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的數(shù)學教案

| 新華0

通過編寫教案,教師可以整合教學計劃、教學重點、難點以及教學方法等,從而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學內容體系。這里提供優(yōu)秀的小學四年級的數(shù)學教案,方便大家寫小學四年級的數(shù)學教案參考。

小學四年級的數(shù)學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的情境,引導學生認識和理解加法結合律的含義。

2、過程與方法: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法結合律,初步學會應用結合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悅,樹立學習數(shù)學的自信心,發(fā)展對數(shù)學的積極情感。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的初步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和理解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含義。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抽象概括加法結合律。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多媒體展示:李叔叔三天騎車的路程統(tǒng)計。

(1)找出信息解決問題。問:你能解決李叔叔提出的問題嗎?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

多媒體展示線段圖:根據(jù)學生列出的不同算式,表示三天路程的線段先后出現(xiàn)。

問:通過線段圖的演示,你們發(fā)現(xiàn)什么?(不論哪兩天的'路程先相加,總長度不變。)

我們來研究把三天所行路程依次連加的算式,可以怎樣計算:

比較88+104+9688+104+96

=192+96=88+200

=288=288

為什么要先算104+96呢?(后兩個加數(shù)先相加,正好能湊成整百數(shù)。)

出示(88+104)+96○88+(104+96),怎么填?

(2)你能再舉幾個這樣的例子嗎?

問:觀察、比較這些算式,說一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秘密?(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說。)

(3)揭示規(guī)律。

三個數(shù)相加,先把前兩個數(shù)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shù)相加,和不變,這就是加法結合律。

(4)用符號表示。(學生獨立完成,集體核對。)

(▲+)+●=____+(____+____)

(a+b)+c=____+(____+____)

(5)問:①用語言表達與用字母表示,哪一種更一目了然?

②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數(shù)?

二、練習練習

1、完成P18做一做2。

2、根據(jù)運算定律,在下面里填上適當?shù)臄?shù)。

287+129+118=287+(+118)(32+47)+65=32+(+)

3、教材練習五

三、小結

1.今天我們發(fā)現(xiàn)了哪些數(shù)學規(guī)律?

2.這些運算定律是怎樣發(fā)現(xiàn)、歸納的?

板書設計加法結合律

88+104+9688+104+96

=192+96=88+(104+96)

=288=88+200

=288

加法結合律:三個數(shù)相加,先把前兩個數(shù)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shù)相加,和不變。

【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全冊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四年級的數(shù)學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理解“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一是多少”這類現(xiàn)實問題的數(shù)量關系,會正確地解決這類問題,進一步理解“幾分之一”的意義。

2.使學生能借助學具實現(xiàn)現(xiàn)實問題的數(shù)學化,形成數(shù)學地思考問題的能力。

3.使學生學會合作、學會分享。

教學重點:

數(shù)學地思考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一是多少的現(xiàn)實問題。

學生經(jīng)驗:

學生已經(jīng)知道了“把一個數(shù)平均分成幾份,求這樣的一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計算,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奠定了知識基礎。

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一個物體(圖形)的幾分之一和幾分之幾的基礎上學習的,又是認識一些物體的幾分之幾的直接基礎。具體安排上分為兩個部分:先認識一些物體的“幾分之一”,再解決求一些物體的幾分之一是多少的實際問題,加深認識幾分之一。本節(jié)課學習的是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一是多少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學生:12根小棒;教師:掛圖。

預習設計:

一堆小棒有12根,你能拿出這堆小棒的1/2嗎?這堆小棒的1/2是()根,列式是()。

你還能拿出這堆小棒的1/(),是()根,列式是()。

小貼士:有困難的可以自學書第66頁。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題,認定目標。(預設2分鐘)

學生認定學習內容和學習目標。

二、自主學習,建構模型。(預設13分)

1.交流預習作業(yè)

小組交流,并交流想法。

2.出示例題的掛圖。

小組學習菜單

(1)用○表示桃來分一分。

(2)思考:用算式怎樣表示這盤桃的1/4是幾個?嘗試列式()。為什么用這種方法來解決?

(3)小組交流自己的想法。

小組交流要求

按次序說,有不同方法及時補充。

3.試一試。

小組學習菜單

(1)學生獨立畫一畫。

(2)列出算式。

(3)小組交流自己的算法。

小組交流要求

按次序說,有不同方法及時補充。

4.比一比。

(1)學生獨立列式計算,比一比誰最先算好。

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列式。

(2)集體交流。

5.討論: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一是多少”一般用什么方法計算?

