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課堂讀書心得體會1100字

| 小揚21147

讀書可以感悟人生,這個人生可以是自己的人生,可以是歷史的滄桑??梢允翘斓氐某粮?,可以是……;讀書是一種德性,在理性的引導下,讀書人在燦爛的星空與神圣的道德之間,獲得了靈性和自由,以及詩意生存。下面是小編帶來的有關(guān)父母課堂讀書心得,希望大家喜歡。

父母課堂讀書心得1

像普天下父母一樣,我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有大出息,因此我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但令我遺憾的是,女兒的成績總是不穩(wěn)定,有時成績好,有時成績一般,令我倍生煩惱。孩子的成長過程總是伴隨著這樣那樣的缺憾,幾乎每天都要遇到教育孩子的難題,雖然我也受過良好的教育,但是很多時候都不知如何下手去解決。

孩子入學以來,我對女兒的說話的口吻大多數(shù)都是命令式的,很是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她的感受,我總覺得自己經(jīng)歷世事比孩子多,想用自己的經(jīng)驗彌補孩子的不足,孩子沒有反駁的余地,總是委曲求全的應付。我的教育方式?jīng)]有提高孩子成績,反而讓孩子越來越不自信,有時會沒有緣由覺得自己委屈而掉眼淚,我因此非??鄲啦恢廊绾稳ソ逃?。

我讀了《父母課堂》---性格培訓勝過一切”這篇文章,讓我眼前一亮。這篇文章講得是2010年北京市理科狀況李泰伯的成長故事,李泰伯在父母的眼里不是個孩子,而是一個有思想、有見解的成年人,李泰伯父母的教育經(jīng)歷告訴我們,對孩子良好性格的培養(yǎng)是孩子成功的基礎(chǔ)。讀了這篇文章,我靜下心來反思自我,我是一個十分看重孩子考分的家長,每次孩子考完試,我總是窮追不舍的問道孩子的考試分數(shù),孩子考得不好時,我總是疾言厲色的批評孩子,孩子總生活在我的不滿中,其實這不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培養(yǎng),這也是我需要調(diào)整的地方。這篇文章還告訴我們,身教勝過言傳。

父母不僅要“養(yǎng)孩子”,更重要的是要“教孩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品行,父母的行為要自慎,要處處給孩子做表率,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父母自私,子女就會養(yǎng)成愛占便宜的習慣;如果父母驕傲,子女就會目中無人;如果父母臟話連篇,子女就很難學會禮貌待人;如果父母不尊重老人,子女就會嫌棄老人。很多父母習慣居高臨下教育自己的孩子,但他們對孩子的要求又往往比對自己的要求高。我不斷地反問自己,我也存在這樣的情況,有時自己看電視,卻不讓孩子看;有時給自己很多自由,卻給孩子很多的約束和要求。教育孩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長期的身教作用功不可沒,認識到這點,我會不斷提高對自身的要求,再提高對孩子的要求。

我還讀到《守護孩子的生命》這篇文章,靜下心來反思自我,感到震驚之余,認真的總結(jié)了自己對待女兒教育問題上誤區(qū),讓我知道教育應該從細微處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不用語言羞辱孩子;不輕視孩子;不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在孩子面前,總是情緒飽滿、信心十足;用良好的家庭氛圍幫助孩子排解來自學校、社會等外界環(huán)境帶來的不利因素,特別是與孩子生命意愿相違背的歧視、欺辱、強制、訓誡,給孩子一個寬松并愉悅的心理成長環(huán)境,比限定與束縛更有效果,在學習上需要的是動力而不是壓力。于是我也改變了教育方式。在做每件事之前都會和孩子溝通,了解她的想法,在一定限度的范圍內(nèi)讓她自己安排學習和娛樂活動,要求孩子做的事情自己先做到,過了一段時間我覺得孩子能夠很有計劃的安排自己寫作業(yè)、預習功課以及娛樂的時間,還會很積極的去看點兒天文和兒童文學方面的書。

感謝《父母課堂》,讓我懂得作為家長不能光滿足孩子的吃、穿、花銷。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孩子的精神需要,與孩子多溝通,并用正確的話語引導孩子,要學會細心的觀察孩子的變化,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與孩子平等交流,讓她充滿歡欣地喜愛自己,愛家人,愛師長同學,學會用愛的眼光開世界,讓她全心全意地信賴自己,讓她能夠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天。

