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讀了《賞識你的學生》一書,讀后感受頗多。全書用許多生動的案例詮釋了“期待效應(yīng)”試驗、“需要層次”理論、“多元智能理論”等教育理論知識,闡釋了實施“賞識”教育的重要性、可行性,通過一個個令人扼腕嘆息的教育故事,喊出了教師要善待每一個生命的教育理念。
一、讓人人都享受一份關(guān)愛
德育需要一種寬松、寬容和溫馨的環(huán)境,對學生偶然的錯誤和閃失,不要過分求全責備,因為教師偶爾也會有背離道德的言行。學生在形成良好品行的過程中,尤其需要教師的關(guān)愛。愛,是一種重視,一種呵護。我們要站在珍視每個生命價值的高度去關(guān)愛每個生命個體的成長,像呵護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去保護學生的自主發(fā)展權(quán)。我們要重視每個個體的存在,每個人都是同樣重要的。所有的人都應(yīng)該得到發(fā)展,不管是優(yōu)秀的,還是發(fā)展有困難的,甚至是家庭特殊的,要不帶任何功利的
心理學家威廉·杰姆士說:人性最深層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別人的欣賞和贊美。因此,當教師能夠以“賞識”的言行對待學生,就會激勵起學生無窮的勇氣,喚醒他深埋的潛能,鼓舞他向著成功之路大踏步前進。而要讓教師擁有“賞識”這一法寶,根本就是要激發(fā)起教師的愛,讓教師出于愛來工作,而不僅僅把教育當成一個職業(yè)或是一種謀生的手段?!疤蹛圩约旱暮⒆邮潜灸?,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中傾注了愛,教師就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欣賞孩子每一個幼稚的想法和行為。教育中傾注了愛,教師就會以寬容之心對待孩子,理解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足。教育中傾注了愛,教師就會理解、接受、運用“賞識”這一有效的教育手段,在教育的花園中耕耘
二、讓人人都享有一次機會
“以人為本”,“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是新的課程理念。每一個學生的潛力是巨大的,而發(fā)展?jié)撃艿慕痂€匙就是自信心。學生在形成良好的品行過程中,尤其是后進生特別需要教師的鼓勵和表揚。鼓勵和表揚的力量大于批評和處分的力量。學生在校接受教師的表揚和贊揚中,他會自覺地放大自己的優(yōu)點,對自己表現(xiàn)出強烈的自信,極力使自己變得優(yōu)秀,一些不良的品行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消除。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賞識?!百p識”這個詞,《現(xiàn)代漢語詞典》給出的解釋是:認識到別人的才能或作品的價值而予以重視或贊揚。這就告訴我們每一個教育者都必須首先認識到學生的才能,然后再予以重視和贊揚,要有針對性。也就是說并非“拉到籃里就是菜”,胡亂指著學生的某一言或某一行大加贊揚、夸獎之能事,而是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賞識。賞識是一門藝術(shù)、一門學問,是教師的一門必修課。教師要通過不斷的鉆研、深入的學習,掌握賞識這一有效手段,并在適當?shù)臅r機、合適的場合發(fā)揮其最大的作用。
三、賞識不是萬能的,但可以接近萬能。
《賞識你的學生》中無數(shù)的成功者的經(jīng)歷都告訴我們:外因并不是決定因素,內(nèi)因才決定了事物的最終走向。學生的成長應(yīng)該是學生自己的事,只有調(diào)動和依靠學生自身積極因素才能真正做到。美國作家巴德·舒爾伯格七八歲時寫了第一首詩,母親對他的評價是“精彩極了”,父親的評價恰恰相反:糟糕透了。從母親的“賞識”聲中,他得到了愛的力量,那成了他今后靈感和創(chuàng)作的源泉;從父親的批評聲中,他得到了警告的力量,于是不時提醒自己“小心、注意、總結(jié)、提高”。在這兩種力量的鼓勵下,他終于成為一個著名的作家。透過這個事例,我們可以認識到,賞識是很多促進學生成長的催化劑中的極為有效的一種,它能夠激勵、喚醒、鼓舞學生內(nèi)在的積極因素,從而使很多的不可能成為可能。
很多時候,我們怨天尤人,埋怨學生不夠聰明,埋怨好心得不到好報,靜下心來,想想平日里那些毫不起眼的孩子,那些盡惹我生氣的寶貝,原來也都有可愛的一面。猛然醒悟: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只是有時匆忙的步履,泥濘的心情遮掩了我們的雙眼;繁瑣的工作,忙亂的頭緒,鈍化了我們的敏銳;成績的鐐銬,升學的壓力擾亂了我們的心智,所以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學生的缺點,而忽略了那一雙雙天真的眼睛,那一顆顆純潔的心靈。他們需要老師的關(guān)心和認可,需要老師的呵護和鼓勵,即使因為無心犯了錯誤,也需要我們的老師溫和地指出,他們需要的是引導(dǎo)而不是指責,是真誠而不是偽善。他們是成長中的孩子,需要盡情地沐浴陽光,吸吮雨露,需要風雪的磨練,鮮花的簇擁。他們是最為敏感的一個群體,能準確地識別老師對他們的幫助是出于關(guān)愛還是僅僅是功利的表現(xiàn)。所以教育應(yīng)該是牽手,是澄明,是溫情,是質(zhì)樸,是師生間的彼此信任,相互尊重,互相理解。所以要學會賞識你的學生,先學會從心底去愛他們。
賞識學生,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孩子來看待,挖掘他們的閃光點,理解學生、相信學生,不斷地鼓勵表揚他們,我想我們也一定會得到皮格馬利翁效應(yīng)的。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詹姆斯說過這樣的話:“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質(zhì)就是被人賞識的渴望?!睙o論年齡大小,地位高低,人們都希望得到別人的不同,都不會拒絕別人的贊揚,來自別人的贊揚或獎勵,都會令被表揚者產(chǎn)生愉悅的情緒體驗,那么學生也一定會朝著你引導(dǎo)的方向前進的。
大量的閱讀教育書籍,給了我很多教育實踐中曾經(jīng)歷過,卻未細細揣摩的教學真諦,我久久的徜徉在這片書海中,深深的懂得教書育人的不易,我們得時時反省自己,時時反思自己,才能將工作更落到實處。
教師是否愿意花時間反思自己的工作,是教師是否具有專業(yè)素養(yǎng)的標志。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學海無涯,藝無止境。教師的專業(yè)追求、專業(yè)探索、專業(yè)提升,要靠不斷的反思,教師要學會在言說和行動中思考,在反思批判中成長。自己的教育生活就是一種學術(shù)行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應(yīng)不斷反思。這也許將成為自己需要時時溫習的功課。
