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教育精神,踐行教育使命

| 國峰0

“躬耕教壇”這個詞語,字面意思是親自在教育領(lǐng)域耕耘。這其中包含了對教育工作的一種敬業(yè)和熱愛的精神教育家精神,點燃希望之光。下面是為大家整理的弘揚教育精神,踐行教育使命,請看!喜歡可以收藏分享喲!

弘揚教育精神,踐行教育使命

弘揚教育精神,踐行教育使命(精選篇1)

陶行知是20世紀中國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我認真地學習了他的教育思想,讓我的思想進行了一次徹頭徹尾的大洗禮。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從陶先生的作品中隨處可見他對好教師的殷切期望。作為一名教師,要教人求真,首先要教己求真,求真的知識,真的本領(lǐng),真的道德。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爆F(xiàn)在的社會日新月異,我們周圍時刻充滿著變化。我們要跟上時代的步伐,而不被社會所淘汰。我們要心懷進取心,下苦功夫?qū)W。我們要虛心地跟一切人學,跟大眾學,跟朋友學,跟大自然學,也跟大社會學。人類發(fā)展永無止境,科學永無止境。我們要時時更新自己的觀念,及時獲取相關(guān)的信息,不斷進取,發(fā)展自己,完善自己。

陶先生提出“教學做合一”,“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會學”、“教的法子必須根據(jù)學的法子”。好的老師不是教書,也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對于一個問題,不是要老師全現(xiàn)成的.解決方法來傳授學生,而是要把這個解決方法如何找來的過程,組織好,指導學生,使學生以最短的時間,經(jīng)過類似的經(jīng)驗,自己將這個方法找出來,并且能夠利用這種經(jīng)驗來找別的方法,解決別的問題。有了這種經(jīng)驗,學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識,從而成為學習的主人。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钡拇_,選擇了教育,就選擇了奉獻。有人將教師比作園丁,但是,“園丁的汗水,在綠葉上閃光,教師的汗水,在心靈中結(jié)果。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里發(fā)出來,才能打到心靈的深處?!睕]有愛就沒有教育。陶行知為了使大眾掌握文化知識,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開展文化教育活動。在我們前輩中間,也有許許多多平凡的教育工作者,無怨無悔地把自己的青春和一生精力揮灑在教書育人這塊神圣的土地上。他們都是我們教師的一面鏡子。

作為一名教師,我將永遠牢記陶先生的教誨,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論為指導思想,引導學生手腦并用,學會過硬的技能,使學生的素質(zhì)全面發(fā)展,成為新世紀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

弘揚教育精神,踐行教育使命(精選篇2)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學高為師,德高為范?!弊鳛橐幻鈽s的人民教師,不僅要具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師該如何培養(yǎng)崇高的職業(yè)道德哪?正如有人說的那樣“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師重在自重。”教師要自敬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師德師風教育活動是改善教育發(fā)展環(huán)境,轉(zhuǎn)變教育系統(tǒng)工作作風的內(nèi)在要求,也是促進教育事業(yè)健康發(fā)展的有力保證。誠信立教,首先要做到淡泊名利,敬業(yè)愛生,在為人處事上少一點名利之心,在教書育人方面多一點博愛之心;創(chuàng)新施教,要做到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同時要不斷加強學習,與時俱進,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更新教育觀念,掌握先進的教學技術(shù)和手段。通過聆聽楊瑞清教授關(guān)于《走在行知路上》的講座,使我對教師究竟要培養(yǎng)什么樣的學生,我們要成為什么樣的教師,有了更進一步明確的認識。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就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真諦。因為理想的教育總是指向“真”“善”“美”。求“真”是教育的根本,惟有達到“真”的境界,才能繼而追求“善”和“美”。

“真”之于為人,就是“認真”,就是“真誠”;之于處事,就是尊重事實,尊重科學。陶行知先生說:“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里發(fā)出來的,才能打動心的深處。”然而,作為教師,我常常感到教育很難達到“真”的境界,常常會因為自己素養(yǎng)的局限而失真,比如:

