議他攻打燕國平亂,但齊宣王只關心能從燕國獲得多少利益,孟子只有離開,新的燕王即位聯(lián)合五國把齊打得差點滅國。孟子回到祖國鄒國后,不問政事,從事教育工作。

當時候許行的農家思想主張人人自己生產,自己種田,消滅交易中的欺詐和不平等,孟子批評他說他根本不可能生產自己所需要的所有東西,而且商品質量有好有壞,價格自然不同,所有相同尺寸的鞋子都賣一個價格是很虛偽的。實質上孟子也批評了近代的共產主義,嚴重打擊了生產的積極性,不符合人性。

孟子提倡性善,告子說天生無所謂善惡,“食、色,性也”,只有基本欲望,善惡是后天養(yǎng)成的。

從宋代朱熹定四書,就奠定了孟子的地位,元人40年后重開科舉,封孟子為亞圣,可見古代國君并沒有那么專制,對孟子民貴官輕的思想也接納。朱元璋把孟子趕出孔廟,制定《孟子節(jié)文》,把不利專制的思想都刪掉,但《孟子節(jié)文》只流傳了20年?,F(xiàn)代人也是追求功利,蔑視仁政,但中國歷史上值得稱道的皇帝無不是儒家的典范,實行德治名揚千古,而攻城略地、窮兵黷武的并不能青史留名。

讀《論語》覺得孔子與弟子們溫文爾雅,好學而謙虛。但讀《孟子》就覺得孟子好辯,自命不凡,有拯救萬民的勇氣,卻沒有寬廣的胸襟,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有點違背孔子說的“不固”。就拿對待小人來說:孔子說自己正言正行,時時學習反省,沒有過多的時間指責別人,當然對他們也不能像愛護親人、禮敬君子那樣;而孟子就說我對人有仁有禮,別人自然也這么對我,如果有人對我無禮不仁,首先反思是不是自己做得不夠,如果不是,就當他們是禽獸,對于禽獸就不要跟他們計較了。這個思想與孔子的差別是,假定自己高人一等,因為獲得了優(yōu)越感,才寬容別人。但事實上,誰能保證自己做得都是對的呢?

孟子與告子關于人性有很多辯論。告子的思想更接近當代的想法,儒家傳到荀子就已經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論,孔子就更不談性善性惡的問題,反而王陽明很推崇那個良知,把它當成所有事情判斷的依據。我覺得,首先善惡就很難分辨,殺一頭牛吃是善的,殺一個善人是惡的,殺一個惡人是善的,但又不知怎么分辨殺的人到底是善還是惡。人作為社會群體的一員,要遵守大多數人訂立的契約,以求相親相愛,太平無事。于是才有了法家,用法來裁定一個人。無端探求人的本性又有什么意義?孔子就說“未知生,焉知死”,孟子卻要探求這個人類未知的難題,光憑幾句辯論又有什么結果,只能證明誰口才好而已。告子說人性如激流的水,哪邊缺堤就流向哪邊,孟子說水向下流,善就如水向下,這個反駁得很在理,但誰說人性就是水了?即使人性是水,怎么知道向下流的水不是惡?各種亂比喻,教人無從信服。

不過如果以社會契約作為人行事的準則,作為善惡的標準,則容易流于權力責任的思維方式??鬃诱f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可以解釋孟子的善。所以現(xiàn)在的問題是,這個“欲”是否生而知之?告子說“食,色,性也”。這個是人類的原始欲望,但除此之外呢?禮義廉恥、仁義道德,是不是生來就有的呢?在自己沒成為父母前,怎么知道要孝順父母?在自己沒成為長者前,怎么知道要尊敬長者?孔子也說“不知禮,無以立”,可見這些還是學了禮后才知道的。像西方的教育,就沒有孝順父母的概念。惻隱之心,人皆有之。自私之心,也人皆有之。就看你所處的那個社會,覺不覺得對方自私對自己是一種傷害,如果自私是普世價值觀,也未嘗不可。

《孟子》讀書心得3

孟子經常用一些完整的小故事、寓言來表達自己地觀點和看法。而這些小故事和寓言就慢慢變成了今天我們常用地成語,如揠苗助長、五十步笑百步、再作馮婦等等,可見孟子思想對我們地影響對我們來說不可不謂深厚。

孟子所說的揠苗助長演變到今天一般都說成是拔苗助長,但說的都是同樣一個道理,孟子認為教學和學習知識如同植物生長一樣,都有自己的規(guī)律,必須循序漸進,而不能揠苗助長,急于求成。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無若宋人然。一定要不斷地培養(yǎng)義,心中不要忘記,但也不要一廂情愿地去幫助它生長。不然就會像宋人那樣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把自己累得不行不說,還枯死了禾苗,得不償失。要想幼苗茁壯成長,只有勤于耕耘。不愿耕耘,拔苗助長,必然失敗。就像人的成長與發(fā)展一樣,同樣要遵循規(guī)律,通過自身的努力使自己的根基一點點變得牢固,才能吸收更多的養(yǎng)分,成長得更好,由一顆幼小的樹苗長成一株參天大樹。孟子在告訴我們做事情要遵守規(guī)律的同時還提醒人們凡是應順其自然,適應事物本身的發(fā)展的速度和方向,正所謂:其進銳者其退速,即是繼承了孔子欲速則不達的思想。當我們太想辦成一件事的時候,往往急于求成而顯得過于浮躁,沉不住氣,冒冒失失的前進就失去了方向和重心,把握不住事物前進和發(fā)展的速度,方而更容易迷失方向。

