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樊錦詩事跡學習心得5篇精選(2)

| 鎮(zhèn)圳21139

  學習樊錦詩事跡心得體會四

  樊錦詩與香港有著不解之緣。

  “第一個幫助我們的是邵逸夫”。那是上世紀80年代初,邵逸夫匿名向敦煌研究院捐了1000萬港元。“當時我們窮到什么程度?莫高窟連窟門都沒有,風沙直接吹進洞窟里。”征求邵逸夫的意見后,他們?yōu)槎纯甙惭b了玻璃屏風和門。

  第二個是饒宗頤。他是國學泰斗,人文學識廣博,對甲骨文、考古學、歷史學、文學、敦煌學等都有深入的研究。饒老幾次去敦煌,對敦煌的歷史文化十分著迷。樊錦詩與饒老惺惺相惜,相見恨晚。后來,樊錦詩主持的26卷《敦煌石窟考古全集》在香港出版,饒宗頤先生對此由衷贊嘆:既真且確,精致絕倫,敦煌學又進一境!

  1987年,樊錦詩第一次來香港。“那時候除了學術(shù)界,很少有人知道敦煌。”樊錦詩說,現(xiàn)在不僅很多人都知道,甚至還出現(xiàn)了“敦煌熱”,很多香港人為此做出了不懈努力,包括捐款、辦講座、幫著做各種文化推廣。后來香港的朋友說,干脆成立一個組織,叫“敦煌之友”吧。

  “我非常感動,他們不在這里領取一分錢,還聘請了律師,保護我們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后來,更多的香港政商界人士陸續(xù)加入了團隊,在國際上推廣敦煌文化,讓更多人認識和了解敦煌。”

  在敦煌文化里浸潤愈久,樊錦詩愈發(fā)覺得這是“百科全書式的寶庫”。這些年來,樊錦詩為傳播和弘揚敦煌文化四處奔走,不僅到國內(nèi)外辦展覽,還主動進學校、進社區(qū)去普及和推廣敦煌文化。

  她說:“過去我們要‘進洞’保護,現(xiàn)在我們要‘出洞’弘揚,要讓敦煌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對于名利得失,樊錦詩早已云淡風輕。“要計較得失,我早就離開敦煌了。”說起呂志和獎的獎金,她說:“我對這個錢沒有別的盤算。我在想,怎么用這筆錢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能為這個世界的和諧與發(fā)展作貢獻。”

  81歲的老人,眼神平和堅定,如大漠般坦蕩。

  學習樊錦詩事跡心得體會五

  樊錦詩,女,漢族,中共黨員,1938年7月生,浙江杭州人,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研究館員,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她是我國文物有效保護的科學探索者和實踐者,長期扎根大漠,潛心石窟考古研究,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唐代前期和中期洞窟的分期斷代。在全國率先開展文物保護專項法規(guī)和保護規(guī)劃建設,探索形成石窟科學保護的理論與方法,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敦煌莫高窟永久保存與永續(xù)利用作出重大貢獻。

  在遙遠的戈壁大漠深處,風沙日夜侵蝕著敦煌莫高窟的容顏。如今這方土地,在“一帶一路”的宏偉藍圖下,正重新煥發(fā)出蓬勃的青春。而守護這里的女兒,現(xiàn)在已是一位81歲的老人。她將青春無怨無悔地獻給了這里,一堅守就是半個世紀。她就是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

  白底襯衫,紅色毛衣,黑色休閑褲;花白頭發(fā),銀框眼鏡,瘦小的身軀……樊錦詩的舉止身形已讓人分明感受到,她溫婉柔弱的外表下,有一種戈壁荒漠賦予的簡單與堅毅。

  她的笑容格外具有感染力,如孩童般天真爛漫,讓人感覺發(fā)自內(nèi)心的舒服。從青春夢想和新時代下的價值觀,到敦煌的保護研究和利用,在娓娓道來的講述中,不禁讓人與“敦煌女兒”一起,共赴一場跨越半個世紀的文化苦旅。