我們總是教育學生要“認真好學”,可是我常常問自己:你自己是真正“嚴謹好學”的嗎?是不是因忙碌也有隨性敷衍之時? 我覺得,陶行知先生倡導“教人求真”、“學做真人”的教育思想和“生活教育”理論,真是抓住了問題的要害。我常常問自己:有時候,自己的教育效果為什么不那么理想?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自己還不夠較“真”,許多人類文明的精華,在我的心目中,有時候可能只是“教條”,甚至只是一個美麗的包裝,而非不可動搖的生活準則,既不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理想信念,更不是早已形成的優(yōu)良品性。對學生來說,這就是“壞的生活,壞的教育?!倍挥挟斘腋械桨呀逃龔哪繕说竭^程都非常認真時才是卓有成效的.當然,教師是人,不是神,不可能沒有七情六欲,沒有私心雜念,要求教師人人都達到陶公那樣的境界,更不現(xiàn)實。但是我深深感到,作為教師有幾點卻必須向陶行知先生學習,努力在教育生涯中實踐之: 陶行知說:“做先生的,應該一面教一面學,并不是販買些知識來,就可以終身賣不盡的?!薄跋壬葲]有進步,學生也就難有進步了?!薄昂玫南壬囟ㄊ且环矫嬷笇W生,一方面研究學問?!蔽覀兂Uf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須有一桶水,實際上教師只有“一桶水”是遠遠不夠的,教師應該有“源頭活水”。隨著知識經(jīng)濟和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知識更新的周期變得越來越短,教師必須不斷更新知識結(jié)構(gòu),才能適應時代的需求,學生獲得知識的途徑增多,自己教育的能力增強,教師在某些方面“后學”甚至不如學生的情況已屢見不鮮。新課程改革對教師在知識結(jié)構(gòu),思維方式,教學能力以及手段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標準和要求。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學習,不斷為自己“充電”。中小學教師應該成為有較深文化底蘊的智者。新課程的實施特別注重教師的教育智慧,因為課堂教學的“預設”是必要的,但“生成”則更為重要,它是課堂教學的活力所在。而教育智慧取決于我們的文化底蘊,我們的學識修養(yǎng),心性修養(yǎng),精神修養(yǎng)。教師應該過有智慧的生活。課堂上,當教師所講的是腦中思考的、心中流淌的,才會有滋有味,才會真正享受到教學的快樂。

陶行知說:“大家愿把整個的心捧出來獻給小孩子才能實現(xiàn)真正的改造。”他要求教育者“創(chuàng)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真善美的活人?!笔堑模瑹釔劢逃?,首先要愛學生,要對孩子有愛心。一切以學生為重,一切為了學生出發(fā),以愛學生為第一要務。當然,教師也是凡人,也會有喜怒哀樂。當面對屢次教育總不見效果,苦口婆心被一再地置之腦后的學生。作為教師的我們都會煩惱、生氣。但冷靜下來想一想,這就好比人傷風感冒,人都會感冒,得了可以治好,好了還會再得,反復感冒,說明人身體抵抗力差。一個孩子反復出錯,只是說明他自制力差,他們需要的不是粗暴、簡單的對待,而是更大的關(guān)懷和耐心。作為老師,我們更應敞開愛的大門,接納每一個孩子,寬容每個孩子。無論他是健康成長的幼苗,還是被風霜侵蝕的小草,我們要用愛消除師生間的隔閡,用愛融化孩子心靈上的堅冰,用我們的大手牽著他們的小手,帶著他們一路踏上人生的坦途。

“追求真理,學做真人”就要永遠虛懷若谷,永遠好學上進。即便這樣,能夠成“家”的依然是少數(shù)。因為成“家”,需要深厚的底蘊,需要不斷學習研究,實踐反思,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并進行深刻的理論創(chuàng)造;同時,還要在教育實踐中,培養(yǎng)帶領(lǐng)出許許多多確實優(yōu)秀的學生,并獲得社會確認。

總之,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從思想上嚴格要求自己,在行動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責任心,樹立一切為學生服務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鉆研精神,發(fā)揮敢于與一切困難做斗爭的思想和作風??炭嚆@研業(yè)務知識,做到政治業(yè)務兩過硬。用一片赤誠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響人,崇高的師德塑造人。只有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道德素養(yǎng),才能培養(yǎng)出明禮、誠信、自尊、自愛、自信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高素質(zhì)人才。

弘揚教育精神,踐行教育使命(精選篇3)

陶行知先生是20世紀中國偉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都有著重要的影響。20世紀過去了,在新的世紀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仍具有現(xiàn)實意義和教育意義。學習了這位偉大的教育家的名篇論著,讓我的收獲頗豐、感觸很深。

