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國就是依照體現人民意志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法律治理國家,而不是依照個人意志、主張治理國家;要求國家的政治、經濟運作、社會各方面的活動通通依照法律進行,而不受任何個人意志的干預、阻礙或破壞。下面是小編帶來的有關學習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心得體會,希望大家喜歡。
更多的依法治國心得體會內容請點擊下方↓↓↓
十八大以來,我們提出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明確了全面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發(fā)展道路、工作布局、重點任務。我們適應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要求,完善立法體制,加強重點領域立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日趨完善。我們堅持依憲治國,與時俱進修改憲法,設立國家憲法日,建立憲法宣誓制度,憲法實施和監(jiān)督全面加強。
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法治是密不可分的。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黨的領導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法治的保障。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全面依法治國是我們黨順應時代潮流,把握歷史機遇,實現我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國是一項浩瀚龐大,長期性、根本性、全面性的系統工程,是國家治理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
依法治國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選擇。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很長的時間是權大于法的歷史,是一種人為控制的法制與封建帝王權力制度相結合的管理制度。但是,隨著人類歷史的前行,這種制度的弊端逐漸的顯現出來,嚴重的阻礙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生存和發(fā)展。特別是在今天這樣的全球信息化、全人類都向往著公平、公正、民主的時代,如果一個國家沒有一套體系健全的法律(憲法),如果沒有依法、遵法的制度和理念,那將是不可想象的。而我國正恰逢其時,適時提出依法治國,是中華民族之幸事、是中華崛起之基石、是歷史發(fā)展之必然。
在依法治國新理念、新形勢下作為一民基層工作人員以深刻認識到依法治國改革發(fā)展的重要性,認識到以法治為終身事業(yè)的職業(yè)理念,需要從內心深處信仰法治,努力成為依法治國的法治道路的踐行者。心懷夢想、奮力追夢,才能砥礪堅韌意志,激發(fā)接續(xù)奮斗的責任擔當!
中共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這預示著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之后,將建立起來一個新的體系——“法治體系”。
自1997年的十五大提出要在2010年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以來,我黨一直在不斷地推進法律體系的建設,時至今日這一目標已如期實現;此次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意味著中國未來要形成“法治體系”,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變化。
“法治體系”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應包含多方面內容:排在第一位的是黨的依法執(zhí)政,然后是科學立法,嚴格執(zhí)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社會共同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
“法治體系”的目標是實現國家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全面法治化。其意義在于充分保障公民權利、提升公共決策績效、建設和諧社會、維持國家長治久安。
中共報告確立科學發(fā)展觀為黨的指導思想,這也意味著中國的法治建設的指導思想將從“國本”法律觀回歸“人本”法律觀。這一法律觀將使中國法治在價值理念上發(fā)生重大變化。
自十七大以來,我國的法治工作有兩項基本成就:一是法律體系如期形成。中國僅用三十幾年時間就走過了他國三百年走過的道路,改革開放之初“無法可依”的局面已不復存在。二是人權事業(yè)全面發(fā)展,其成就可與經濟相媲美。
雖然我們取得了很多成績,但是也應當看到目前我們仍存在一些問題,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法律的實施特別是法律準確、有效、全面、統一的實施就成為法治建設新的主要矛盾。中國建設法治國家已進入攻堅時期,因此這些都是不容忽視的,也是必須要解決的。而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要提高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fā)展、化解矛盾、維護穩(wěn)定能力。
法治思維是以合法性為判斷起點而以公平正義為判斷重點的一種邏輯推理方式。其包含四方面內容并要相統一:“合法性思維”,即任何行政措施的采取、任何重大決策的作出都要合乎法律;“程序思維”,要求權力必須在既定程序及法定權限內運行;“權利義務思維”,即以權利義務作為設定人與人關系及人與公共權力關系的準則;“公平正義思維”,即公權力要以追求、維護公平與正義為價值尺度。
報告重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就是要用平等的憲法原則去“反人治”“反特權”“反腐敗”。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guī)則公平,是法治社會的基本特征。
報告強調的就是要把領導干部已習慣的行政思維、領導思維、管理思維轉變?yōu)榉ㄖ嗡季S。領導干部要成為學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典范。學會運用法治思維和運用法治方式應成為領導干部“依法執(zhí)政”和管理社會的基本功。
中共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要求,其中法治又有新目標:“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全面落實,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斷提高,人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p>
