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的回響》抗美援朝專題節(jié)目觀后感作文5篇

| 陳惠21147

《勝利的回響》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軍事節(jié)目中心和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廣播電視部聯合出品的系列廣播專題節(jié)目,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70周年。下面是由小編帶來的有關抗美援朝專題節(jié)目《勝利的回響》觀后感5篇,以方便大家借鑒學習。

《勝利的回響》抗美援朝專題節(jié)目觀后感作文5篇

抗美援朝專題節(jié)目《勝利的回響》觀后感1

這組專題節(jié)目發(fā)揮廣播媒體特點,以經典音樂、電影、文學作品為切入點,以抗美援朝戰(zhàn)爭歷程為主線,通過對數十位抗美援朝老兵的搶救式采訪,以及黨史軍史專家、軍隊文藝工作者和抗美援朝英雄連隊官兵的生動講述,對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歷史背景、戰(zhàn)役經過、經典戰(zhàn)役、歷史細節(jié)以及新時代對抗美援朝精神的賡續(xù)傳承等,進行了全方位、多視角的權威解讀和深刻反映。在節(jié)目呈現上,這組報道由總臺著名播音藝術家深情播講,同時運用珍貴歷史音響再現、重要當事人采訪、經典音樂配樂、電影錄音剪輯等形式,對節(jié)目主題進行有力烘托,保證了節(jié)目內容的真實性、可聽性與歷史厚重感,讓聽眾在聲音中走進歷史,感受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廣播系列專題節(jié)目《勝利的回響》共9集,每集約18分鐘,將于10月15日起在總臺三檔廣播欄目中連續(xù)播出,每天早6點在中國之聲《國防時空》首播,每天14點30分在中國之聲《新聞進行時》重播,每天18點10分在中華之聲

70年前,為了保家衛(wèi)國、捍衛(wèi)和平,中國人民志愿軍與侵略者在朝鮮戰(zhàn)場展開殊死較量。在這場敵我力量極為懸殊的戰(zhàn)爭中,英勇的志愿軍將士用劣勢裝備浴血奮戰(zhàn),以錚錚鐵骨對抗強敵,最終戰(zhàn)勝了“武裝到牙齒”的敵人,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軍威,創(chuàng)造了人類戰(zhàn)爭史上以弱勝強的光輝典范。

抗美援朝專題節(jié)目《勝利的回響》觀后感2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70周年,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軍事節(jié)目中心和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廣播電視部聯合出品的系列廣播專題節(jié)目《勝利的回響》(9集)于10月14日在央廣軍事新媒體上線,并于10月15日起在中國之聲《國防時空》等廣播平臺陸續(xù)推出。系列廣播專題從艱難的抉擇、英雄的贊歌、向強敵亮劍、鋼鐵運輸線、血染的疆場、最可愛的人等角度切入,全面回顧中國人民志愿軍在敵我力量極其懸殊的條件下,舍生忘死、浴血奮戰(zhàn),取得抗美援朝戰(zhàn)爭勝利的偉大壯舉。

70年前,中國人民志愿軍高舉保衛(wèi)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旗幟,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同朝鮮人民與軍隊并肩作戰(zhàn),密切配合,歷經近3年時間,最終贏得了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偉大勝利,譜寫了一曲氣吞山河的英雄壯歌。

黃繼光、楊根思、邱少云……一個個響亮的名字,至今仍然銘刻在無數中國人的記憶里。在抗美援朝戰(zhàn)場上,從松骨峰、長津湖到上甘嶺,中國人民志愿軍將士不畏強敵、勇往直前,用血肉之軀與敵人拼死作戰(zhàn),創(chuàng)造了以弱勝強的范例,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軍威,鍛造出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抗美援朝專題節(jié)目《勝利的回響》觀后感3

中國人民志愿軍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發(fā)揚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國際主義精神,他們是“最可愛的人”。是他們用寶貴的生命,頑強的毅力,視死如歸的精神換來我們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們又有什么理由貪于玩樂,虛度光陰呢?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祖國的未來,我們應該肩負起我們的責任。好好學習,掌握淵博的知識,學習先進的技能,樹立責任感,具有凝聚力,時刻準備著報效祖國,成為最有用的人。我很喜歡林肯說過的一句話“每個人都應該有這樣的信心:人所能負的責任,我必能負;人所不能負的責任,我亦能負。如此,你才能磨煉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識而進入更高的境界?!?/p>