我愿把自己一路走來的反思提出來,與廣大教師共勉。
1.讀書一生
好教師的知識結(jié)構(gòu)應(yīng)當由三塊組成,即精深的專業(yè)知識,開闊的人文視野,深厚的教育理論功底。古典文學修養(yǎng)和哲學修養(yǎng)的不足,決定了我要以為學生生命奠基為追求,必須靠讀書學習進行自身的彌補和進修,要像永不干硬的海綿一樣不斷地吸收和納取。
2. 激情不老
這應(yīng)該成為為師品格的重要追求。馬克思說,激情是人追求自己的對象世界的一種本質(zhì)力量。只要生命在,激情就在。教師的激情就是要點燃學生的情緒,照亮學生的心靈。對教育的激情,應(yīng)該從現(xiàn)在的外在表象化為內(nèi)在的精神氣質(zhì)。不因年齡的增長,環(huán)境的改變,地位的升降而改變。
3.寧靜致遠
一個好教師不全是靠培訓(xùn)成長起來的,更不是靠檢查、評比造就的。教師很苦很累,比如各類名目繁多的學歷進修,課改通識培訓(xùn),市級的、省級的甚至國家級的教學比賽壓得教師喘不過氣來。教師自由發(fā)展的空間,已被剝奪殆盡──整天忙著讀人家的“書”,自己的“書”卻沒有讀。這種過重的外在負擔將導(dǎo)致“膚淺后遺癥”。因此,與其忙忙碌碌,不如圍繞自己的特色鉆研下去,深化,細化,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心靈財富,在浮躁的現(xiàn)實中尋求一份屬于自己的寧靜心境,并置身其中朝著理想的目標默默地努力,靜靜地成長。
4.以寫促思
寫作不僅是積累經(jīng)驗的一種方式,更是逼迫自己勤于閱讀和思考的強勁動力。因懂得這些,雖工作辛勞,文筆稚嫩,但我仍堅持用文字記錄自己的教育生活,讓忙碌的我不斷與寧靜的我進行對話,讓沖動的我不斷接受理智我的批判,讓實踐的我不斷接受理論的我的提升。
5.慎獨養(yǎng)身
個人獨處,他人不知,能嚴格按照慎獨去做,沒有其他雜念,實實在在按照道德準則去做。面對榮譽,要拿得起,放得下。不要在乎別人的毀譽,而要自信自醒,打擊你的力量就是前進的力量。但問耕耘,莫問收獲,竭盡全力,就是勝利。可以說,慎獨是最好的善待自己。
6.伸展個性
教師不能沒有獨特的風格,不能沒有鮮明的個性。隨波逐流,循規(guī)蹈矩是自己成長的最大敵人。“獨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也應(yīng)成為我們?yōu)閹煹淖毅?。我想對自己說的是,人云亦云的盡量不云,老生常談的盡量不談,要學會獨立思考,而不是跟著“風”跑。對自己的教學,不要考慮完美,要考慮最有特色。
7.愛在細節(jié)
教師要學會愛,愛在細節(jié),因為教育就是一堆細節(jié)。比如,對待生活在當今社會環(huán)境的學生,教師缺少的不是強力和果斷,缺少的是教養(yǎng)和耐心,需要的是更多的等待和細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尤其對所謂的學習、心理有“障礙”的學生,要學會做“寒里”和“雪中”去“送炭”的人,更要成為學生在困難或痛苦中及時送去精神安慰的人。
8.海納百川
無論是現(xiàn)在還是過去,誰走在我的前面,誰就是我的老師,包括學生,尤其是那些老教師──敬業(yè),博學,鉆研,激情,嚴謹,刻苦等教育傳家寶,已經(jīng)成為我們“通向現(xiàn)在和未來美好教育境界的階梯”,把我們引領(lǐng)到當今課程改革的風口浪尖上。我心中永遠銘記他們,并在今后的工作中時時記得向周圍的教師學習。
9.合作同進
如果說以前的成長靠的是個人奮斗,那么新的時代與環(huán)境,強調(diào)的卻是團隊的力量。尤其是激烈的競爭環(huán)境,需要真正的合作。沒有合作之心的人,內(nèi)心是焦躁而絕望的,也不會取得什么真正的成功。你有什么樣的情懷,就有什么樣的處世方式;你有什么樣的期許,就有什么樣的行為。因此,強調(diào)個人發(fā)展與競爭,一定要依靠環(huán)境和伙伴的合作──學會溝通、學會傾聽,同行彼此理解,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經(jīng)驗,以減少由于孤立而導(dǎo)致的個人行為。
10.海星角色
教育,不變的永遠不會變,改變的必將會改變。創(chuàng)新不是推倒歷史,更不是在沙漠上建設(shè)大廈?;仡欉^去是有益處的,如果我們對前人視而不見的話,我們身上的獨創(chuàng)性不會很好地保存下來并取得快速的發(fā)展。教師要成為一名真正的審視者、反思者、繼承者,但應(yīng)當永遠把自己定位在是教育海洋中微不足道的一顆海星的角色──也許這是一種理性狀態(tài)。
一路走來,感慨良多。雖然從教18年,但前程漫漫,我將一如既往地跋涉下去。成長的路上,為自己的生命奠基,為學生的生命奠基,仍需要同事的關(guān)懷,教育叢書的引領(lǐng)──而這將是我前進的動力
初讀《教育有悟》感覺是一本再普通不過的書籍了,這本書是由95篇教育隨筆組成的,里面描述的都是工作在教育一線的教師們所記錄的發(fā)生在教師和孩子們之間或發(fā)生在孩子們自己之間的小事,同時也是一些瑣細得不能再瑣細的事件,如學生考試作弊、新生點名、教師板書、課堂上表揚……故事中一幕幕場景,有些我們多么熟悉的,甚至是自己親身經(jīng)歷?;蛟S你會覺得這樣的書記錄的事太平凡,但細想,教育,不就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瑣碎繁雜嗎?不就是日復(fù)一日的雞毛蒜皮嗎?
這本書分五個板塊,其中第一章節(jié)告訴我們,教師不僅僅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因為學生作為教師的教育對象,其一言一行都會形成反饋,從而使教師從中學習、體悟,不斷調(diào)整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行為,從而使整個教育成為一個雙向動態(tài)過程。而其中的第三章節(jié)是關(guān)于針對后進生一些教育的機制,它告誡我們只要目中有人,就沒有后進生?!昂筮M生”不等于“后進人”,事實甚至相反,教師們只要把“學生”當成“人”,就不會再有“后進生”了。因為教育的奇跡在于:教師之光,能使遠遠近近的心都披上絢麗。
書中所寫,沒有驚天動地的大事,沒有抽象的理論,有的只是生動的教育故事以及故事中蘊含的思考。內(nèi)容鮮活而真實,文筆樸素而流暢。樸實的文字中包含著真摯的情感,讀著讀著,我被故事內(nèi)容所吸引和感動,這更引起了我深深的思索。
它猶如一面鏡子,折射出我們?nèi)粘=逃虒W中存在的諸多不足:你差遣你的學生為你做私事了嗎?哪怕只是舉手之勞;你注意批評學生的方式了嗎?哪怕只是換個談話場所;你尊重學生的“雜念”嗎?哪怕它有時會擾亂課堂;你能耐心傾聽學生的辯解嗎?哪怕他確實有錯……
它又如一位指點迷津的導(dǎo)師,為我們解決工作中的各種困惑而指明方向:它告訴我們?nèi)绾渭ぐl(fā)中間生的學習熱情;它告訴我們?nèi)绾巫尠喔刹繕酚诜瞰I而毫無怨言;它告訴我們愛得不恰當也會造成傷害;它告訴我們什么是寬容的魅力……
感謝這些教育的有心人。他們讓我們更多的教師分享了他們的成功的經(jīng)驗與體會,讓我們靜靜地吸吮“名師”們帶給我們的精神食糧,讓我們明白如何使用一個微笑,一句稱贊,一個親切的動作,如何用愛溫暖學生,亮麗自己!