三、組織練習,完善認知(預設15分)

學生先獨立完成課堂練習單

1.基本題

完成P66“想想做做”第1題。

(1)先分一分,再填一填算式。

(2)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列式。

(3)比一比,體會12的三分之一和12的四分之一的不同。

2.專項題

完成P67“想想做做”第2、5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小組交流說說是怎樣想的。

3.整合題

完成P67“想想做做”第3、4題。

四、當堂檢測,評價反思。(預設10分)

五、作業(yè)設計

1.課堂作業(yè)

必做題:《補充習題》P54第1、2、4、5題。

選做題:完成書本P67思考題。

2.家庭作業(yè)

必做題:《一課一練》P50第1、2、3、4題。

選做題:《一課一練》P50“智力沖浪”。

小學四年級的數(shù)學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圖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紙上把簡單圖形先沿水平或豎直方向平移,再沿豎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2.讓學生進一步積累平移的學習經(jīng)驗,更充分地感受觀察、操作、實驗、探索等活動本身的獨特價值,增強對數(shù)學的好奇心。

3.讓學生在認識平移的過程中,產(chǎn)生對圖形變換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本節(jié)課主要來學習圖形的平移,理解平移的含義,能夠判斷一個圖形是由原始圖形經(jīng)過怎樣的平移得到的,能夠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感受平移

今天早上,同學們是怎樣到校的?(騎車、走路)騎車、走路都是運動,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物體也是運動的,你們愿意看一看嗎?

出示汽車圖片,請你說一說汽車是怎樣運動的?

出示電梯圖片,請你說一說電梯是怎樣運動的?

出示蝴蝶圖片展開,請你說一說蝴蝶圖片展開是怎樣運動的?

這些圖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這樣的運動你能給它起個名字嗎?

好,就以大家說的來命名(板書課題:圖形的平移)

在三年級的學習中,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圖形的平移是圖形上所有的點沿著平行的方向等距離移動。平移有兩個要素,一個是方向,一個是距離。平移不改變圖形的形狀、大小,只改變它的位置。(板書:形狀、大小、不變,位置、變了。)

二、怎樣平移

多媒體課件出示:小亭子做的是什么運動?(平移)

你能把小亭子從左上方平移到右下方嗎?

先回憶我們過去學習過的平移方法,看他先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幾個格子,又向什么方向移動了幾個格子,可以把移動的過程記錄下來,嘗試著在方格紙上畫出來,再在小組里交流你的想法。

學生獨立思考,嘗試平移。(教師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給以指點和幫助)

小組交流

反饋匯報

怎樣才能把小亭子從左上方平移到右下方?

小亭子先向右平移6格,再向下平移4格

小亭子先向下平移4格,再向右平移6格。

小亭子向右下平移,斜著過去。

電腦演示三種方法

指導畫法,選擇一種方法,投影學生的作品,讓學生邊指邊說是怎樣平移的?

歸納提煉:學生自由發(fā)言,再次電腦演示,及時小結。

選擇方法一:先確定幾個關鍵點(圖中三角形的頂點和正方形的四個頂點),接著把這幾個點分別向右平移6格,再連成圖形,這是沿水平方向平移,最后沿豎直方向,用以上方法把圖形向下平移4格。

三、練習平移

1.判斷平移的方向和距離。

(1)出示小船圖,談話:仔細觀察小船是怎樣平移的,并用手指出小船的起始位置和平移后到達的'位置,看一看先向哪邊平移了幾格?再向哪邊平移了幾格。請你先在書上數(shù)一數(shù),填一填。

你是怎么數(shù)的?(抓住一個點來看,數(shù)一數(shù)這個點到它對應點平移了幾格,我們就可以知道小船平移了幾格)

(2)電燈平移圖,同上教學

(3)提問:這兩幅圖還可以怎樣平移到達現(xiàn)在的位置?(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鼓勵學生說出不同的平移方法)

2.設計運用,引入生活。

(1)出示梯形圖:按要求移動。

(2)出示船圖:如果你現(xiàn)在是一名輪船的調度員,你的任務就是應客戶要求,調度車輛到達指定地點,那么,你能用哪些不同的平移方法做到呢?試一試吧!