《父母課堂》告訴你許多解決孩子成長中的教育案例,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用一個個故事告訴哪些是父母應該做的,哪些是父母不應該做的,很容易被人接受。孩子成長是令家長快樂的,但也有這樣那樣的煩惱,愿《父母課堂》成為每個家長的良師益友,在家長迷惑的時候給予指點迷津,使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有用之才。

父母課堂讀書心得2

兒子上小學了,在老師的推薦下我們訂閱了《父母課堂》。自從收到第一本開始,書里的內(nèi)容就深深地吸引了我們。

“關(guān)注”及時準確地根據(jù)社會熱點進行評論,引人深思;“名人家教”、“教子隨筆”為我們帶來了成功的經(jīng)驗,受益匪淺;“家校頻道”指導家長如何做好與學校老師的溝通,家校配合了解孩子;“海外視窗”、“美文共賞”更是開闊了眼界,取長補短;“父母忌語”、“孩子心聲”讓父母理解孩子,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愛護孩子;“教子良方”和“專家講堂”,使得家長學習了理論知識又能結(jié)和其他家長的實踐經(jīng)驗,正確教育和引導自己的孩子。

《家長課堂》的2011年09月和2011年10月的兩期連載文章“弱在哪里補哪里”,對我的觸動很大。文章中的父親將女兒從幼兒到成人,從調(diào)皮淘氣的小丫頭到15歲獨立出國留學的優(yōu)秀少年的成長歷程展現(xiàn)在讀者的面前。通過文章的字字句句,列舉的點點滴滴事例,無一處不包含著一個父親對女兒的關(guān)愛,對孩子成長的良苦用心。讀完文章讓我在對女孩的優(yōu)異成績由衷贊嘆之余,更多的是對那個父親的敬佩和自愧不如。兒子剛上一年級,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也和這個女孩當初一樣,開始我急燥心煩,看過文章后也能靜下心來想想如何幫兒子適應學習和學校生活。兒子的口算剛開始的時候也有點跟不上,按老師的要求回家后每天必做口算練習,并且記錄時間,我還隨機根據(jù)一些生活中的場景和兒子練習口算。比如要吃飯了,我問他一共幾個人吃飯,需要幾雙筷子,他回答后,我只給他一部分,然后問他夠不夠,還差幾雙,回答正確我會親親他的小臉,兒子也很高興地去擺筷子了。還有語文拼音和英語,我們也會進行隨時的口頭練習和交流。比起文章中的父親,我的付出和用心還是微不足道的,如果能象那個父親一樣堅持不懈,對于兒子的學習和今后的成長也會有所幫助。

2012年01月那期中的文章“找準適合孩子的學習方式”,也給我了一些啟發(fā)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文章中說,每個孩子都有不同于別人的地方,根據(jù)孩子的特點找到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依照文章中的提示,我也分析了下兒子的情況,首先他是比較容易受外部環(huán)境影響的孩子,因此他在學習的時候就盡量給他安靜的環(huán)境;另外兒子比較喜歡唱歌,并且都是他自己邊聽邊學的,幾遍就學會了,感覺他屬于聽覺偏好。因此我就利用他每天上學放學的路上時間(單程20分鐘),在車里放英語、古詩或故事的錄音,他很喜歡聽。剛剛過去的寒假里我們常聽《三十六計的故事》,每個故事至少七八分鐘,現(xiàn)在兒子已經(jīng)可以繪聲繪色地模仿講出好幾個小故事呢。

《父母課堂》帶給我的感悟還有很多很多,也有更多教子方面的知識需要去學習,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優(yōu)秀,讓《父母課堂》陪伴著我和兒子一起成長。

父母課堂讀書心得3

國慶長假之前女兒帶了《父母課堂》一書回來讓我看。

利用放假時間看了一遍讓我受益匪淺,發(fā)現(xiàn)了自身教育孩子的許多不足缺欠之處,能夠及時的修正。

重視孩子的德育教育,教孩子學會做人,是家庭和社會不可推卸的責任,家庭尤為重要。家庭教育中“德”教育為根本,因為“德”是人的立身之本,是人的靈魂,無德將會影響人的一生。孩子在自己身邊健康的成長同時深受為人父母的有意識和無意識的言傳身教,按照父母的生活習性、思路學做人。孩子品德的好壞形成在家庭,表現(xiàn)在學校,表現(xiàn)在社會。學校的是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有專門教師進行全面教育,所以家庭教育“德”為重,“才”為輔,讓孩子心里健康,道德品質(zhì)好,去適應社會和學校,為孩子在學校有一個好的學習基礎(chǔ)和環(huán)境,為其提供優(yōu)越的生長環(huán)境。