再一次的重讀《新教育》,這一次對它的理念“過一種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這也燃起我對教育的新的期望。教育也可以是幸福的、完整的。這句話,不只說我們教師要過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學生也應(yīng)該是幸福的。
這本書中我最欣賞的一句話是:行動就有收獲。朱永新教授說的是,只要你去做,你就能行;只要你去做你就會成功。是的,在人生的漫漫長河中,我們總是想要的、希望的很多,而實現(xiàn)的卻很少。原因有很多種,自身的惰性,是最重要的是,沒有去行動,沒有去堅持。我們不需要華而不實的話語,我們不需要夸夸其談的口號,我們只需要踏踏實實的去做、去行動,就一定會有所收獲。
而整本書里,我感受最深的是沒有教師的幸福,就不會有快樂的學生。教師是教育活動的支撐點,一切為了教師,為了教師的一切。讓教師和學生在教育過程中共同成長,共同發(fā)展進步。讓教師和學生一樣,也能享受教育的幸福感和愉悅感。我們校長也常說,一個學校發(fā)展的最最核心的的東西就是教師用自己的專業(yè)發(fā)展帶動學校的發(fā)展,進而去影響學生的成長。那就很清楚了,如果沒有教師的成長,也就不會有學生的成長;沒有教師的快樂就不會有學生的快樂。教師不快樂,他就沒有激情去擁抱他的教育生活,那么幸福的教育生活從何而來?
一個人精神發(fā)育史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閱讀讓我們精神起來!因此我們教師應(yīng)該把閱讀當成一個自己的習慣,就像每天起床、吃飯一樣,每天讀每天都有收獲。在收獲中成長,在收獲中快樂,自己快樂,孩子們也就快樂了。
朱永新教授還說過:“只有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才能培養(yǎng)積極的態(tài)度,真正的讓教師、學生和學校一起成長。每個老師都應(yīng)該有自己的夢,都應(yīng)該給自己一種挑戰(zhàn)自我的勇氣,一種超越的精神。這樣每一個老師、每一位學生都要成功、都會成功。
為師者,不斷提高自己,用心閱讀,用心成長,用心總結(jié)。讓我們在新教育這條路上,越走越堅定,越走越平坦。
前一段時間有幸讀了《新教育》這本書讓我深刻的感受到作為一名教師,應(yīng)該激發(fā)心靈深處最美好的憧憬。古語云:“書讀百遍,其意自現(xiàn)”,身為教師給學生的示范只停留在讀一遍題目,又怎么能期待我們的學生認真審題呢?我們不能因為自己在備課時候充分把握了教材。熟悉了教學內(nèi)容,就認為學生也熟悉了。學生從課堂學習中收獲的不僅僅是知識。更多的應(yīng)是學習的方法。如果教師在每次讀題時能做到讀兩遍、三遍,指導(dǎo)學生如何來讀題。
讀完此書后讓我不禁感覺到擁有一名好教師的思想,能指導(dǎo)我們不斷地開拓自己的事業(yè),努力地尋求科學的教育教學方法,使自己在教學活動中不斷地完善。但思想、主見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拿來”之后也要善于與時俱進,并且在長期實踐基礎(chǔ)上進行艱苦卓絕的思考。你想關(guān)于教學研究,怎么去選擇一個課題?怎么去定位,我覺得對我的幫助還是很大的,我打算利用寒假的時間再去讀幾本關(guān)于類似的書來提升一下自己。
書中講到:“理想的教師,應(yīng)該是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教師;應(yīng)該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zhàn)自我的教師;應(yīng)該是一個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應(yīng)該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應(yīng)該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教師;應(yīng)該是一個勤于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應(yīng)該是一個關(guān)注人類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應(yīng)該是一個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的教師?!睂φ者@里提到的要求,我身為一名教師,覺得離理想的教師的距離很大。其中有很多要學習。這也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充實自己,不斷完善自己。遇到挫折不氣餒,要總結(jié)失敗的原因。要完全做到書中所講的八點,當然這個過程是非常艱難的。但是只要有這方面的意識,通過自身的努力,會慢慢向理想的教師靠攏,縮小其間的差距。
不過在這其中,我最想做的是一位極有愛心的教師。因為愛可以包容一切,可以逾越一切。教師愛學生,一個佷重要的表現(xiàn)就是相信每個學生。每個孩子都有巨大的潛能,而且每個孩子的潛能是不一樣的。有人可能認為潛能是要靠練習來挖掘,而我認為孩子的潛能要靠愛來挖掘。我愛我的學生,常會有這樣的一個念頭:某一天一個學生割破了手,我就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的兒子,要是自己的兒子割破了手,我會怎么樣?接下來的一切事情都很自然,學生也覺得你真的是很關(guān)心他。以后不管他在學習還是生活上碰到不愉快的事情,他都會找你訴說。師生關(guān)系的融洽,正是你首先付出了愛。所以說只要肯愛學生,就會換來更多的愛。
教育離不開愛。愛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chǔ)。就如夏丐尊先生所說的那樣:“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弊鳛橐幻處?,我們的工作對象是學生。我們的工作和任務(wù)是要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人。一位合格成功的教師應(yīng)學會如何去愛自己的學生。
教師愛學生,首先要做到的是尊重學生。自尊心是人的心靈里最敏感的角落。一旦自尊心受辱,輕者就此一撅不振,重者進而憤世嫉俗?,F(xiàn)在的學生普遍在家里被父母長輩溺愛慣了,接受信息的途徑非常多而新潮,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處于青春期發(fā)育的第一階段的逆反心理很強,經(jīng)不起教師的批評和責罵。所以只有尊重我們的學生,尤其是學生的人格,才能擁有一群燦爛的健康向上的學生,也才能為學生所尊重。
教師愛學生,其次,要相信每一個學生。為人師表還要能推己及人,以彼之心,度己之腹。一件事情,從某一角度看是不可忍受的,而從另一個角度看,卻未必沒有可諒之處。對于個別學生總無法及時完成作業(yè),對于老師而言,這就是一個不認真至少是不重視學習的學生。然而從學生的角度來看,或許有別的原因,可能是客觀原因如家庭因素,可能是自身原因,如這個學生可能上課沒聽懂,作業(yè)不會做。也可能是作業(yè)量超出了他能負荷的范圍……。作為教師,應(yīng)設(shè)身處地思考,才能解決問題。時時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誡自己,做到為人師表,尊重學生,相信學生,贏得尊重,贏得信任。 理想確實是理想,真的想做到也許很難,但它又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前進的階梯,這樣不斷前行才會讓我們不斷進步!所以,要做一名理想的教師,首先必須具有遠大的理想,至少要有更高一點的理想以促使自己不斷前行。 新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為了一切的人,為了人的一切”,是“為了一切的人”,而不是“為了每位學生”。這里的“一切的人”不僅指學生,還包括教師、校長、父母和一切與教育有關(guān)的人。新教育實驗的目的是“讓教師和學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主要通過改變教師的行走方式、學生的生存狀態(tài)、學校的發(fā)展模式、教師的科研范式來實現(xiàn)這一目的。在我看來,實現(xiàn)這一目的的過程實際上也是教師和學生一起成長的過程。