要求:為自己任選一題獨立完成,然后在小組中交流,小組長負責記錄不同的方法,最后在全班交流。

3畫平移后的圖形。

(1)談話:剛才我們已經(jīng)學會看一個圖形平移的方向和距離了,如果請你畫出一個圖形平移后的圖形,可以嗎?請注意,為了清楚地表示平移的結果,我們可以把平移過程中畫出的圖形用虛線畫,平移的最終結果用實線畫。

(2)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加以指導。

(3)投影學生作品,交流平移的過程與方法。

(4)轉換練習。

教師出示一把直角三角尺,并投影出示格子紙。

把三角尺向下平移5格再向左平移3格;

把三角尺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3格;

個別學生上臺按要求操作演示。(同桌練習,一人提要求,一人操作)

4體驗平移的價值。

(1)出示兩條直線,觀察這兩條直線,觀察這兩條直線,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是平行線)

你怎么肯定這兩條直線是互相平行的?有無辦法驗證?

(2)學生默讀課本65頁第3題,按書上辦法操作。

(3)觀察畫出的兩條直線,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你能說一說用直尺和三角尺畫平行線的方法嗎?

小結:把三角尺的一條直角邊緊貼直尺,沿另一條直角邊畫一條直線,然后把三角尺沿著直尺平移,在沿三角尺的同一條直角邊畫直線。這樣,先后畫出的兩條直線是互相平行的。

(4)學生嘗試這種方法畫平行線。鼓勵學生可以畫不同的一組平行線。教師巡視并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5)你能用這種方法檢驗剛才觀察的兩條直線是否平行嗎?

四.全課小結:

我們今天學習了什么內容?我們做了哪些事情?你對什么印象最深?從中,你明白了什么?

板書設計:圖形的平移

形狀、大小位置

平移不變變了

小學四年級的數(shù)學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借助實際情景和操作活動,認識直線、線段與射線。

2、會用字母正確讀出直線、線段與射線。會數(shù)簡單圖形中的線段。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重點難點:

1、體會直線、線段與射線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會用字母正確讀出直線與線段、射線,會數(shù)簡單圖形中的線段。

2、理解三種線的特征,掌握三種線的讀法

教具準備:

電腦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誰能說一說生活中哪里有線嗎?(黑板邊、書本邊、鉛筆盒的邊……)很好,看來你們觀察的非常仔細,在我們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線,剛才同學們說的這些線中,有直的線也有彎的線,在數(shù)學中也一樣,有直的線也有彎的線,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研究直的線。(板書:線的認識)

二、探索活動,獲取新知

1、認識直線

同學們,筆直的線里也學問!

電腦出示鐵軌圖,引導學生觀察

師:圖中畫的是鐵軌,鐵軌很長,筆直的鐵軌,一眼望不到頭,像這樣兩端可以無限延長,沒有端點的線,就叫做直線。

(1)畫一畫讓學生用直尺畫一條直線

(2)說一說(直線有什么特征?直沒有端點無限)

2、認識線段

電腦出示馬路中的斑馬線,引導學生觀察

馬路中的斑馬線大約有多長?(師:不管是幾米,他都有一定的長度,都可以度量出來,像這樣的線叫做線段,它是直線上兩點之間的一段。你能不能畫一條線來表示它?

(1)畫一畫

(2)說一說(線段有什么特征?直兩個端點有限)

3、認識射線

電腦出示夜景圖,學生觀察

師:這是一條什么線?你什么時候見過?它有什么特點?(讓學生自由的說說)

你能畫一畫嗎?

(1)畫一畫

讓學生嘗試畫射線

(2)說一說(射線有什么特征?直有一個端點無限)

4、比較三種線的共同點與不同點

圖形端點個數(shù)延長情況與直線的關系

直線沒有端點向兩端無限延長

線段兩個端點不能延長是直線的一部分

射線一個端點向一端無限延長是直線的一部分

5、認一認、說一說

(電腦出示各種直線、線段、射線)

6、線的讀法

(1)直線一條直線有兩種讀法,可以讀作直線AB,也可以把字母倒過來讀作直線BA。如果用一個小寫字母l表示直線,它還可以讀作:直線l

(2)線段請你猜一猜,這條線段該怎么讀?AB

(3)射線誰來試一試,讀出這條射線(射線只有一種讀法,它的讀法是從端點讀起。)

思考:“射線BA”和“射線AB”有什么不同?(射線AB:端點是A,向B點無限延伸射線BA:端點是B,向A點無限延伸)

三、課堂活動

1、完成課本第17頁的試一試第一題(小結:經(jīng)過一點能畫無數(shù)條直線;經(jīng)過兩點只能畫一條直線)

2、闖三關

第一關:填空

(1)______可以向兩端無限延長,它沒有端點

(2)直線上兩點之間的一段叫做______

(3)_______只有一個端點,它可以向一端無限延長。

第二關:數(shù)線段

第三關:從A點到B點,哪條路線最近?(課本試一試第2題)

(小結:兩點間的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

四、全課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對線的知識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小學四年級的數(shù)學教案篇5

一、復習鋪墊,引入新課。

1.口算.