  在敦煌研究院的一面墻上,寫著這樣一句話:“歷史是脆弱的,因為她被寫在了紙上,畫在了墻上;歷史又是堅強的,因為總有一批人愿意守護歷史的真實,希望她永不磨滅。”

  樊錦詩曾說,“我的命就在敦煌。”與敦煌冥冥之中的緣分似乎可以追溯到她的中學時期。一篇介紹莫高窟的歷史課文,雖然不長,卻深深打動了樊錦詩,不僅讓她對敦煌、考古產(chǎn)生了興趣,更為她以后的人生留下了長足的印記。

  由著喜好,樊錦詩來到北京大學的考古系求學。1962年,她報名到敦煌研究院實習。

  樊錦詩坦言,選擇去敦煌,可以說是“目的不純”。在物資匱乏、交通不便的年代,她想借此機會去看看向往已久的莫高窟。

  在那里,樊錦詩看了一個又一個洞窟,琳瑯滿目、云蒸霞蔚的佛國世界讓她既滿足又震撼,全然忘記了洞外的一切。然而,對于生在北京、長在上海的她來說,現(xiàn)實的條件同樣“震撼”:住土房、吃雜糧,沒有水、不通電,衛(wèi)生設備匱乏。身體羸弱的樊錦詩因為水土不服、營養(yǎng)不良,只好提前結(jié)束實習。

  “離開了就沒想再回去,這是真話。不能說我們大家都說那個,我就說那個。”我們面前的樊錦詩就是這樣一個真實而可愛的人。

  但終究她還是回來了:“國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敦煌需要我,我就到敦煌工作。這是莫高窟的獨特魅力使然,也是我作為一名文物工作者的歷史使命和職業(yè)操守。”

  不能讓莫高窟消失“從常書鴻先生開始,莫高人始終有一種把這座人類文化瑰寶保護好的使命擔當。”樊錦詩說,“把莫高窟完好地交給下一代人,無愧祖先、無悔后人,這就是擔當,就是使命。”

  莫高窟15余公里外,有一個形似沙丘、又如流水的土黃色流線型建筑。游客在這里用數(shù)字化手段了解莫高窟的前世今生,再去窟區(qū)領略歷史的風姿。

  這個充滿想象力的工程,是樊錦詩1998年起擔任敦煌研究院院長的17年間做成的一件大事。

  “與20世紀初拍攝的照片相比,很多壁畫已經(jīng)損壞模糊了。再往下發(fā)展,全都消失了怎么辦?”自1978年起,這個問題就開始在樊錦詩的腦中盤旋。

  尤其2000年以后,急速增長的游客讓她憂心忡忡。“洞子看壞了絕對不行,不讓游客看也不行。”

  樊錦詩與同仁們不斷探索,嘗試讓莫高窟“延年益壽”,甚至“容顏永駐”。

  一方面是對文物本體及其賦存環(huán)境的科學保護。在與國內(nèi)外機構(gòu)的長期合作中,保護者研究清楚了病害機理,保護修復了大量彩塑壁畫,形成了一整套科學保護規(guī)范。

  另一方面,開拓性地建立數(shù)字檔案,讓莫高窟以數(shù)字化的方式“永生”。經(jīng)過近20年的努力,“數(shù)字敦煌資源庫”免費向全球開放。

  此外,樊錦詩還推動制定《甘肅敦煌莫高窟保護條例》,讓莫高窟有了專項法規(guī)的“護身符”;她繼承前輩的“愛才如命”,持續(xù)抓緊培養(yǎng)人才;她以廣泛的國際合作引進了理念技術(shù)、培養(yǎng)了人才、開闊了視野……

  “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chǎn)。接力棒交到我們手上,我們就偷不得懶,不能讓莫高窟有半點閃失。”她說。

  50余載敦煌生涯,讓水鄉(xiāng)女子樊錦詩有了西北人的爽利。她似水,相信水滴石穿。她更似沙,低調(diào)平凡,與莫高窟久久相伴。


相關(guān)文章:

1.2020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習心得感想5篇精選

2.2020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學習收獲心得5篇

3.2020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觀看心得5篇大全

4.2020感動中國觀看心得5篇大全

5.學習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心得5篇精選

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