我認為,在新教育的實施過程中我們教師要努力做到一下幾點: 老師是學生的榜樣,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要首先做到。比如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培養(yǎng)卓越口才等等,我們老師就要首先做到,才能要求學生閱讀、寫作、演講、關(guān)心社會。教師要為學生樹立積極正面的榜樣。教師只有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學生才會有法可效?!墩撜Z·子路》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教給學生一生有用的東西。教給學生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讓學生學會如何對待未來、對待工作、對待社會、對待學習、對待他人、對待自己。教給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回想我的教育經(jīng)歷,我的老師們教給我的很多東西都一生受用,譬如守時。
用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影響學生的成長。要特別注意的是是“影響”,而不是改變。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學習充實自我,通過專業(yè)閱讀、專業(yè)寫作和專業(yè)共同體來實現(xiàn)自身的專業(yè)發(fā)展。
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向?qū)W生學習?!叭诵校赜形釒??!睂W習他們的純真善良、充滿活力,學習他們的堅持和較真,學習他們敢于提出質(zhì)疑……
在學生眼里,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里話告訴我,這不能不說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我會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種最崇高的價值。毫不避諱地說,這種崇高,正是我在讀書工程中所獲得的最大的收獲,是我不斷學習、不斷完善的具體表現(xiàn),這就是師德!這就是師魂! 教師的成功,來自學生。要當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首先就認識教師是什么? 要教好自己的學生,首先必須認識學生是什么?答案是顯然的:教師是人,學生也是人。 我們一起行動,一起堅持,一起成長。只要行動就有收獲,只有堅持才有奇跡。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需要老師和學生共同來創(chuàng)造。
初讀《教育有悟》感覺是一本再普通不過的書籍了,這本書是由95篇教育隨筆組成的,里面描述的都是工作在教育一線的教師們所記錄的發(fā)生在教師和孩子們之間或發(fā)生在孩子們自己之間的小事,同時也是一些瑣細得不能再瑣細的事件,如學生考試作弊、新生點名、教師板書、課堂上表揚……故事中一幕幕場景,有些我們多么熟悉的,甚至是自己親身經(jīng)歷。或許你會覺得這樣的書記錄的事太平凡,但細想,教育,不就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瑣碎繁雜嗎?不就是日復(fù)一日的雞毛蒜皮嗎?
這本書分五個板塊,其中第一章節(jié)告訴我們,教師不僅僅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因為學生作為教師的教育對象,其一言一行都會形成反饋,從而使教師從中學習、體悟,不斷調(diào)整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行為,從而使整個教育成為一個雙向動態(tài)過程。而其中的第三章節(jié)是關(guān)于針對后進生一些教育的機制,它告誡我們只要目中有人,就沒有后進生。“后進生”不等于“后進人”,事實甚至相反,教師們只要把“學生”當成“人”,就不會再有“后進生”了。因為教育的奇跡在于:教師之光,能使遠遠近近的心都披上絢麗。
書中所寫,沒有驚天動地的大事,沒有抽象的理論,有的只是生動的教育故事以及故事中蘊含的思考。內(nèi)容鮮活而真實,文筆樸素而流暢。樸實的文字中包含著真摯的情感,讀著讀著,我被故事內(nèi)容所吸引和感動,這更引起了我深深的思索。
它猶如一面鏡子,折射出我們?nèi)粘=逃虒W中存在的諸多不足:你差遣你的學生為你做私事了嗎?哪怕只是舉手之勞;你注意批評學生的方式了嗎?哪怕只是換個談話場所;你尊重學生的“雜念”嗎?哪怕它有時會擾亂課堂;你能耐心傾聽學生的辯解嗎?哪怕他確實有錯……
它又如一位指點迷津的導(dǎo)師,為我們解決工作中的各種困惑而指明方向:它告訴我們?nèi)绾渭ぐl(fā)中間生的學習熱情;它告訴我們?nèi)绾巫尠喔刹繕酚诜瞰I而毫無怨言;它告訴我們愛得不恰當也會造成傷害;它告訴我們什么是寬容的魅力……
感謝這些教育的有心人。他們讓我們更多的教師分享了他們的成功的經(jīng)驗與體會,讓我們靜靜地吸吮“名師”們帶給我們的精神食糧,讓我們明白如何使用一個微笑,一句稱贊,一個親切的動作,如何用愛溫暖學生,亮麗自己!
教育類書籍讀書心得體會7
新教育行動在全國如火如荼的開展,我們也積極的參與其中。又一次的讀了《新教育》這本教育典著,又一次的豁然開朗,又一次的被深深的震撼。
再一次的重讀《新教育》,這一次對它的理念“過一種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這也燃起我對教育的新的期望。教育也可以是幸福的、完整的。這句話,不只說我們教師要過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學生也應(yīng)該是幸福的。
這本書中我最欣賞的一句話是:行動就有收獲。朱永新教授說的是,只要你去做,你就能行;只要你去做你就會成功。是的,在人生的漫漫長河中,我們總是想要的、希望的很多,而實現(xiàn)的卻很少。原因有很多種,自身的惰性,是最重要的是,沒有去行動,沒有去堅持。我們不需要華而不實的話語,我們不需要夸夸其談的口號,我們只需要踏踏實實的去做、去行動,就一定會有所收獲。
而整本書里,我感受最深的是沒有教師的幸福,就不會有快樂的學生。教師是教育活動的支撐點,一切為了教師,為了教師的一切。讓教師和學生在教育過程中共同成長,共同發(fā)展進步。讓教師和學生一樣,也能享受教育的幸福感和愉悅感。我們校長也常說,一個學校發(fā)展的最最核心的的東西就是教師用自己的專業(yè)發(fā)展帶動學校的發(fā)展,進而去影響學生的成長。那就很清楚了,如果沒有教師的成長,也就不會有學生的成長;沒有教師的快樂就不會有學生的快樂。教師不快樂,他就沒有激情去擁抱他的教育生活,那么幸福的教育生活從何而來?