中國法治建設有三個關鍵問題:一解決黨的依法執(zhí)政問題,只要黨能夠依法執(zhí)政,法治國家就有保證;二是建成法治政府的問題,只要能夠依法行政,法治國家就有希望;三是司法公正問題,只有公正司法,人們才會信賴法律。
在推進依法治國的進程中要注意兩個“權威”一是法律的權威,即憲法法律至上;另一個是司法的權威,它是維護法律權威的權威。沒有后一種權威,前一種權威就樹立不起來。司法是法治的“最后一道防波堤”。
報告就此提出:“進一步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確保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p>
深化司法改革的關鍵,應繼續(xù)深化司法職權配置,把法治的重心建立在司法之上,黨和國家要逐步習慣通過司法實現長期執(zhí)政和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將憲法賦予的司法機關獨立行使職權的原則落到實處;通過提升司法機關的政治地位和落實其憲法地位來樹立司法權威。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開放40年的經驗告訴我們,做好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各項工作離不開法治,改革開放越深入越要強調法治。要完善法治建設規(guī)劃,提高立法工作質量和效率,保障和服務改革發(fā)展,營造和諧穩(wěn)定社會環(huán)境,加強涉外法治建設,為推進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工作營造良好法治環(huán)境。通過學習會議精神,我們明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我們作為一個普通公民,其首要的行為準則當是知法懂法守法,以法律約束行為,以法律認知行為,以法律辨別是非。依法治國的全面推進少不了全民的參與,需要全民認識到自身行為的重要性,提高社會和諧健康水平。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開放40年的經驗告訴我們,做好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各項工作離不開法治,改革開放越深入越要強調法治。要完善法治建設規(guī)劃,提高立法工作質量和效率,保障和服務改革發(fā)展,營造和諧穩(wěn)定社會環(huán)境,加強涉外法治建設,為推進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工作營造良好法治環(huán)境。通過學習會議精神,我們明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首先,堅持嚴守黨紀國法,強化自我約束。黨員干部應當把黨紀國法視如戒律一樣,把對法律的敬畏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將其作為修身理政的法寶。要帶頭自覺把黨紀國法置于心中敬畏它,做黨紀國法的守護者、先行者,這也是黨員對自己內心的崇敬,對自己良知的負責,對自己入黨宣誓的忠誠。
其次,堅持推進依法行政,構建法治社會。廣大黨員干部要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識、規(guī)范發(fā)展行為、促進矛盾化解、保障社會和諧。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形成完備的法律規(guī)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jiān)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guī)體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zhí)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zhí)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我們作為一個普通公民,其首要的行為準則當是知法懂法守法,以法律約束行為,以法律認知行為,以法律辨別是非。依法治國的全面推進少不了全民的參與,需要全民認識到自身行為的重要性,提高社會和諧健康水平。
因為依法治國的主題,隨著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的勝利召開,多少國人拍手稱快,殷殷期盼,我是其中之一。為何對這高大上的會議如此期待?我認為法律所孕育的是一種追求公平正義的不屈不撓的精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期盼通過推進依法治國,政治更加清明,社會公平正義,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直面司法往事,抖落歷史煙灰,撥開現實浮云,多少官員知法犯法,踐踏法律,總讓我有一些莫名的惆悵和不安。我渴望真正的法制中國的到來,法治不僅是宏大的,更應是具體的;它不僅關乎國家治理更關乎人民福祉。
一、期盼通過建立法治政府,政治更加清明。十八大以來新的中央領導集體求真務實的辦事作風,‘一手抓懲治腐敗,一手抓法治建設’所表現出來的魄力,讓我們對黨的執(zhí)政能力充滿信心。這次四中全會更是史無前例地將依法治國作為會議主題,令人欣喜萬分。像我們這樣一個大國,要使民心穩(wěn)定,國家穩(wěn)固,一定要通過法治。目前常常耳聞有害食品、環(huán)境污染、黑社會搗亂諸如此類社會陰暗面,或多或少都有政府不作為、亂作為甚至因利益輸送而形成保護傘的問題。權力尋租時常發(fā)生,官員瀆職乃至腐敗,它對社會規(guī)則和社會風氣是一種毀滅性打擊。只有建立法治政府,將公權力規(guī)范好了,法治的權威才能真正樹立,也才更有底氣運用起法治利器,進一步治理社會。四中全會《決定》的措辭用詞不再像以往那樣弱化,而是比較強化,而且《決定》不回避矛盾,將法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一一亮明,更讓我看到了黨解決問題的膽識和魅力,看到了中央領導前所未有的政治勇氣和決心。四中全會已為全面推行依法治國設定了宏偉目標,勾畫了清晰的法治路線圖,我相信黨這次一定會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來抓全面推行依法治國的落實,雖然任務艱巨,但幾年或十幾年后就會看到一個政治清明的法治政府。
