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一種幸運,生命是一種奇跡。生命在茫茫宇宙中顯得那么微不足道,但卻是父母贈給我們最寶貴的財富。父母從孩子的生命誕生起,就期盼著他一生的精彩,為他忙碌,為他操勞。那是一種樂意的奉獻,那是一種偉大的自覺,那是千萬條愛河匯成的恩情之海。
“可憐天下父母心?!庇姓l能感受到,胎兒躁動時父親幸福的撫摸?有誰能感受到,一朝分娩時母親忍受的痛苦?當一個嬰兒呱呱墜地的時候,父母是滿懷激動的歡笑;當襁褓中的嬰兒不停地啼哭,父母表現最多的是耐心;當我們咿呀學語,叫出第一聲“爸爸”、“媽媽”的時候,父母回贈我們的是無數的親吻;當我們受到挫折或充滿委屈時,父母的寬慰會及時撫平我們心靈的創(chuàng)傷,賦予我們重新站起來的勇氣……可以說,父母的關懷帶給我們無盡的快樂,父母的慈愛伴隨我們健康成長,父母是庇佑我們一生的“神”。
“百善孝為先?!备改笩o私的愛并不希圖什么回報,但做子女的卻不能忘本,失去了一顆感恩的心,缺乏了孝敬父母的意愿和行動。當父母步入中年、逐漸衰老時,他們需要我們的幫助和支持。當你把第一次親手煎的雞蛋端給父母品嘗的時候,父母感覺是很香很香的;當你把一杯熱茶端給下班歸來疲憊不堪的父母時,父母喝起來是很甜很甜的;當你學會洗衣服、起床疊被、整理屋子時,父母會感覺到你長大了……孝敬父母是一種親情,是一種愛,是一種美德,是家庭和諧、社會和諧的音符,是天下所有子女應遵循的道德規(guī)范。
“孝為德之本?!庇尚⒕锤改秆苌_去,就是博愛,就是學會愛他人,愛人民,愛祖國,愛人類。每個人出生在家鄉(xiāng)故土,在祖國這個大家庭中成長,他都應該飲水思源、知恩圖報,都應具有桑梓之情、赤子之心,長大后要報效家鄉(xiāng)、報效祖國和人民。由孝道推衍開去,一個正直的人,還應該明白自己肩負的社會責任:扶貧濟困,除惡揚善,讓世界充滿愛,讓社會充滿真誠、善良和美好,讓人們都生活在溫馨和諧的環(huán)境之中。這就是大忠大孝,這就是孝行天下,這就是“天下為公”。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其中“孝”是儒學倫理道德的核心內容之一??酌蠒r期,出現了闡發(fā)儒家孝道觀的經典著作《孝經》。歷代儒學之士都大力宣揚“孝道”;封建帝王也利用“孝道”來為自己的統(tǒng)治服務;這二者的合力在民間的影響就是《二十四孝》的產生和流傳。邯鄲學院聽了“大力弘揚傳統(tǒng)文化,構建和諧邯鄲”的講座之孝道后,談一下自己的體會:
“孝”是一棵從人的心靈深處生長出來的道德之樹的根,根正才能大樹茁壯,根深才能枝葉繁茂,根蒂牢固才能花果飄香。沒有這個根,學什么都不會對社會、對人類有益,禽獸不如了,所學所做只能是欺世盜名而已。人之根本在孝,本就是本性,也即是人性。這個根、這個本是情感最原始的生發(fā)地,一旦觸動,便如閃電一般照亮那個地方,最能“搖其心、動其志、利其行”。也就是說最能幫助人回歸本性,回歸人性,恢復本善。孝是眾德之根,諸善之源,立身之本,齊家之寶,治國之道,是民族認同,民族團結、民族振興的基礎。江澤民提出的以德治國方針,胡錦濤提出的建設和諧社會,實則都包涵了中華傳統(tǒng)的孝道。
孝關乎著人們的精神生活,它讓人的內心充滿溫暖,并把人提升到一個莊嚴和神圣的境界?!鞍偕菩橄取钡墓庞栐缫殉蔀槲覀兩钪械臏蕜t。
今天,孝敬父母不僅要養(yǎng)父母之身,重要的是要養(yǎng)父母之心、養(yǎng)父母之志。這是行孝的三個含義。
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本褪钦f現在的所謂孝子認為能贍養(yǎng)父母,就算盡到了孝道,養(yǎng)狗、養(yǎng)馬也同樣是養(yǎng),如果我們僅僅是贍養(yǎng),而不尊敬父母的話,怎么能夠把養(yǎng)父母,和養(yǎng)狗、養(yǎng)馬區(qū)別開來?
在兩千五百年之后的今天,我們很多人對孝的認識仍然還停留在“能養(yǎng)”這個在孝行里面排在最后的層次上,認為只要滿足了父母衣食住行的需要,便是孝順父母了。這是我們時代的不幸,也是我們傳統(tǒng)文化的不幸。當然。能夠滿足父母這些需要,尚有可取之處,也算是一種孝行??杀氖牵行┤嗽谶@個層面的孝也做不到。
養(yǎng)父母之心,首先是不能讓父母為你的健康擔憂?!吧眢w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這就是說,我們身上最小的器官毛發(fā),最表層的皮膚都來自父母,就如同父母的身體,怎么敢毀傷呢?