一個人精神發(fā)育史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閱讀讓我們精神起來!因此我們教師應(yīng)該把閱讀當成一個自己的習慣,就像每天起床、吃飯一樣,每天讀每天都有收獲。在收獲中成長,在收獲中快樂,自己快樂,孩子們也就快樂了。
朱永新教授還說過:“只有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才能培養(yǎng)積極的態(tài)度,真正的讓教師、學生和學校一起成長。每個老師都應(yīng)該有自己的夢,都應(yīng)該給自己一種挑戰(zhàn)自我的勇氣,一種超越的精神。這樣每一個老師、每一位學生都要成功、都會成功。
為師者,不斷提高自己,用心閱讀,用心成長,用心總結(jié)。讓我們在新教育這條路上,越走越堅定,越走越平坦。
彭興順老師,我記得前幾年暑假教育局組織學校中層領(lǐng)導(dǎo)進行培訓(xùn)時曾給我們上過課,現(xiàn)在拿著他新出版的《教育就是喚醒》一書,一一閱讀下來,感受頗深。讓我們來欣賞欣賞其中的一些語句吧。
“教育的藝術(shù),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鼓舞和喚醒。”教育的功能從根本上說,就是要喚醒人們心靈中最美好的東西,使人性發(fā)出燦爛的光輝;喚醒人們的自主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使蘊藏在人腦中的巨大潛能得以開發(fā);喚醒人們對生命價值的深切感悟,使人們在創(chuàng)造生活中享受幸福的人生。
才為德之資,德為才之帥。喚醒教師,就要喚醒教師的愛與責任,自覺踐行師德規(guī)范;喚醒教師對職業(yè)的審美情趣,不斷升華職業(yè)境界;喚醒教師的雄心壯志,追尋專業(yè)發(fā)展之道;喚醒教師的育人擔當,不拋棄,不放棄,不讓一個孩子掉隊。
要改變孩子,先改變家長。喚醒家長,就要喚醒家長的示范意識,抓住習慣培養(yǎng)的教育根本,著眼孩子的終身發(fā)展;喚醒家長的發(fā)現(xiàn)智慧,開發(fā)孩子的優(yōu)勢潛能,幫助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育人先育心,澆樹要澆根。喚醒孩子,就要喚醒孩子的責任與良知,使人格得以健全完善;喚醒孩子追逐人生夢想,成就自己美麗人生。
不一而足,有見地的語句比比皆是。全書分為七講,內(nèi)容分別是守望道德星空、發(fā)現(xiàn)教師職業(yè)之美、就這樣成為名師、沒有教不好的孩子、教育就是培養(yǎng)孩子習慣、讓孩子做最好的自己、點亮孩子心中的那盞燈、用美德占領(lǐng)孩子心靈。希望老師們認真讀讀。
第一次接觸華東師范大學郭思樂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這本書是在灌南交流學習期間。還記得是在去年10月份,灌南縣六塘小學教科室相帆主任榮膺灌南縣教育科研先進個人稱號,縣教育局為了勉勵大家,特選贈了幾本具有紀念價值的教育專著作為獎品。而《教育走向生本》就是其中的一本。隨后,相主任就在每周舉行的“主題分享”活動中,將這本書推薦給了學校的每一位教師,從而,在六小校園內(nèi)掀起了一股研讀“生本”,踐行“生本”的改革熱潮。
現(xiàn)如今,我縣教育局也將郭思樂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列為我縣教師今年上半年的必讀書目,足見這本書的教育指導(dǎo)意義非同一般了。
郭教授在書中的上篇的引子中介紹到,他是通過以一個低年級成功的教育實驗改革實驗,作為引發(fā)思辨的源點,真實生動地闡述了生本教育體系。生本教育體系似乎開創(chuàng)了新的教育思路即讓學生處在真正自主的狀態(tài)中,學生的潛能得到激發(fā),學生的天性得到發(fā)展,學生的收獲像鮮花怒放。“我們把這樣的依靠學生,為學生設(shè)計的教育和教學,稱為生本教育體系?!彪S后,提出了“各個年級都行嗎?”迫切疑問,繼而通過大量的,真實的,鮮活的案例佐證這樣的觀點“只要保持生本狀態(tài),只要不斷開發(fā)學生的認知能力而不是封閉它,只要始終保持情境的適度挑戰(zhàn)性,只要讓學生有適合其年齡特征的舞臺,只要永遠使學習帶有與他們個體相聯(lián)系的意義,在他們所認識到的越來越多的事物的比較和啟發(fā)之下,他們的求知和表現(xiàn)的要求就會更為強烈。”
生本教育實驗的目的是要讓兒童取得真正意義上的主體地位,最大限度地依靠兒童的內(nèi)部自然來進行教育或教學。筆者認為,生本,生本,即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為根本,以學生的自我教育為根本,以充分發(fā)掘?qū)W生潛能為根本,以強力保持學生追求的天性為根本。生本教育理念的提出是對現(xiàn)行教育的深刻反思,是對人性回歸的深切呼喚,郭教授作為“生本理念“的吶喊者,倡導(dǎo)者以及踐行者,很是關(guān)注現(xiàn)行教育是否能夠依據(jù)“人”自身發(fā)展的規(guī)律進行教育教學,他顯然是教育改革征程中標桿,是夸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的“教育理想”的追隨者:找一種教育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學生可以多學;使學校因此可以少些喧鬧、厭惡和無益的勞苦,獨具閑暇、快樂及堅實的進步”。
最近,我認真閱讀《有效老師》,捧讀此書,我收獲很大。這本書所給出的教學上的許多建議,使我在原來教學中的許多疑慮一下煙消云散。每次讀到其中的案例時,我不由聯(lián)想到了自己,如果我遇到了類似的情況,我會如故事中老師一樣對待如此的學生嗎?當意外發(fā)生時,當學生的行為已經(jīng)超越了底線,我會如何呢?我會和故事中的老師一樣一笑了之,靈活地應(yīng)付,還是會大發(fā)雷霆,以自己的威嚴壓載學生個性的閃現(xiàn)?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已經(jīng)在慢慢轉(zhuǎn)變我自己,慢慢融入到孩子們中間,成為他們最為可親的朋友。
對于我們教師而言,要學的東西太多。教師只有再度作為學生,拿起書本,不斷地充實自己才能與時俱進,不斷以全新的眼光來觀察和指導(dǎo)整個教育過程。其中講到“優(yōu)秀的老師,讓差生變好,讓好生更優(yōu)秀。學生失敗的同時,我們也失敗了?!崩喂虡淞⒔K身學習的理念,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教書育人工作。比方向更重要的是態(tài)度,比態(tài)度更重要的是毅力。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最好的老師”呢?編者在《有效老師》一書中將影響教師一生的中外教育家經(jīng)典感言對于我們教師具有深刻的借鑒和指導(dǎo)意義。