教孩子學會關(guān)心,學會做事做人,有意識的引導孩子正確的處理和面對人、事、社會,知道尊老愛幼,百善孝為先。做事情要有恒心、毅力、自信心,挖掘孩子的潛能,在困難面前“我能行”,積極面對,消除畏難情緒,培養(yǎng)他的探索精神,謙虛勇進。同時要培養(yǎng)孩子的誠實品質(zhì),誠實守信,責任心強,知錯就改,老老實實的做人,踏踏實實的做事。

主要培養(yǎng)孩子以下五方面的良好習慣:

一、自理能力。從小孩開始上幼兒園開始就要求她能夠獨立“整理書包”、“整理床鋪”、“折疊衣褲”等有關(guān)培養(yǎng)自理能力的內(nèi)容,要大量的實踐進行,父母包辦代替過多,往往抑制孩子的個性發(fā)展,阻礙孩子的成長。父母要以長遠目標為重,孩子的事情放手讓孩子自己做。

二、家務(wù)和公益勞動。從人生觀的角度看,勞動是一種為人民服務(wù)的本錢,也是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基本途徑和重要條件;勞動是每一個人的謀生手段,一種生存和生活的能力。要培養(yǎng)孩子熱愛勞動的觀念,視勞動為美德,需要父母的言傳身教,堅持不懈的指導督促,逐步養(yǎng)成和掌握。所以作為孩子的父母在管教孩子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也必須有目的地安排力所能及的家務(wù)勞動,并鼓勵他們積極參加公益勞動,使他們成為愛勞動,對勞動懷有一種光榮感和親切感的好孩子。

三、動手能力。因為孩子正處在長身體、長知識時期,讓他們手腦并用,理論聯(lián)系實際,不但能豐富知識,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磨練他們頑強的意志。家長應鼓勵孩子多動手,通過動手勞動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學會以創(chuàng)造的成果奉獻于社會,服務(wù)于他人。

四、衛(wèi)生、生活習慣。一個人的衛(wèi)生和生活習慣,反映了這個人的最基本的素質(zhì)。衛(wèi)生和生活習慣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學習、身體健康和給他人的第一印象。良好的衛(wèi)生和生活習慣又必須從小養(yǎng)成。明確地規(guī)定了看電視的正確姿勢,每天入睡、起床的時間,飯前便后洗手,衣著整潔,勤洗頭理發(fā)等等,這些規(guī)定和要求,學校在教學之后只能作定時或不定時的檢查評比,平時的表現(xiàn)主要反映在家里,孩子的父母親眼目睹,清清楚楚。所以,父母的具體指導和及時督促勝于學校教師的教育,只有家庭與學校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衛(wèi)生和生活習慣。

五、尊老愛幼。父母是孩子的榜樣,要做到言傳身教。為人父母者,同時也身為兒女,如果想讓自己的孩子養(yǎng)成尊重長輩、尊重他人的好習慣,父母就要做好榜樣,從自身先做起。比如平時工作忙沒有時間照顧老人,就可以趁節(jié)假日休息的時候帶孩子一起去看望父母,陪父母吃頓飯;父母過生日或重大節(jié)日的時候,可以不失時機地買些禮物,還可以經(jīng)常打電話詢問一下父母的身體狀況;上下公共汽車時讓行動不便的老人先上或者先下,車上沒有空位時可以把座位讓給老人,這些事情也可以當著孩子的面做,讓他也體會到自己的爸爸媽媽是如何孝敬老人、尊重父母的,潛移默化中孩子就學會了尊重老人。利用睡前十分鐘,跟孩子聊聊天,給孩子講些尊老愛幼的小故事和名人小故事,從故事中學會做人。