所以今天我們學習《孝經》也好,《論語》也好,《弟子規(guī)》也好,就是要把祖先那里的“孝”轉化為現代“孝”的智慧,與時俱進,融入到現代生活中,煥發(fā)出人性的光輝,把孝化的習俗作為時尚,上升為信仰。孝心不能等,從現在開始;孝心不用說,從做開始。以孝為本,以孝為榮,以孝為樂。跟風就跟行孝風,追星就追賢孝星,成就我們的孝道人生。
20_年4月20日,我們二龍中心校組織全體教師觀看了山東省親情教育系列活動辦公室主任、山東電視臺《天下父母》等欄目總導演、山東省天下父母文化傳播中心秘書長呂明晰《凝神聚氣共筑中國夢》的專題講座。在3個多小時的講座中,呂明晰老師圍繞為什么要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如何認識中華傳統(tǒng)文化、弘揚孝道是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最好行動等方面為我們全體教師上了一堂生動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課。
我們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燦爛文化,“孝道”一直被歷朝歷代深深重視,甚至被奉為“國之根本”。孝,作為中國傳統(tǒng)的道德準則,千百年來規(guī)范著世世代代,貫徹于萬戶千家。其內涵就是善事父母、尊敬父母。應該說,經過“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孝”是完全可以同社會道德融合的,值得廣泛倡導,大力弘揚。我覺得,如果把“尊重老人,孝敬父母”作為思想道德建設的切入口和著力點,把中華民族“崇孝”的傳統(tǒng)美德植入到學生的大腦中,融于學校的德育體系中,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而且能輻射到家庭和社會。試想,當父母在家里感受到子女的孝敬時,他們又怎能不去更加孝敬自己的父母。如此這般,間接提高了家庭的文明程度,又必將推動和促進社會的穩(wěn)定、和諧與進步?!鞍偕菩橄?,一切事情都應該從孝道做起。他認為“孝”是人格完整的基礎,有“孝”的人也有責任心,有擔當,知恩圖報。“孝”是成功的保證,有“孝”的人講義氣、有愛心,會得到大家的合力相助,能夠成就大的事業(yè)。
通過這次報告,讓我更深刻地認識了“孝道”的真正含意,作為一名教師,我要把呂老師的這種觀念傳承給我的學生,讓他們都成為孝敬長輩的人,這樣才能做一個人格完整的人,才能讓大家看到“凝視聚力,實現中國夢”的美好社會。
人人都知道“百善孝為先”,孝是一切美德的根本,而我們中華民族更是有著許許多多令人感動的孝道故事,請你翻開《中華孝道》這本書,相信你也會從中學到令你刻骨銘心的人生道理。
這本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講述了中國少數民族孝老愛親的故事,其中包括了中華五十六個民族中的五十六個故事。第二部分記載了中國古代百位孝子的故事,其中也包括帝孝、王孝、賢孝等等類型的孝道故事。第三部分則是中國當代孝老愛親的故事。從這三個部分我們便可以深刻地體會到人類無論衍變到什么程度,孝學是不朽的,是永遠都會廣泛流傳的。相信你讀了這些內容不一,但意義相同的孝道傳奇后,你也會為之震撼。
在這數百個令人感動的故事中,要說哪一篇令我感觸最深,我想應該是《一千兩黃金買了個老人》。一對夫婦為了幫助一位素不相識的老人,不惜花費一千兩黃金“買”下那位老人,并讓這位老人從此后和他們在一起生活。我們可以高聲贊嘆,對完全不認識的陌生人,可以作出這么偉大的決定,他們的品德該有多么高尚啊!
讀完這本書,我為我們中華民族再一次感到深深地自豪,“孝”,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也是全人類古今文明不可缺少的精神財產。相信它已深深扎根在生生不息、代代相傳的炎黃子孫的靈魂深處。就讓我們學會感恩,學會孝老愛親,做一個懂孝道,遵孝道的人。
20_年4月20日,我們二龍中心校組織全體教師觀看了山東省親情教育系列活動辦公室主任、山東電視臺《天下父母》等欄目總導演、山東省天下父母文化傳播中心秘書長呂明晰《凝神聚氣共筑中國夢》的專題講座。在3個多小時的講座中,呂明晰老師圍繞為什么要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如何認識中華傳統(tǒng)文化、弘揚孝道是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最好行動等方面為我們全體教師上了一堂生動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課。
我們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燦爛文化,“孝道”一直被歷朝歷代深深重視,甚至被奉為“國之根本”。孝,作為中國傳統(tǒng)的道德準則,千百年來規(guī)范著世世代代,貫徹于萬戶千家。其內涵就是善事父母、尊敬父母。應該說,經過“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孝”是完全可以同社會道德融合的,值得廣泛倡導,大力弘揚。我覺得,如果把“尊重老人,孝敬父母”作為思想道德建設的切入口和著力點,把中華民族“崇孝”的傳統(tǒng)美德植入到學生的大腦中,融于學校的德育體系中,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而且能輻射到家庭和社會。試想,當父母在家里感受到子女的孝敬時,他們又怎能不去更加孝敬自己的父母。如此這般,間接提高了家庭的文明程度,又必將推動和促進社會的穩(wěn)定、和諧與進步?!鞍偕菩橄?,一切事情都應該從孝道做起。他認為“孝”是人格完整的基礎,有“孝”的人也有責任心,有擔當,知恩圖報?!靶ⅰ笔浅晒Φ谋WC,有“孝”的人講義氣、有愛心,會得到大家的合力相助,能夠成就大的事業(yè)。
通過這次報告,讓我更深刻地認識了“孝道”的真正含意,作為一名教師,我要把呂老師的這種觀念傳承給我的學生,讓他們都成為孝敬長輩的人,這樣才能做一個人格完整的人,才能讓大家看到“凝視聚力,實現中國夢”的美好社會。
★ 京瓷哲學閱讀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