本書中提到狄德羅提出:“教師要有豐富的情感——熱愛孩子,是教師生活中最主要的東西。不允許漠視學生的情感,因為教師的漠視就是一種摧殘,這是不能容忍的。情感淡漠使人平庸,情感衰退使杰出的人失色,有意摧殘情感是絕對的蠢事。我們當以自勉——不論對自己還是對學生?!痹诮處熕刭|(zhì)的諸多因素中,對學生的奉獻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責任之心等教師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因此,教師的責任首先在于發(fā)現(xiàn)并扶正學生心靈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讓它不斷壯大,最后排擠掉自己缺點的雜草。在教學工作中,應(yīng)關(guān)注全體,特別是對處在困境中的學生進行關(guān)心、鼓勵、幫助、引導(dǎo),時常對他們報以“你真行,你真棒”的暗示,這猶如涓涓細流,流淌在學生心靈之間,讓他們享受到教育的溫暖,激發(fā)起求起的欲望。學生的茁壯成長,是我們教師不可推御的責任。
作為一名教師,要更新觀念、努力創(chuàng)新,擔負起教育下一代的責任,主動思考,虛心求教,肯干、實干,不斷在實踐中摸索總結(jié),盡全力把工作做得細致、扎實。同時,細心總結(jié)工作經(jīng)驗,在摸索中前進。“昨天的孩子,課本是他們的世界;今天的孩子,世界是他們的課本”,身處課改大潮中的一名普通教師,該以什么樣的態(tài)度來面對今天的教育?我想,我應(yīng)該快樂地迎接每一天,以正確的態(tài)度面對自己的事業(yè),面對自己的工作,面對自己的學生,全身心去研究課程、教材、學生、教法等,讓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得以提升,做到德才兼?zhèn)?。抓住“課改”帶來的發(fā)展機遇,樹立較強的科研意識,走進新課程,刻苦鉆研課堂教學藝術(shù),爭做善于吸收的學習型教師,善于研究的反思型教師,敢于探索的創(chuàng)新型教師。
其實,做名好老師的方法還有很多,只要我們有一顆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只要我們大家都行動起來,從現(xiàn)在開始認清教師崗位職責,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我們的素質(zhì)教育就不會落空,那么,每一位教師都會成為一名好教師。
我經(jīng)常對家人說,當老師的我很忙,沒有時間干家務(wù)活。對朋友說,當老師很累,沒有意思。確實沒有老師不抱怨自己的時間不夠用的,天天是上課、改作業(yè)、備課輔導(dǎo)、談話開會理論學習等等,連一分鐘空閑的時間都沒有。這里面除了沒有很好地安排自己的時間而覺得時間不夠用外,整天被迫著去做這些事,心累,恐怕問題還是出在疲于應(yīng)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著自己,簡單的說:“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而沒有主動去做。教師的任務(wù)比較繁重,時間總會在不知不覺中流淌,就看自己能不能把握得住了。
談到如何解決時間這個問題,蘇霍姆林斯基舉了這么一個例子:一位有三十年教齡的歷史老師上了一屆公開課,區(qū)培訓(xùn)班的學員和區(qū)教育局的指導(dǎo)員都來聽課。課上的非常出色,聽課的老師和指導(dǎo)員本來打算記一些記錄,可是他們聽的入了迷,竟然連記錄都忘記了,就像自己也變成了學生一樣。這是多么令人驚嘆啊!課后有一位教師問他:“你花了多少時間來備這節(jié)課?不止一個小時吧?”這位歷史老師說:“對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xiàn)場準備,我只用了大約15分鐘?!币惠呑佣荚趥湔n,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啊。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確實,做教師的每天必須備課、上課、改作業(yè)、課外輔導(dǎo)……現(xiàn)在還要抽出時間來讀書搞科研。帶著這個問題,我閱讀到書中所寫:怎樣進行呢,書中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建議:這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
蘇霍姆林斯基說:一些優(yōu)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們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地補充他們的知識的大海。如果一個教師在他剛參加教育工作的頭幾年里所具備的知識,與他要教給兒童的最低限度知識的比例為10:1,那么到他有了15年至20年教齡的時候,這個比例就變?yōu)?0:1,30:1,50:1。這一切都歸功于讀書。我想:這也就是許許多多優(yōu)秀教師之所以優(yōu)秀的根源。在今后的日子里加大閱讀量,多讀書,讀好書,讀書不是為了應(yīng)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diào)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shù)著作。是啊!我們應(yīng)當在自己所教的那門學科里,使學校教科書里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chǔ)知識,只不過是入門的常識,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里那點基礎(chǔ)知識,應(yīng)當只是滄海之一粟。讀了這些,我茅塞頓開,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關(guān)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chuàng)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yǎng)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時應(yīng)該首先考慮清楚的!