二、期盼通過建立法治社會,社會更加公平。四中全會對司法體制改革進行更全面的部署,以保障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辦案?,F在電視網絡等媒體時常插報假案錯案的糾錯平反,讓違法的人受到懲罰,讓守法的人免于恐懼,是公平正義最基本的體現。我們知道,公平正義是人類的追求。沒有法治以前,人們靠革命,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毛澤東帶領中國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壓迫?;仡櫄v史,我們不難得到這樣的結論,如果公平正義長期缺席,人們就會怨聲載道,喪失信心,揭竿而起,社會必將崩潰。英國哲學家培根曾說:“一次不公正的審判,其惡果甚至超過十次犯罪?!爆F在各級司法機關都在對一些因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疑案”進行重審??倳浺矎娬{:“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決不能讓不公正的審判傷害人民群眾感情、損害人民群眾利益?!贝伺e釋放出的進步信號,令人歡欣鼓舞。再進一步看,如果社會貧富分化過于嚴重,社會結構嚴重板結,官員的子女親屬壟斷特殊行業(yè),這更談不上公平正義。如何打破利益藩籬,實現共同富裕?在當前,只能運用法治所包含的平等、民主理念,協調社會各階層利益。只有通過建立法治社會,社會才會更加公平。
三、期盼通過建立法治中國,人民更加富裕。談及法律,離不開講政治。法律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政治和法律都屬于社會上層建筑部分,是一對孿生姐妹。那法治與經濟有什么關系?看似離得有點遠。但試想一下,如果有一個法治良好的政府,就會有一個講究規(guī)則的社會,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才能擺正,市場運作才會有序,資源配置也會更加合理。創(chuàng)造財富的源泉才能充分涌流,人民就會更加富裕。所以我期盼建立法治中國、法治政府。法治政府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厘清政府與市場的邊界,處理好有形之手與無形之手的關系,政府知道自己該在哪里放手哪里收手,然后讓市場活力充分涌現,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就會充滿生機活力,多種所有制經濟才會相互交融,平等競爭,共同發(fā)展。一個國家如果具有穩(wěn)定的政府、可預知的法律變動方式、以及強有力的司法體系,這個國家就能取得更大的投資和增長,身處其間的民眾才會煥發(fā)出創(chuàng)造財富的熱情。這次會議表面上看屬于司法體制與政治體制改革范疇,卻也與經濟改革和民生事業(yè)息息相關。它釋放出的改革紅利,必將推動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和可持續(xù)發(fā)展,進而讓人民更加富裕,生活更加幸福。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強調:“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薄氨仨毤訌姾透倪M黨對法治工作的領導,把黨的領導貫徹到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過程?!必瀼芈鋵嶞h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切實肩負起人民法院在推進依法治國中的重大責任,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必須牢牢堅持黨的領導,把黨的領導貫徹到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
十八屆四中全會在部署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時,以“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為基本原則,提出“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zhí)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zhí)政”,回答了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關系這個法治建設的核心問題,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明確了基本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當前,人民法院面臨的形勢錯綜復雜,任務艱巨,沒有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發(fā)揮領導核心作用,人民法院工作就會舉步維艱。我國憲法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堅持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要求,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題中應有之義。
把黨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要求各級領導干部帶頭遵守法律?!袄舨涣?,則有法而莫守。”要讓群眾守法,領導干部必須帶頭守法;要讓群眾信任,領導干部必須帶頭遵守法律,帶頭依法辦事,不得違法行使權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
要把能不能依法辦事、遵守法律作為考察識別干部的重要條件,不斷提升領導干部依法思維和依法辦事的能力,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
把黨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各級黨組織要切實負起領導和監(jiān)督本單位模范遵守憲法法律的責任。各級黨組織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戰(zhàn)斗堡壘。要切實把領導和監(jiān)督本單位模范遵守憲法法律,作為從嚴管理干部的一項經常性、基礎性、關鍵性工作,貫穿到干部隊伍建設的全過程。要建立健全強化預防、及時發(fā)現、嚴肅糾正、堅決查處執(zhí)法犯法、違法用權的工作機制,讓模范遵守憲法法律,貫穿到干部培養(yǎng)教育、考察考核、選拔任用、日常管理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打造一支能干事、會干事、不出事的干部隊伍。
堅持黨的領導,不是一句空的口號,必須具體體現在黨領導立法、保證執(zhí)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上。全國各級法院要深刻領會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對堅持黨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領導的論述和要求,認真貫徹,狠抓落實,做到旗幟鮮明、毫不動搖、始終不渝堅持黨的領導,確保人民法院工作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征程中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
★ 2020學習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心得體會范文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