0.3+0.4=0.2+0.6=1.4+1.5=0.33+1.25=0.9-0.5=

4.8+2.2=3.5-2.1=5.5+4=19.5-0.5=7.2+1.6=

學生獨立計算,集體對答案。

2.豎式板算:(每組叫一名同學上黑板算,其他同學在練習本上計算)

4.89-2.643.61+1.377.75-6.352.82+3.17

點撥:計算小數(shù)加、減法時要注意什么?

(強調:計算小數(shù)加減法時,要小數(shù)點對齊也就是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低位加或減起。)

3、揭示: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的小數(shù)減法.

二、目標實施

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同學們,你們是祖國的未來、是祖國的希望,為了促進你們健康成長,每學期我們都進行體檢,其中有一項是量體重。你知道你的體重是多少嗎?今天希望小學的孩子們也在量體重,想不想去看一看?

2、出示情境圖:你獲得了哪些信息?指名匯報:(笑笑體重38千克、淘氣體重45.2千克、丁丁體重33.4千克。)教師板書

3、根據(jù)情境圖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1、淘氣比丁丁重多少千克?2、淘氣比笑笑重多少千克?3、丁丁比笑笑輕多少千克?4、丁丁比淘氣輕多少千克?5、笑笑比淘氣輕多少千克?6、笑笑比丁丁重多少千克?7、淘氣和丁丁一貫共重多少千克?。。。)

下面我們試著解決兩個問題好嗎?

4、課件出示:淘氣比丁丁重多少千克?

指名列式:45.2-33.4=為什么這樣列式?

(1)自主嘗試計算:

(2)交流匯報:

啟發(fā)學生思考:根據(jù)45.2-33.4這個算式,想:計算小數(shù)減法時要注意什么?

(3)交流后師生共同小結

計算小數(shù)減法時,小數(shù)點要對齊即相同數(shù)位要對齊;十分位不夠減要從個位退1作10,在十分位上加10再減.

(4)計算:23.5-16.8

(5)討論歸納小數(shù)減法的計算方法:

①相同數(shù)位對齊;②從低位減起;③十分位不夠減向個位借1,然后再減.

5.課件出示:丁丁比笑笑輕多少千克?

(1)自主列式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列式?。

(2)獨立嘗試計算

(3)小組內交流

(4)匯報:

(5)點撥:把38寫成38.0你知道是根據(jù)什么嗎?(這是根據(jù)小數(shù)的基本性質,即小數(shù)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shù)的大小不變。)

6、課件出示:小數(shù)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shù)的大小不變。這就是小數(shù)的基本性質。練習說一說。

7、嘗試做:

1.25+6.05=78.3-6.9=

(1)觀察第一題的計算結果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在小數(shù)的末尾添有0。)

我們在計算小數(shù)加減法時計算結果如果在小數(shù)的末尾有0可以根據(jù)小數(shù)的基本性質把0去掉,小數(shù)的大小不變。)

(2)強調:哪一位不夠減要從本位退1作10,在前一位加10再減.

8、小結:今天通過量體重我們學習了什么?(小數(shù)加減法的進位加、退位減)

討論交流:計算這樣的小數(shù)加、減法要注意什么?

總結:(1)小數(shù)加、減法要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低位加起或減起;

(2)哪一位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哪一位不夠減就要向前一位借1;

(3)確定好小數(shù)點的位置.

小學四年級的數(shù)學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計算大面積的土地用平方千米,知道平方千米與公頃之間的關系.

2.使學生掌握土地面積單位間的進率和簡單換算,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平方千米和公頃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土地面積單位間的進率和簡單換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板演:一塊長方形稻田,長200米,寬150米,合多少公頃?

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2.卡片口算.

1公頃=()平方米、4公頃=()平方米

20000平方米=()公頃、70000平方米=()公頃

二、學習新課.

1.引入.

教師提問:(1)計算土地面積的單位有哪些?

(2)邊長是多少的正方形土地,面積是1公頃?

(3)1公頃等于多少平方米?

教師敘述:計算土地面積的單位有平方米、公頃,計算大面積的土地用平方千米做單位.今天我們學習土地面積單位―――平方千米.(教師板書課題:土地面積單位―――平方千米)

2.教學平方千米.

教師敘述: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邊長為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它的面積是100×100=10000(平方米),也就是1公頃.(板書:1公頃=10000平方米)

邊長1000米(1千米)的正方形土地,它的面積是1000×1000=1000000(平方米),也就是1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也叫1平方公里,我國領土面積大約是960萬平方千米,也可以說我國領土面積大約是960萬平方公里.