讀書,就一個人而言,正如莎士比亞的詩:“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p>
《教育智慧從哪里來》這本書,雖然是教育類書籍,卻不同于以往我們常見的那種書卷氣,案例分析式講評,幾乎可以涵蓋一線老師平時教育中的所有常見問題,具有實踐性可操作性。更重要的是,這本書給我一種思想的啟迪:教師在教育中出了問題是因為沒有尋根求源,而當了情緒的奴隸,使自己的工作陷入非智慧的體力化;學生出了問題,也是因為教師不夠了解孩子的原因,不僅要了解孩子的`成長史、家庭教育,重要的是了解孩子喜歡什么、害怕什么;師生關(guān)系是最為微妙的,遠近皆有度,遠近皆因情緒而產(chǎn)生不同的學問;教師與家長的關(guān)系在現(xiàn)實并不理想,這就指導(dǎo)我們有很大的必要性要花精力指導(dǎo)家長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在教育的源頭疏堵漏洞,這是使自己的工作趨于輕松的必由之路;管理孩子不如引導(dǎo)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有人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對話?!边@話一點不假,《教育智慧從哪里來》這本書就是一本好書,讀了書中的那一個個案例,及王曉春老師的精辟點評,受益匪淺。這本書讓我明白了,身為教育者,全身心地去愛學生固然重要,但教育智慧不可少。只有既有愛心,又具有教育智慧,才能更有效的教書育人。
愛究竟是什么?它像空氣一樣,每天都在我們身邊,但又因為它無影無形,往往又很容易被我們忽略。但我們的生活中不能缺少它,它的意義已經(jīng)融入我們的生命。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yīng)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矗?!稅鄣慕逃分杏羞@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如果我們對學生的愛是無私的,沒有功利性的,老師對學生的鼓勵,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guān)愛,甚至是一個無意的微笑,讓孩子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感受愛,并把這種美好的感受帶給更多更多的人。
“智慧與愛心同等重要”這是王曉春老師點評案例1的標題。是啊,對學生每個老師都傾注了愛,但愛不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我們的身邊,這種現(xiàn)象數(shù)不勝數(shù)。學生病了,老師上門探望,課落下了,利用業(yè)余時間補;校內(nèi)跌了,碰了,小心呵護,及時與家長聯(lián)系。但結(jié)果不一定如你所想,可能會令其家長感動,令周圍的同仁稱贊。但有時真不能讓學生從根本上改變。我想,收效不明顯的原因主要是我的教育智慧還不夠,沒有能解決他真正的心理問題,客觀的家庭問題等。
學生之間打打鬧鬧,斗嘴絆腳,我總認為是小兒科的事,所以總是用很簡單的談話和互相道歉來解決。卻很少會想到去找找發(fā)生矛盾的真正原因,是它自身的,還是和家庭環(huán)境有關(guān)。王老師告訴我們,學一點心理學,走進一點學生,花一點耐心,這樣我們的收獲會讓我們驚喜。
如何走進孩子的世界,我在書上看到這樣一個詞——換位思考。并不陌生,卻有那么陌生。它喚醒了我沉睡的心靈,讓我豁然開朗,使我不斷設(shè)想:假如我是孩子,我最需要的是什么?假如是我的孩子,我會怎么做?換位思考使我明白: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寬容,多一些耐心和等待,就會多一種教育的方法,就會讓自己讓學生多一份快樂。換位思考讓我不知不覺地走進孩子的心靈,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感受他們細膩、透明、五彩的童心,換位思考成了我和孩子們零距離溝通的一條無障礙通道。
“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面對一個個活生生的孩子,應(yīng)當把陽光灑在他們每一個人的心田,要化更多的心思去了解他們、研究他們?!币徽Z道出我們班主任比別人更要用心,不僅對每一個學生用心,要用心關(guān)注“優(yōu)秀生”、“灰色兒童”、“潛能生”,慧眼識金,挖掘每一個學生的潛能助其自主成長。做教師的千萬不能用一成不變的眼光看待學生,每個學生都是“變數(shù)”,在發(fā)展,在變化,教師對他們投入細致的感情,加溫到一定程度,他們會成長,會進步。
每個學生都有被人賞識的渴望,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贊揚,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多給他們一些寬容和鼓勵,多給他們一些關(guān)注,最大限度地為他們創(chuàng)造表現(xiàn)的機會。
看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老師的建議》,我從中受益匪淺,要想做一個好老師,不但但是知識上的給予,更是要付出更多的熱情,來感化每一個學生,挖掘他們的巨大潛能。
首先,我要樹立一個信念——天下沒有笨的學生,學生的心靈都是美好的、善良的。我要毫不猶豫地愛我的學生,不管這個學生是誰,不管這個學生成績?nèi)绾?,不管這個學生長相如何、性格如何,我都要公平地,全心全意地愛他們。為什么呢?當我自己是一個學生的時候,我深知這種愛的力量對一個學生來說是多么的重要。我總是不愿意自己被老師忽視、遺忘,希望自己在班上、在老師面前表現(xiàn)一下自己,證明給大家看,我是多么的優(yōu)秀。其實這種需要是每個學生的正常的心理需要,作為老師,是不能忽視這一點的。
我要毫不猶豫地愛我的工作,愛我的教學,如何去愛,這還是一個很值得我去思索探究學習的一個問題。當我是學生的時候,我常常會有討厭上課的經(jīng)歷,這往往是因為我討厭這個老師。為什么會討厭呢?——上課枯燥呆板,布置大量作業(yè)、知識含量低、知識范圍窄、知識老化、不懂裝懂、架子大、單純的知識灌輸、教學方法單一、學生學習積極性低等,往往是這一類老師的共同特征?,F(xiàn)代的老師,顯然不能這樣下去,作為受過現(xiàn)代教育的新一代老師,我要有現(xiàn)代的教學。
“我的教學設(shè)計是否合理、完善,還有沒有更好的設(shè)計方案呢?其他老師又是怎樣設(shè)計的呢?哪一點是值得借鑒的呢?別人的為什么好呢?好在哪里?”“在課堂上如何有效地滲透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讓學生有一個美味的精神享受?”“如果發(fā)生突發(fā)事件,我有什么應(yīng)變措施呢?”……我都應(yīng)該認有效地真對待,作好充分的思考與準備,顯然這一步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努力,但是這一步做的如何也直接關(guān)系到我的教學質(zhì)量、教學效果。作好這一步,是至關(guān)重要的,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課堂的時間,是我開始展示自己才識的時候了。所以我首先要在精神面貌上作好文章。當一個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不僅給自己帶來信心,也可以鼓舞士氣。當我開始進入角色時,依據(jù)教學設(shè)計進行講學,那是必須的,但我不能死抱設(shè)計而不知靈活應(yīng)變。我還要仔細的觀察我的學生,從他們的眼神、表情、聲音和動作,來判斷自己的課情況和學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快速評價這是否與預(yù)期效果吻合。經(jīng)過大腦的快速運轉(zhuǎn)之后,及時適當?shù)卣{(diào)整我的教學設(shè)計。學生是否專心上課,精神狀態(tài)是否良好,直接影響到我的教學效果,所以,當學生士氣低迷時,我應(yīng)怎樣鼓勵他們;當課堂氣氛沉悶時,我又應(yīng)怎樣調(diào)動氣氛,讓大家活躍起來;當學生情緒高漲時,我又應(yīng)怎樣正確引導(dǎo)他們;當學生提出了奇怪的問題,我又難以解答時,我又應(yīng)該怎樣做;當我的教學設(shè)計與學生實際不吻合時,我又該如何改進;當個別同學故意搗亂時,我又應(yīng)該怎樣做呢;當學生犯錯時,我又能否輕松有效地教育好這一學生;我應(yīng)該怎樣提升我的人格魅力呢?……總之,我的課堂應(yīng)該有一種協(xié)調(diào)、融洽、輕松、互動的氣氛,在這種氛圍下,給我自己、我的學生最大的空間——教學的、學習的、思考的、創(chuàng)造的、自由的——以達到一種共同的進步。
這本專著在教我們?nèi)绾萎斠粋€好老師的同時,也教會了我們?nèi)绾巫鋈恕?/p>
一、做一個不斷進取的學者
海納百川,才有了大海的浩瀚無邊。一個真正優(yōu)秀的教師,就應(yīng)該是一個不斷進取的學者,向前輩學習,向優(yōu)秀者學習,甚至向我們的孩子學習。教育在歷史上第一次在為不可知的未來服務(wù),教師和孩子間的代溝從來沒有像今天那么大,教師第一次不得不拋去因經(jīng)驗豐富而擺出的架子,虛心向孩子學。這是我們怕見到而不得不見到的一幅圖景。教師此時有’一桶水’也是不夠用的"。面對我們的孩子,面對他們突然冒出的新花樣、新想法,我們常常會發(fā)出感嘆:現(xiàn)在的孩子啊,我們常常有無所適從的感[/]覺。這時,你的腦海里應(yīng)敲響警鐘:你已經(jīng)落后于你的孩子了。
二、做一個有思想的教者
人沒有了思想,根本就屬于酒囊飯袋、行尸走肉。教師沒有了思想,就不能稱其為教育者。教育不光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學者,有思想的行政管理者,更需要有成千上萬有思想的一線教師。這具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是用思想去重塑我們的教育行為,"觀念改變,行動改變;行動改變,命運改變"。二是用思想陶冶學子的心靈。只有思想才能滋養(yǎng)豐富的心靈和厚重的人格在教育世界中,倘若有豐富的思想熠熠生輝,倘若有豐富的思想相互碰撞,淌若有高尚、豐富、獨到、深刻的思想來鼓舞人心,我們的工作,我們的人生,才更有趣味,更有魅力,我們才真正無愧于上蒼給予我們的不可重復(fù),不可替代,無比高貴的生命。
三、做一個寬容的智者
在書中有這樣一句話我很欣賞:土地寬容了種子,才擁有了收獲;大海寬容了江河,才擁有了浩瀚;天空寬容了云霞,才擁有了神采;人生寬容了遺憾,才擁有了未來。寬容意味著承認孩子的差異,承認孩子的未完成狀態(tài)。教育應(yīng)從寬容開始。
“教育,是一種慢的藝術(shù)。慢,需要平靜和平和;慢,需要細致和細膩;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教育,作為一種慢的藝術(shù),尤其需要合理地對待學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錯誤……教育,作為一種慢的藝術(shù),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間和時間?!弊鳛榻處煹奈覀儯裉煸撛鯓永斫狻敖逃锹乃囆g(shù)”呢?