我們父母對小孩的教育除了以上四個方面,還要緊記六個“不”。不寵,不慣,不遷,不就,不打,不罵。小孩子不能過于寵愛,讓她們覺得我們父母都要以她們?yōu)橹行摹:芏嗉议L會問為什么不能打,不能罵呢?由于現(xiàn)在的小朋友自尊心很強,加上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我們越是打罵她們會越是判逆,所以教育小孩我們一定要用耐心,要以身作則,從自身做起,讓小孩從中領(lǐng)悟。

看了《父母課堂》這本書我認識到自己在輔導孩子方面或其他方面的不足,深深地體會到:校園是學生成長的搖籃,家庭是維系成長的后盾。家長教育是聯(lián)系兩者的`紐帶,《父母課堂》是為家長提供正確信息的平臺。

希望《父母課堂》可以讓家長與老師多方面溝通、交流,家長做表率,為孩子樹立榜樣,正確引導孩子。讓天下所有的孩子們在人生的旅途中能夠更健康、更快樂地成長。

父母課堂讀書心得4

如果說我是《父母課堂》的忠實讀者,那么我家嘉順可以說是特級鐵桿粉絲了,每次老師將雜志發(fā)到他的手中帶回來,我只能等他看完了才能看。

我的性格屬于急性子單位里也很忙每天回來的很晚累的我就想睡覺可嘉順超級調(diào)皮經(jīng)常犯錯不聽話我會壓不住火沖孩子發(fā)脾氣,有的時候孩子想解釋我總覺得他是在找借口更是生氣我就會動手打他,家里是大人吼孩子哭好不熱鬧。時間久了孩子也不愿意和我溝通越這樣我們兩個吵得越厲害后來直接就是只要他犯錯我就會動手打他,并且是越打越想打。我們吵架時像是陌生人一樣彼此傷害我會辱罵他,兒子也會用恨恨的那種眼神看我我打他的時候他也會反擊我,他看的我心里發(fā)冷覺得這不是一個小孩子該有的眼神。更可怕的是我發(fā)現(xiàn)嘉順自己的脾氣是越來越大,只要不順他意他就會大發(fā)脾氣亂扔東西。

當我發(fā)現(xiàn)的時候我真的很害怕他才是一個一年級的小學生脾氣這么大以后怎么辦,我很自責也很難過我不知道應該怎么辦應該怎么去改正我的這個錯誤怎樣去彌補這一切,讓孩子回歸應有的那份純真。在我舉手無措的時候我想起了《父母課堂》這個好朋友好老師,我決定通過《父母課堂》來幫助我和兒子!有一天我開玩笑說嘉順你能看得懂嗎,湊什么熱鬧,這是父母課堂不是孩子課堂!嘉順很認真的說怎么看不懂我不認識的字可以問你啊,再說里面講的都是我們孩子的事情啊我很喜歡。

接著他的這句話我說:那好我們約定以后每次發(fā)了《父母課堂》我們會一起看。這樣每次看的時候我會通過一些案例來教育他同時他不認識的字我也會講給他聽一舉兩得。讀的過程中嘉順也會“教育”我,讓我向書中的人物學習我也會虛心的受教,并在以后的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注意。我和兒子也會就書中的一些案例進行討論,并把自己假設(shè)為當事人如果這個人是我我會怎么做,我應該怎么處理類似的事情。

現(xiàn)在遇到事情我會和孩子坐在一起好好地商量討論不再是用命令式的語氣去訓斥他,當他犯錯誤的時候我會給他解釋的機會并和他一起分析這件事他為什么不對錯在那里應該如何改正。兒子有事情也愿意和我溝通。慢慢的一學期過去了我和兒子都發(fā)現(xiàn)了彼此身上的變化,我也從內(nèi)心深處覺得很開心。有一天我和兒子躺著床上兒子突然對我說媽媽我愛你,你以前老是對我發(fā)脾氣我很難過你還老是打我,有的時候我是故意發(fā)脾氣的,但你現(xiàn)在不了你不打我了你愿意聽我說話和我做朋友我愛現(xiàn)在的媽媽。

我當時眼淚瞬時就止不住的掉下來,我的淚里有感動也有對孩子的愧疚,誰說孩子什么都不懂,其實他們內(nèi)心什么都明白,我們一直以來總是從大人的角度去思考事情總認為我們是為了他好孩子就應該聽大人的,我們給了他們物質(zhì)上的滿足卻忽略了孩子的精神需要,孩子也是需要尊重的,嘉順故意和我作對,不是單純的不聽話行為,只是我不夠理解他沒有足夠的尊重他。當我把他當做一個大人來看待來和他溝通,隔在我和他之間的那座冰山就融化了剩下就只有我們對彼此慢慢的愛了!