同學們想一想: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公頃呢?

(1000000÷10000=100,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各劃去4個零.)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頃

從上面可以看出,公頃和平方千米這兩個土地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前面我們學過平方米與公頃這兩個土地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00.我們把這些土地面積單位按從大到小排列,它們之間的關系是這樣的.

1平方千米=100公頃

1公頃=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三、鞏固反饋.

1.基本練習.

2平方千米=()公頃、8平方千米=()公頃

4000公頃=()平方千米、30000公頃=()平方千米

2.綜合練習.

(1)8公頃=()平方米、4平方千米=()公頃

30000平方米=()公頃、9000000平方米=()平方千米

3400公頃=()平方千米

(2)在下面○里填上>、<或=.

3公頃○2900平方米、200公頃○2平方千米

4平方千米○404公頃、8000平方米○8公頃

3.課后練習.

(1)了解本區(qū)或本鄉(xiāng)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平方千米.

(2)5平方千米=()公頃、300公頃=()平方千米

4平方千米=()公頃=()平方米

12000000平方米=()公頃=()平方千米

(3)3公頃○2900平方米、200公頃○2平方千米

4平方千米○404公頃、8000平方米○8公頃

板書設計:

土地面積單位——平方千米

計算土地的面積單位有:平方米,公頃,平方千米

小學四年級的數(shù)學教案篇7

一 、教學目標

1、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感受運算順序規(guī)定的必要性,進一步掌握加減混合或乘除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

2、經(jīng)歷探索和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感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發(fā)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1. 教學重點:感受運算順序的必要性,準確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2. 教學難點:掌握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

集智式備課

(一 )基礎訓練

【口算】 24×5= 32÷4= 8+27= 900÷3=

60÷4= 72-44= 45×3 = 85+28=

【解答題】用小棒擺8個六邊形,共需要多少根小棒?

(二) 新知學習

【典型例題】

例2 “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這樣計算,6天預計接待多少人?

1、 觀察主題圖,根據(jù)條件提出問題。

2、 小組交流。根據(jù)圖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問題,怎樣解決?(引導學生理解“照這樣計算”的意思)

3、 抓住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運用知識遷移類推,學會知識。

4、 學生匯報。引導學生列綜合算式并說一說每一步表示的意義。

5、 教師用線段圖引導學生用兩種方法解決問題。

6、 教給方法:我們可以用畫線段圖、簡圖等方法來幫助我們理清解題思路,保證準確的解決問題。

【小結】如果在一道算式中沒有括號,只有加、減法或者乘、除法,都要按照從左往右的順序依次計算。在解決問題時,可以用畫線段圖、簡圖等方法來幫助我們理清解題思路

(三) 鞏固練習

【基礎練習】1、直接寫出計算結果。

37+12-20 24÷6×7 90-52+28

6×2÷4 32÷8×5 48-13+5

2、劃出下面題目的計算順序并計算任意兩題。

192+8+157 45×30÷54 290-68+951 600÷50×90

143-45-57 24×5÷30 434÷7×8 240÷20÷4

3、啄木鳥醫(yī)生(判斷并改正)

850÷25×2 345-164+36

=950÷50 =345-200

=19 =145

1、 課本P 5做一做1、圖書館里有故事書98本,今天借出46本,還回25本?,F(xiàn)在圖書館里有故事書多少本?

【提高練習】1、先計算,再列出綜合算式。

240÷12= 236+70= 237+263=

125×14= 1750÷25= 25×36=

20+1750= 943-306= 900-500=

2、列綜合式計算

(1)4除900的商減224,差是多少?

(2)504加140除以28的商,和是多少?

(3)比一個數(shù)的3倍少12是60,這個數(shù)是多少?

3、課本P8 練習一 4、

4、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并列式計算。

小張有8張10元的。小王有18張2元的。 ?

【拓展練習】1、用兩種方法解決下面的問題:(只要求列式不計算)

(1) 過年了,小蘭用壓歲錢為自己的小圖書館購買了一批課外書。小圖書館有2個書柜,每個書柜有6層,每層放了15本書?,F(xiàn)在小蘭的圖書館里有多少本書?

(2)

3、

(四)教學效果評價(小測題)

1、39+46-18= 49÷7×4= 73-45+27= 18×4÷9=

2、一件兒童上衣48元,一條長褲比上衣便宜9元,一條裙子又比長褲貴5元。這條裙子多少錢?