陶先生的的教育思想有很多,其中“教學做合一”的思想讓我印象最為深刻。陶先生說“事怎么做就怎么學,怎么學就怎么教,教的法子要根據(jù)學的法子,學的法子要根據(jù)做的法子”,“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會學”、“先生須一面教一面學”。就“教學做”三者關(guān)系而言,做是學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教與學都以“做”這中心,“教學做合一”,做就是教,做就是學,教也就是教,教也就是學。就教育與生活的關(guān)系而言,“教學做”有一個共同的中心,那就是“事”,也就是“實際生活”,實際生活也就是日常生活,那么日常生活學是學,就是教,生活就是教育,生活就是學習。動手做對自己就是學,對他人就是教,手腦并用也就是教育。教育現(xiàn)象是普遍存在于社會生活實踐中的,教與學都是為了生活實踐的需要,教與學要和生活實踐相結(jié)合。教師實行“教學做合一”,教師拿做來教,才能算是真教。學生實行“教學做合一”,手腦并用,才能求得真知,生活創(chuàng)造的能力才能得到培養(yǎng)?!敖虒W做合一”才能真正培養(yǎng)學生自動、自學、自得的“治學”能力,才能培養(yǎng)學生手腦并用,能言善行。

還有陶先生“愛”的教育理論讓我體會到了我們要時刻愛自己的學生。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師愛(以及家長的愛)猶如心理發(fā)展的精神乳汁,哺育學生的心靈發(fā)展。師愛能營造出和諧、溫馨、親切的師生關(guān)系。在這種師生關(guān)系中,學生不僅樂學,而且個性會得到充分發(fā)展,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這是創(chuàng)造能力形成的心理基礎(chǔ)。教師不僅要學習陶行“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獻身教育的品格,更要有愛滿天下的高尚情懷。發(fā)揚因為差,更要抓;因為差,更要愛的'敬業(yè)精神。教師對后進生應有要有一顆愛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應擎在手上,高高舉起,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時時感覺到。老師對后進生更要傾注真誠的愛心,使學生感到老師的親切、集體的溫暖,從而樹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多給學生關(guān)照和溫暖。對學習好的學生熱心引導,對學習差的學生及調(diào)皮的學生也是從愛開始,進行指導幫助,不歧視、不訓斥、不諷刺挖苦。學生們感受到老師的愛,有了良好的情緒,學習的積極性也就提高了。

作為一名教師,我將永遠牢記陶行知先生的教誨,注重“以人為本”,“教學做合一”,愛學生,不斷更新教育觀念,為培養(yǎng)學生成為“真人”,并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與創(chuàng)造能力的一代新人而努力工作。

弘揚教育精神,踐行教育使命(精選篇4)

陶先生的“平民教育”、“生活教育”等思想,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在今天看來,仍然熠熠生輝。我尤其贊同的是陶先生關(guān)于“關(guān)愛學生”的教育思想。

每一位老師都想做一名充滿愛心的好老師,我也不例外。在平時的工作中,我也在努力踐行著教育家們有關(guān)愛的教育的理念。但有時,面對著這群狀況百出的孩子,不得不感嘆一句:“孩子們,想說愛你真的很不容易”

上課鈴響了,教室里仍然鬧哄哄的一片。瞧瞧,這邊幾個男孩子的彈球還沒有決出勝負,還在商量著下一堂課再戰(zhàn);那邊還有幾個頭靠著頭,研究著手里的卡,誰更厲害;還有幾個愛美的女孩子,正在比劃著頭上的發(fā)卡。

在學生作業(yè)本上,醒目地出現(xiàn)了你強調(diào)了不知道多少遍不能寫錯的字,不能做錯的題。

剛剛講過要保護環(huán)境衛(wèi)生,一會兒功夫,教室里就出現(xiàn)了網(wǎng)亂扔的廢紙。

每天,只要你出現(xiàn)在教室里,不停有學生來向你告狀。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要跑過來說一說,讓你幫他評評理。

一天的工作下來,有時會覺得很累,很煩。受自己的心情的影響,想給孩子一個笑臉,想溫柔地對孩子說上幾句,有時都覺得很難。

這一切,是不是說明了我的愛心缺失了呢?我不敢想象,假如我沒有了愛孩子的心情,還怎樣去完成我的教育工作。

在一次的政治學習時,沙校長說的'一席話,讓我有所感悟,他說:“我們有的老師,總是將自己放到與學生相同的高度,喜歡與學生較勁。學生犯了一點錯誤,總喜歡揪住不放,搞得學生不自在,自己也痛苦,那不是自己在懲罰自己嗎?”

其實,更準確地說,是我將學生提高到與我一樣的高度,一切以大人的標準來衡量孩子的行為。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下課的十分鐘哪能滿足孩子的玩耍的欲望,打了上課鈴再說上幾句又算得了什么呢?每一次開會、學習,校長不也得提醒了幾次,會議室里才能安靜下來,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學生又怎能做好呢?

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就是在不斷犯錯,不斷改正錯誤。不出現(xiàn)一點錯誤的孩子是不存在的,明白了這一點,還需要對孩子的錯誤大驚小怪嗎?