我很感謝《父母課堂》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謝,它不僅僅是我教育孩子的法寶秘器,也是我和孩子之間溝通的橋梁,我和嘉順都愛你!

父母課堂讀書心得5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老任師,在教孩子如何做人方面,家長其實要比老師更重要。

家長的言傳身教,在潛移默化中會給孩子極大的教育,孩子在一天天地長大,作為家長,我們可能都有過面對孩子的缺點無計可施、無可奈何,甚至有時對著他們大發(fā)雷霆的經(jīng)歷。那種恨鐵不成鋼的心情,對每位已為人父、已為人母的人來說一定不會陌生。

在孩子的成長中,我漸漸明白了,要改變孩子的缺點并不一定指出錯誤,指明正確而規(guī)范的做法。

對小孩子來說,對他優(yōu)點大加贊賞就是讓其改正缺點,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很好辦法。在此,我想將自己通過《父母課堂》學到的的一點心得與大家分享一下。

一、多與孩子溝通、共處。

現(xiàn)代的父母由于工作忙碌與孩子相處及互動的時間比較少,許多父母在與孩子相處時很容易陷入一種模式,當孩子在與父母分享生活的點滴時,父母的心卻不斷地盤算著生活中的瑣事,事實上,孩子在外面遇到煩心事和開心事,目的是想得到父母的理解與支持,父母此時的任務(wù)是放下手中的瑣事,專心傾聽孩子的點滴,理解孩子的感受,用適應的語言給孩子以感情上的回應。

二、尊重孩子。

做父母的一定不要把孩子看成自己的私有財物,想打就打,想罵就罵。小孩子也有自己的尊嚴,你只有尊重他,他才會學會尊重你,尊重別人.這樣他才會在以后的人生路上能得到更多的朋友。

三、學會賞識孩子。

不要分數(shù)是第一,過分給孩子太多的壓力。要知道每個孩子的身上都會有一個閃光點,你要懂得發(fā)現(xiàn),也要懂得條條大道通羅馬,做父母的要因材施教,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得到快樂。

四、許諾的事一定要落實,做到言傳身教。

家庭是孩子性格著色的第一個染缸,家長就是孩子行為塑造的第一任教師,孩子會通過觀察和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去學會生活,有時父母不經(jīng)意的言行,會對孩子產(chǎn)生至關(guān)重要的影響,所以言傳身教尤為重要,家長許諾的事,一定要落實,這是對孩子誠信教育的最好教材,兒子看到家長都能誠信,自然而然,我們對他提出的要求,也能兌現(xiàn),否則就會失去孩子的信任。

五、多與老師交流,配合學校教育。

教育孩子不應該僅僅是學校老師的責任,作為和孩子朝夕相處的家長,更應責無旁貸,所以我們會經(jīng)常與老師聯(lián)系,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孩子在家的不良習慣和點點進步,及時反饋給老師,這樣相互溝通,互相補充,使孩子能得到更全面的教育。

對孩子的教育家長也應該逐步提高自己的認識,小學是孩子的基礎(chǔ)階段,也是孩子養(yǎng)成好習慣的關(guān)鍵時期,怎么樣才能讓孩子在德智體全方面都能得到發(fā)展是我們家長最為關(guān)注的事情,對孩子的教育我體會八個字:理解、要求、引導、努力,理解就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要求就是規(guī)范孩子的言行及學習習慣;引導就是循循善誘,要允許孩子犯錯誤;努力就是要求家長和孩子一起奮斗,共同進步。

父母課堂讀書心得體會1100字相關(guān)文章:

開展讀書活動心得體會1100字5篇

家長讀父母課堂心得體會800字5篇

父母課堂閱讀個人心得體會5篇

傅雷家書讀書心得體會1000字范文五篇

父母陪孩子讀書的心得體會800字5篇

讀書心得體會1000字范文5篇

我與父母一起讀書心得體會800字5篇

家長讀完家庭教育讀書心得體會800字5篇

紅色書籍讀書個人心得體會1100字5篇

教育書籍讀書心得體會1200字5篇

64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