小學四年級的數(shù)學教案篇8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數(shù)的方法,知道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數(shù)、數(shù)量,也可以表示數(shù)量關系。

2、會用字母表示數(shù)量關系,能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讓學生初步感受用字母表示數(shù)的作用和優(yōu)點,滲透符號化思想。

教學重點:會用字母表示數(shù)量關系

教學難點: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探究欲望:

1、兒歌引入:

學生初步體會字母具有的概括性。

同學們都熟悉這樣一首兒歌吧:

1只青蛙1張嘴,

2只青蛙2張嘴,

3只青蛙3張嘴,

和同學們交流一下。你能用一句話表示這首兒歌嗎?

學生匯報:

二、聯(lián)系生活實際,體會字母表示數(shù)的必要性和意義:

1、媽媽和淘氣比年齡:

學生初步體會媽媽年齡和淘氣年齡的關系:

淘氣1歲,媽媽比你大26歲,媽媽的年齡怎么表示:

淘氣2歲,媽媽比你大26歲,媽媽的年齡怎么表示:

如果淘氣的年齡為a歲,那么媽媽的年齡是多少歲呢?怎么表示:

2、擺圖形:

學生體會字母表示數(shù)的必要性和意義:

出示圖形:擺一個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擺2個這樣的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擺10個呢?擺a個呢?

生發(fā)現(xiàn)尋找規(guī)律能幫助我們更快地解決問題,從而產(chǎn)生尋求規(guī)律的必要性。為了簡潔、清晰地表示規(guī)律,需要引入字母,用a代表擺任意的三角形。

生列式:師強調a×3的寫法。

三、鞏固練習,強化新知:

1、練習:試一試:

第一題:回到剛開始的兒歌,老師再添兩句。

你能用一句話說一說這首兒歌嗎?為什么?

第二題:哈雷彗星這道題是難點,學生容易錯,讓學生說出為什么。

用字母既可以表示數(shù)、又可以表示兩個數(shù)的關系,還可以表示什么?(計算公式)你能舉例說明嗎?

練習第三題:

還可以表示什么?(運算定律)你能舉例說明嗎?

練習第四題:

四、總結:揭示課題,用字母表示數(shù)有什么好處嗎?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一說在什么地方用到用字母表示數(shù)。

小學四年級的數(shù)學教案篇9

一、復習、導入

1、復習舊知識:

(1)口算小數(shù)乘法:

0.4—20.3—41.2—42.3—32.5—2

說說計算的方法

(2)小數(shù)點的移動:

①小數(shù)點向右移動一位,這個數(shù)擴大到原來的()倍。

小數(shù)點向右移動()位,這個數(shù)擴大到原來的1000倍。

②小數(shù)點向左移動一位,這個數(shù)();

小數(shù)點向左移動()位,這個數(shù)縮小到原來的1/100.

2、今天老師要帶領大家到街心廣場去轉轉,看看那里有什么樣的數(shù)學奧秘等我們來探索。

二、探索新知:

1、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問題

(1)讓學生認真看書上的主題圖,說一說知道了哪些信息。

(2)你能提出數(shù)學問題嗎?

教師引導學生提出:這三個長方形的長之間有什么關系?寬之間有什么關系?他們的面積之間又可能有什么關系?

2、合作交流,解決問題

(1)引導學生探索0.2—0.3的計算方法。

先讓學生計算廣場、花壇的面積,并對比他們的長和寬的關系,以及面積的關系。再讓學生根據(jù)地轉與花壇的長和寬的關系估計一塊地磚的面積可能是多少。然后,讓學生自主探索計算方法。最后,匯報自己找到的好方法,并進行評議,誰的方法更好些。

師小結小數(shù)乘小數(shù)的計算方法。

(2)探索小數(shù)乘小數(shù)的積的小數(shù)點位置

①利用剛才學到的計算方法完成“試一試”: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學生獨立思考后進行小組交流,、討論。然后將結果匯報,進行全班交流。使學生初步感知小數(shù)乘小數(shù)的積的小數(shù)點位置與乘數(shù)小數(shù)位數(shù)的關系。

②完成“填一填”,回答:積的小數(shù)點位置與乘數(shù)小數(shù)位數(shù)有什么關系?