古往今來,有無數像志愿軍戰(zhàn)士那樣的人,在祖國危難時刻不懼艱險,挺身而出。而今天,在中國抗擊疫情的戰(zhàn)斗中,有一個名字,每一次聽到都會覺著有了他就有了主心骨,就會滿懷希望,就看到了光明,他就是鐘南山院士,我們敬愛的鐘爺爺,一位84歲高齡的老人。他曾在17年前擊退了肆虐的非典。如今,國難當頭,他肩負著全民族的希望,義無反顧奔赴武漢,與病毒賽跑,與生命賽跑。自己扛住危險,把安全帶給全國人民。他是偉大的“逆行者”;他是全國人民的定心劑;他是我們的超級英雄,堅定而無敵。

富裕、無憂的生活,讓現代中學生的我們迷失了自己,不知道到底學習是為了什么?今天,我們的偶像用實際行動為我們回答了這個問題——為了國家,為了國家面臨危險時,我們有能力盡自己的一份力,這才是我們學習的信仰,也是我們每個人存在的意義。

抗美援朝專題節(jié)目《勝利的回響》觀后感4

又是一年春草綠,又是一年清明時。此刻,我們來追憶6位志愿軍烈士,周少武,侯永信,冉緒碧,陳曾吉,許玉忠,方洪有。

去年,有關部門在599位歸國志愿軍烈士的上千件遺物中,以24枚刻有個人名字的印章為線索,通過查找檔案,發(fā)動社會力量,進行DNA檢測等方式,最終確認了這6位烈士的身份,得以讓他們在闊別半個多世紀后,與家人“團聚”。

只是,時光,已經過去70年。他們犧牲時,沒有一個人留下后代,他們的生前事,已經知者寥寥,在家中第二代甚至第三代晚輩的講述中,那些模糊的記憶碎片,很難拼出一個個完整鮮活的人生。

所以,這里記錄下的故事,不離奇,不曲折,或許,也不生動。但我們還是想如實地呈現給讀者,因為,這6位烈士的身后,還有那些即使回到祖國懷抱卻仍沒有找到家人的593位無名英烈,以及那些至今仍長眠在異國他鄉(xiāng)的烈骨忠魂。這些幾經轉述的“碎片”,不僅僅是一個個家族的記憶,更是一次穿越時光的回望,可以幫我們勾勒出那段烽火歲月在一代熱血青年身上烙下的時代印記,讓我們感悟他們在“舍與得”抉擇中映照出的家國情懷。

“煌煌烈士盡忠臣,不滅光輝不朽身”。謹以此文,致敬那些在異國他鄉(xiāng)為國捐軀的志愿軍烈士。

抗美援朝專題節(jié)目《勝利的回響》觀后感5

一次英勇無畏的跨越,一柱守望相助的烽火,一卷和平正義的史詩。

近70年前,中國人民志愿軍將士毅然奔赴朝鮮戰(zhàn)場,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歷經兩年零九個月舍生忘死的浴血奮戰(zhàn),建立了彪炳千秋的歷史功勛。

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偉大勝利,為中國贏得了和平、尊嚴與建設發(fā)展的時空。波瀾壯闊的戰(zhàn)爭進程昭示世界,國力和裝備可以影響戰(zhàn)爭形態(tài),決定戰(zhàn)爭結局的卻是意志和精神。

抗美援朝戰(zhàn)爭鍛造出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這就是:祖國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英勇頑強、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為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慷慨奉獻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誠精神,以及為了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yè)而奮斗的國際主義精神。這種精神永遠是中國人民的寶貴財富。

松骨峰、長津湖、清川江、上甘嶺……中國人民耳熟能詳的山嶺河湖,寄托著遙遠而清晰的英雄記憶。激勵新中國打贏那場戰(zhàn)爭的強大精神力量,傳承賡續(xù)、歷久彌堅,正融入新時代充滿活力的脈動。


《勝利的回響》抗美援朝專題節(jié)目觀后感作文5篇相關文章:

抗美援朝專題節(jié)目《勝利的回響》觀后感作文范文5篇

少先隊員學習致敬抗美援朝隊課心得體會范文

23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