學生不斷來向你告狀,那說明他信任你,想跟你來交流他的想法,其實,你不需要給他多明確的答復,只要能跟他說說話,孩子就覺得很滿足了。

只要能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孩子們,老師想說:其實愛你們真的很容易。

弘揚教育精神,踐行教育使命(精選篇5)

陶行知先生的“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行為樹立了新的標桿。為了自己的理想成真,毅然放棄大學教授優(yōu)厚待遇,獨創(chuàng)教育天地。

陶行知先生創(chuàng)辦曉莊師范學校,和學生們一起下田勞動,培養(yǎng)學生愛勞動的習慣。把貧窮的中國人民大眾作為教育對象,提出:要使人人都受到教育,必須到民間去,到鄉(xiāng)間去。與現(xiàn)在的“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理念合轍。

陶行知先生踐行著“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曾經(jīng)說“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要像園丁一樣,首先要認識他們,發(fā)現(xiàn)他們的特點,而予以適宜之肥料、水分、太陽光,并須除害蟲,這樣他們才能欣欣向榮,否則不能免于枯萎?!弊寣W生都能夠在原有的基礎(chǔ)上有所收獲,享受到成功的快樂,讓學習之旅變得如意溫馨。

受現(xiàn)在社會現(xiàn)實的影響,先進的教育方法不斷涌現(xiàn)。教育一方面教育要和國際接軌,運用高新技術(shù)使受教育者接受的信息廣而多、新而快;另一方面教育仍然要注重基礎(chǔ)教育,讓因材施教成為教學工作奉行的規(guī)范。

我們現(xiàn)代的教育也應該和國際接軌,要有各級各類不同層次的教育,培養(yǎng)出符合社會需要的各門各類人才。讓學生踐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理念。一是要有豐富的文化科學知識,二是要有適應行業(yè)的特點、技術(shù)和技能。根據(jù)學生的脾氣、性格、愛好、家庭教育等等都各有不同,所以我們在教育和教學工作中,對待每個學生都要

仔細觀察、了解他們,使他們在學校能受到良好的有針對性的教育,并從中受益。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與學生貼心交流,用心服務。

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學方式對待學生,力爭達到預料中的效果。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足夠的細心,面對學生,教育是個慢功夫,教師要靜待花開,聽花開的聲音。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力爭“一把鑰匙開一把鎖”落實到行動中。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對學生教育教學的時間與成效是成正比的。在對學生的教育方式上,踐行教學相長,敢于承認自己的不足,善于看到學生的優(yōu)勢,讓相互促進奏出華美的樂章。向自己的學生學習,虛心地向他們請教,畢竟“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這就要求我們充分地去了解教育對象,要對癥下藥。要求我們在教學實踐中,要充分了解學生,找出有效的教育方法,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那么他們的學習效果將會更加顯著。

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合一”的理念更應該落到實處。他說:“如果讓教的法子自然根據(jù)學的法子,那時先生就費力少而成功多,學生一方面也就能樂學了,所以怎樣學就須怎樣教;學得多教得多;學得少教得少;學得快教得快;學得慢教得慢?!边@段話說明了教與學兩者的關(guān)系是密不可分的。教師要讓學生的接受能力在自己的腦海中形成清新的認識,既讓接受能力強的學生吃得飽,又要讓接受能力弱的學生吃得好。

學生在學新知識時,首先讓他們了解知識的表面,有一定的感性認識以后,再去進行深層次的理論知識的教學。教不在多而在精,容易的知識可以給學生自學,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但重點、難點不可忽視,把握住重點、難點是教學的關(guān)鍵所在。陶先生曾經(jīng)說:“教員最重要的精神是求事業(yè)能力的長進,要把我們的教材教法一天長進一天?!苯處煈搶I(yè)務追求、業(yè)務提高、業(yè)務進取心劃定為教學合一。只有教師的知識是源頭活水,學生才能接受更多的知識。教師要擺正自己的教學主導的地位,激發(fā)學生求知的熱情。 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并且說“生活決定教育”。在他看來過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倡導教育和生活相結(jié)合,學校和社會相結(jié)合,手腦并用,在勞力上勞心,教學做合一。“愛滿天下”,陶行知之博愛,是愛人類全體;而在人類全體之中,弱勢群體的生命權(quán)利最缺乏保障,所以他認為弱勢群體最需要愛。