引導學生明確:積的小數(shù)位數(shù)等于兩個乘數(shù)小數(shù)位數(shù)的和。

③師小結: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不僅學習了小數(shù)乘小數(shù)的計算方法,更了解到積的小數(shù)點位置與乘數(shù)小數(shù)位數(shù)的關系,知道了這個規(guī)律,我們以后就可以運用它來幫助我們進行計算。

3、完成43頁“練一練”,鞏固所學知識。

4、總結:本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

小學四年級的數(shù)學教案篇10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測量活動,進一步體會小數(shù)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

2.通過探索怎樣把幾分米或幾厘米用“米”作單位來表示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小數(shù)的意義。

3.能用小數(shù)表示一個物體的長度、質量等。

4.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認真觀察、獨立探索與合作學習的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材分析

“測量活動”這一內容,教材呈現(xiàn)的是在教室里進行測量活動的一個情境。在教學時,可以通過讓學生測量本班教室內的黑板和課桌等物體來進一步感受體會小數(shù)的意義。通過自己動手測量,學生將經(jīng)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小數(shù)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小數(shù)與現(xiàn)實世界的密切聯(lián)系。通過活動加深對小數(shù)的理解,并能進行簡單的復名數(shù)和單名數(shù)之間的轉化,這也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這節(jié)課具有承前啟后的作用,為以后學習有關小數(shù)的其它知識奠定基礎。

三、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是一所農村小學,學生全部來自農村。學生通過近四年來的學習,已經(jīng)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初步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一定的合作學習能力。學生在學習本課之前,已經(jīng)掌握了小數(shù)的意義和基本的測量方法,因此,本節(jié)課知識的認識過程對學生來說難度不大,完全可以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通過動手操作、獨立思考、同學交流等方式來獲取新知。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今天我們來上一節(jié)活動課(板書課題)。你們已經(jīng)學會了怎樣測量物體的長度,現(xiàn)在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測量活動,測量我們的課桌面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并記錄下來。

學生測量后匯報:

小組1:長6分米,寬45厘米。

小組2:長60厘米,寬45厘米。

小組3:長6分米,寬4分米5厘米。

……

(師板書記錄)

(二)探索新知

師:請同學們觀察上面的結果,想一想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或疑問?

生1:三個小組的結果各不相同。

生2:不是結果不同,而是單位不同。

生3:我同意他的意見,因為三個小組使用的單位不同,所以我們一眼看不出他們的結果是否相同,只有將他們的結果化成同一個單位才能看出他們的結果是否相同。

師:這個同學的意見很好,同學們想一想長度單位除厘米和分米以外,還有哪些?

生:米和千米

師:請同學們用“米”為單位表示出課桌的長和寬。

(小組內討論活動)

交流匯報:

生1:我們小組用“米”作單位表示。我們測量的課桌長是6分米,1米=10分米,1分米=米,那么6分米=米,也就是0.6米。寬是45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米,45厘米就是米,也就是0.45米。

生2::我們用厘米作單位表示。我們測量的課桌長是6分米,1分米=10厘米,6分米=60厘米,60厘米=米,也就是0.60米,寬是4分米5厘米,4分米=40厘米,4分米5厘米=45厘米,45厘米是米,也就是0.45米。

生3:(提出質疑)課桌的長怎么一個是0.6米,一個是0.60米?

師:這位同學觀察得真仔細,誰能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生:0.60米等于60厘米,也就是6分米;0.6米等于6分米0.60米和0.6米是相等的。師;大家同意他的意見嗎?所以小數(shù)末尾的0一般可以省略不寫,就像我們過去學習的0.50元和0.5元是相等的。

(三)鞏固應用

師:下面我們運用所學的知識以小組為單位測量出自己身邊物體的長度,然后把測量結果填入表格。

(師每組發(fā)一張表格)

(學生立刻投入到活動中去,氣氛活躍)

活動完畢,小組之間相互交流,糾正錯誤,教師巡視指導。

(四)拓展練習

1.稱質量

師:通過剛才的測量活動,同學們掌握了用小數(shù)表示物體的長度?,F(xiàn)在同學們在小組內用天平稱一下數(shù)學課本、文具盒的重量,并用“千克”表示出來。

(生自由活動,師巡視指導)

生匯報:

小組1:數(shù)學課本260克=0.26千克。

文具盒180克=0.18千克

師:你是怎樣想的?

小組1:我們認為質量單位之間的換算和長度單位之間的換算是一樣的,因為1千克=1000克,數(shù)學課本是260克=千克=0.26千克,文具盒180克=千克=0.18千克。

(其他小組表示認同)

2.猜體重。

師:大家來猜一猜我的體重是多少?

(生爭先恐后的猜測)

生1:50千克

生2:55千克

……

師:告訴你們吧,老師的體重是58千克300克,誰能用“千克”作單位表示出來?

生:300克=0.3千克,58千克+0.3千克=58.3千克。

師:今天同學們通過自己動手、動腦,學會了用小數(shù)表示物體的長度和質量,大家表現(xiàn)得都非常出色。用小數(shù)表示物體的長度和質量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十分廣泛,會給我們帶來很多方便。

(五)課堂小結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或感受?