一、“慢”而不“怠慢”。我會經(jīng)常遇到有一部分屬于“問題學生”,他們在學習上基礎(chǔ)較為薄弱,理解和接受能力差,未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習失去信心,自暴自棄;在生活及其他方面,早戀、打架斗毆等現(xiàn)象不時發(fā)生,給我們的教學和管理工作增加了很大難度。作為教師,我們常常有恨鐵不成鋼的感覺,缺乏足夠的耐心和寬容。對此,我反復(fù)思慮著如何將他們引上良性發(fā)展的軌道。如果對這部分學生“怠慢”,就意味著放棄他們,后果不堪設(shè)想;相反我認真思考,改變了自己的否定性思維。雖然他們的壞習慣很難改變,但并不是不可救藥;雖然他們在學習方面起點比較低,但仍然可以有所作為;雖然他們進步的速度比較慢,但并不等于到達終點的速度就慢。我會想辦法的列舉古今中外的例子告訴學生“火車理論”:一個跑得慢的人搭上一輛快車,和一個跑得快的人搭上一輛慢車,最后,先到達終點的是跑得慢但搭上快車的那個人。我會鼓勵、啟發(fā)、引導(dǎo)、耐心、寬容、等待等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使他們逐漸調(diào)整和理順好自己的狀態(tài),再差的學生都有它的基礎(chǔ)點,就從每個學生的具體基礎(chǔ)點做起,自然生長點開始,逐漸延續(xù)增長,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自然就會產(chǎn)生興趣,而繼續(xù)續(xù)下去。
二、“慢”需要感悟。
我們老師在我們的教學中慢慢地去感悟,就像為人父母,育人的經(jīng)驗也是慢慢感悟出來的。一個好教師,應(yīng)是偶有所得,有些獨特的理解、獨特的發(fā)現(xiàn)。教育是些潛移默化、潛滋暗長的東西。作為老師,尤其如我們成天和孩子打交道的老師,對待孩子,我們要有耐心,要學會傾聽,要平等對待每個孩子,不能戴“有色”眼鏡。在我們的教育過程中即使我們心中有不滿,有怒火,都應(yīng)該壓制自己。靜下心與孩子交流,打開孩子的心結(jié)。也許,你一句溫暖的話語,改變的卻是一個人的人生。這本書讓我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在于激勵與喚醒”,在思想上有了進一步的提高;首先我們要做教育中的有心人,平時,我們要更細致、耐心些,多一些等待、思考與克制。我們要腳踏實地,善于發(fā)現(xiàn),做好觀察記錄,捕捉更多的瞬間。
三、“慢”需要等待
這個“慢”,要有足夠的期待,足夠的耐心,減少教育浮燥與功利。而作為一種慢的“藝術(shù)”,尤其需要合理地對待孩子的不足缺陷甚至錯誤。每個人的成長過程,就是點滴錯誤、點滴成績、點滴感悟積累而至質(zhì)變的過程。這個慢,也就是讓孩子感受、體驗過程,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個過程中充滿著跌下去和爬起來。他一跌到,你就去懲罰他,而不是等待他、鼓勵他自主地站起來,那他也許會耍性子,干脆不起來,等著你來拉扯他。對學生來說,錯誤是什么?錯誤是一種經(jīng)歷,錯誤是一種行為,錯誤是一種認識的暫緩,錯誤是一種履歷性的成長資源。學會使用這種不可再生的資源,需要教師發(fā)揮慢的藝術(shù)?!敖逃荒茏非罅⒏鸵娪暗男Ч?,‘立竿見影’的背后可能就是反教育的行為,所有反教育的行為都立竿見影。”我以此作為一劑清醒劑,并時時告誡自己,欲速則不達,對待“問題”學生,要寬容,要等待,不能操之過急,更不能簡單粗暴。在具體做法上,這幾年我改變了以往遇到他們“作亂”時批評、埋怨的做法,尤其注意當眾保護他們的自尊心。然后以自己的熱情和真心感染他們,以欣賞他們的優(yōu)點為出發(fā)點,以保護他們的自尊心為基礎(chǔ),拿起表揚的武器,營建“贊美文化”。告訴他們“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則無所得矣”的道理,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他們“向上”、“向善”的精神。
四、“慢”需要永恒的責任
一個人在校期間只是他人生的一個階段,還有很長的路要他走下去,“活到老學到老”是生存的需要,畢業(yè)時的他,還有那么多的不完善,一個好老師在學生心中的地位是至高的,師生之間的偶爾一個短信、一句問候、一次思想的交流和碰撞等等對一個人的激勵、鼓舞、發(fā)展導(dǎo)向都是有很大作用的,我想這也是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神圣之處吧?這也是我們對社會的責任吧。
作為一個教育一線的教師,我非常喜歡“慢教育”這個詞。教育并不是立桿見影的工作。急功近利,往往與教育背道而馳。以“慢”的心態(tài)來對待教育,陪著學生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賞成長的快樂,慢慢地陪著學生長成參天大樹,何嘗不是一種睿智,一種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