作為教育家,陶先生著述豐厚,言論精妙,他的許多觀點至今閃耀著智慧的光芒,與當前課程改革的教育理念交相輝映,堪稱中國近代史的一位偉人,教育史上的一位奇人。陶行知先生竭力提倡、努力實施的“生活教育”理論就是一例。在陶行知先生看來,“生活教育”不僅僅是“生活”與“教育”的結(jié)合,更不是用“生活”來點綴“教育”,而是主張要使教育與生活完全熔為一體。只有當“教育”成為“生活”真實時,教育才是真正有意義的。陶行知先生之所以偉大,之所以注定要成為人們學習的榜樣,就在于作為循循善誘的教育家與作為勇往直前的社會活動家的他是完全“熔為一體”的。陶行知先生實實在在地將自己確定的教育目標,當成了他自己生活的準則——他怎樣教育,也就怎樣行動,他怎樣生活,也就怎樣

教育。即使為此就得面對刀山火海,面對死亡威脅,他也依然一如既往,絕不退縮,因為他認定只有這樣的“生活”,這樣的“教育”,才是國家昌盛、民族振興所迫切需要的。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就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真諦。因為理想的教育總是指向“真”“善”“美”。求“真”是教育的根本,惟有達到“真”的境界,才能繼而追求“善”和“美”?!罢妗敝跒槿耍褪恰罢J真”,就是“真誠”;之于處事,就是尊重事實,尊重科學。陶行知先生說:“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里發(fā)出來的,才能打動心的深處?!比欢?,作為教師,我常常感到教育很難達到“真”的境界,常常會因為自己素養(yǎng)的局限而失真。

我覺得,陶行知先生倡導“教人求真”、“學做真人”的教育思想和“生活教育”理論,真是抓住了問題的要害。只有把教育從目標到過程都非常認真時才是卓有成效的。我深深感到,作為教師有幾點必須向陶行知先生學習:

首先,教師對待學生必須公正公平。這是學生對教師最起碼的要求,做不到這一點,你就不可能讓學生感到滿意。在這樣的情況下,要獲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就更加困難。我想陶行知先生是十分強調(diào)“公平公正” 對待學生的'。這可以從陶公真心實意大辦“平民教育”、“孤兒教育”中得到驗證。

第二,教師對待工作必須認真扎實?!罢J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保證,教育就更是這樣。只要教師工作稍不留意,就有學生不把學習當回事。所以如果拿教師的知識能力與他的工作態(tài)度相比,“知識”還得依靠“認真”來學習,那份“才能”還得憑他的“認真”去發(fā)揮。所以有句名言說得好——“態(tài)度決定一切!”

第三,教師對待學問必須好學上進。這是當好教師的重要條件。教師不可能個個都是學問家,但對自己所教學科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卻應該熟練系統(tǒng)的掌握,以便給學生最好的幫助指導,更有效地帶領(lǐng)學生開展學習研究。除了所任教的學科知識、教材教法,還有教育學心理學,都要努力掌握。這需要在漫長地教育實踐中不斷摸索探究,這是當好一名教師的保證。而且更重要是,教師謙虛好學、積極進取的言行,會對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這是最有說服力的教育?!白非笳胬?,學做真人”就要永遠虛懷若谷,永遠好學上進。即便這樣,能夠成“家”的依然是少數(shù)。因為成“家”,需要深厚的底蘊,需要不斷學習研究,實踐反思,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并進行深刻的理論創(chuàng)造;同時,還要在教育實踐中,培養(yǎng)帶領(lǐng)出許許多多確實優(yōu)秀的學生,并獲得社會確認。

第四,教師對待教學改革要有創(chuàng)新精神。時代在發(fā)展在進步,教育必須努力適應時代的要求。什么是創(chuàng)新?陶行知先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概括的說就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是全新的教育思想,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須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的變化。教育是為了生活,離開了生活的改進,教育就失去了意義。這就要求教育要從課堂和書本走出來,去關(guān)注社會生活,即關(guān)注生活重于關(guān)注書本。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不僅使書本知識變活,而且使學生開闊視野,從社會生活中吸取綜合的多方面的知識,從而獲得思想和精神力量。把日常的教育和教學都要和社會生活結(jié)合起來,在課堂教學中,書本知識要聯(lián)系社會實際,引導學生關(guān)心家鄉(xiāng)的建設、國家的發(fā)展、科學技術(shù)的成就和豐富多彩的社會文化生活。這樣,不僅使學生開闊了眼界,書本上的知識活了起來,而且引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組織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文明宣傳、公益勞動、社會調(diào)查及社會服務中去觀察、去感受、去鍛煉、去分辨,以吸取有益的思想和知。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不僅對老師,而且對我們這些將來要走上三尺講臺的都有重要的影響,學習陶行知先生的精神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今后,我將把所學到的行知精神賦予到我的實踐活動中去,切實把行知教育思想落到實處。 

49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