孟子的觀點就好像力的作用和反作用的道理一樣,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力越大,那它產生的反作用也就越大。同樣,如果我們在一件事情上傾注了太多的精力和心血,付出了太多的努力,那我們必然抱有更多的希望和企盼,而一旦事物的發(fā)展出乎我們的意料和想象,那我們將比用平常心對待一件事物的時候更難以接受眼前的事實。所以凡是我們不必看得太重,按照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盡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這樣,當事情成功時,我們才不致于過于高興,被成功的喜悅麻痹了清醒的頭腦;在事情失敗時,才能以一顆平常心對待,不致于過于失望和難過而喪失了前進的勇氣。

孟子還曾說過: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命時我所想要的,道義也是我所追求的,當兩者不可兼得的時候,孟子選擇舍生取義,雖然平凡如我們的蕓蕓眾生不用面對生命與道義這么高尚嚴肅的話題,但我們在生活工作中難免還是會面臨兩難的選擇,那我們又應該怎樣抉擇呢?比如說工作和休息的沖突,個人利益和大家利益相矛盾的時候,何去何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選擇。但我覺得能夠把工作和生活有機融合在一起的人是最高明的,首先熱愛生活,也喜歡工作,把生活當作工作的一部分,把工作看成生活的有機體,每一天,既是在生活,也是在工作,工作是生活,生活也是工作,這樣,即是是工作占用了休息的時間,也不會產生工作占用了休息時間的想法,也就不會覺得在八小時之外的工作是一種負擔。

《孟子》讀書心得4

對孟子和《孟子》一書的最初印象,還是上學期間的歷史課上“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闭Z文課上“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多年之后重讀《孟子》,身份不同,讀書的感悟也隨之變化。

《孟子》卷十四“盡心下(五)”這樣說道“孟子曰:‘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譯為:孟子說:“賢人先使自己明白,然后才去使別人明白;今天的人則是自己都沒有搞清楚,卻想去使別人明白?!?/p>

早春三月,又是一年開學時。2013年3月1日,習近平主席在中共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發(fā)表講話,他警示道: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是要貽誤工作、貽誤大事的!”

“昭昭”表示內心清明、事理明白,“昏昏”表示內心糊涂、認識不明。孟子是說,過去的賢人,是首先使自己明白透徹,然后再去指揮和教導他人,使別人也能清楚明白;而今天的人,是自己都糊里糊涂、見識不清,卻還妄想要教人明白,其實是在誤導他人、混淆視聽。能因為自己或者“昭昭”、或者“昏昏”,從而對他人造成深刻影響的,一般來講,要么是管理者、具有掌控權,要么是宣教者、擁有話語權。

育人先育己,,正己再正人。想要教育好別人,就要先讓自己受教育才行;連自己都沒有搞清楚的事情,卻想要讓別人明白,這就有些緣木求魚的意味了。這一段話本意是批判當時的統(tǒng)治者不作為,卻還要擔負教化民眾的責任。

而將孟子的這一段話引申到現(xiàn)代教育中,就要求作為他人之師,一定要先自己弄明白道理,才能夠授人;如果自己都糊里糊涂的,還要給別人上課,那就是誤人子弟了。

《孟子》讀書心得5

論語和孟子都偏向于關心社會政治,孔子的論語一致強調德,君子不器。出發(fā)點是修己,終點是治國。尊卑有序與禮,這個思想可以促進社會穩(wěn)定,保持社會現(xiàn)有秩序,所有從古至今統(tǒng)治者都在利用這個。

孟子的文章讀完很有酣暢淋漓之感,行文以喻譬理,大量運用排比,氣勢恢宏,說理性強。孟子文章主要還是以仁政思想為主,但孟子本人人格平等意識很強,他喜歡以五百年應期的圣人自居,也喜歡為先時代的圣人先賢辯護,為舜辯護的篇章最多。

中國人生活中的行為準則,追根溯源就是先秦時期的諸子思想。華夏子孫吃思想老本,一吃就是兩千年,鮮有能跳出此框架者。

孟子的思想不是無根之水,也是有來源的,主要來自上古和孔子之說?!叭收邿o敵”“民心所向”“不虞之譽,求全之毀”這些日常俗語皆出自孟子,感覺孟子比孔子更灑脫,更性情一點,他不僅喜愛辯論,還擅長辯論?!靶陨普摗笔敲献拥摹叭收睂W說的基石,他一生和孔子一樣,奔波游說君王施行仁政,未得償所愿,晚年著書。

他的學說認為人心本善,是環(huán)境的影響使人逐漸喪失本性,所以十分強調心性的涵養(yǎng)。


關于《孟子》讀后感相關文章:

《孟子》讀書心得體會精選范文5篇

最新孟母三遷讀后感5篇

最新孟母三遷讀后感5篇精選

關于古代名著論語讀后感400字5篇-論語心得范文

《儒林外史》讀后感最新范文5篇

2020論語讀后感5篇優(yōu)秀范文-論語心得400字

最新經典文學《弟子規(guī)》讀后感5篇-弟子規(guī)學習心得

最新《論語》讀后感5篇范文-論語讀書心得

成語故事之孟母三遷讀后感作文

關于《小王子》的讀后感5篇

6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