生1:我覺得在課堂上自己動手操作,很有意思,我學得很快樂。

生2:我不但學會了長度單位之間的換算,還知道了質量單位之間的換算。

生3:我知道了無論是長度單位還是質量單位都可以用小數(shù)來表示。

……

五、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我頗有感想:

1.數(shù)學教學要充分聯(lián)系實際。比如:“稱質量、猜體重”等活動的設計,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取新知,在活動中鞏固知識、拓展運用。

2.教學中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學中,我注重引導學生在活動中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充分體驗到了知識的形成過程,實現(xiàn)了知識的自主構建。

3.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比較緊湊,教師角色定位較為合理,我注意在很多中同學組織者和引導者的作用,如0.6和0.60是什么關系,由學生思考做出回答。

六、案例點評

在這節(jié)課中,教師注意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本,學生是數(shù)學學習活動的主人。

1.關注了學生的探究過程,實現(xiàn)自主體驗。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在數(shù)學教學中要促進學生自主發(fā)展,必須注重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yǎng),鼓勵學生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探究學習、自我發(fā)展。比如:在測量課桌面的長和寬時,教師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進行記錄,同時也讓學生體驗到了簡單的復名數(shù)和單名數(shù)之間的轉化過程,在教學中不必告訴學生單名數(shù)。復名數(shù)等詞語。。

2.給學生提供了充分從事數(shù)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引導學生觀察,注重學生的感知體驗,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讓學生經(jīng)歷知識發(fā)展和探索的全過程。

3.在本節(jié)課中,教師始終注重對學生進行適時、適度的評價,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小學四年級的數(shù)學教案篇11

課題直線、射線和角課型新授

標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認識射線,直線,能識別射線、直線和線段三個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2.使學生認識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和概括的初步能力。4、培養(yǎng)學生關于射線、直線、線段和角的空間觀念。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操作學習活動,讓學生經(jīng)歷直線、射線和角的表象的形成過程。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體會到數(shù)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能夠感受到生活中處處學。

重點角的意義

難點射線、直線和線段三者之間的關系

教具課件、活動角、尺或三角板

教師導學學生活動旁記補充

一、認識射線,直線

1、復習線段的特點。

出示線段:它有什么特點?

2、認識射線。

(1)課件顯示,學生感知線段一端無限延長就得到一條射線。

(2)射線有什么特點?

(3)生活中你見過射線嗎?

指導學生用尺或三角板畫射線。

3、認識直線。

(1)課件顯示,學生感知線段兩端無限延長就得到一條直線。

(23)學生嘗試畫直線。

(4)線段和直線有什么關系?

4、線段、射線和直線三者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出示表格:以小組為單位填表

名稱圖形聯(lián)系區(qū)別

線段 

射線 

直線 

小組匯報

5、練習,下面那些圖形是線段、哪些是射線、哪些是直線?(P39、1)

引導想象

課件顯示:從一點可以引出無數(shù)條射線,為學習角作鋪墊。

二、認識角

從一點引出的射線中留下兩條,問:這個圖形認識嗎?

什么叫做角?角該用什么符號表示?下面我們來研究角。

1、你能舉例見過的角嗎?

學生舉實例,教師隨著學生舉例課件顯示實物并抽象成各種形狀的角,讓學生感知生活中角的存在。

2、建立角的概念。

(1)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總結畫角的步驟:①畫出一點,從這一點引出一條射線;②從這一點再引出另一條射線;③寫出各部分名稱。用∠1表示。

(2)問:到底什么叫角?總結角的概念。

從一點到引出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叫做角。這個點叫做和角的頂點,這兩條射線叫做角的邊。角的符號用“∠”表示。

三、鞏固練習:

1、P36“做一做”1、2

2、P39、2、

四、課堂小結

問: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知道什么?

我們這節(jié)課研究了直線、射線和角(板書課題:直線、射線和角)

五、課后作業(yè):P40、8學生匯報:直直的,有兩個端殿,能測量

學生觀察思考后匯報

射線只有一個端點,向一端無限延長。

通過練習,能夠把學到的知識進行及時的鞏固復習。

板書設計

直線、射線和角

小學四年級的數(shù)學教案篇12

教學目標

1、通過介紹數(shù)的產(chǎn)生,給學生建立自然數(shù)的概念,并了解自然數(shù)的一些性質和特點。

2、通過探索、思考、總結等活動,讓學生體驗到數(shù)的產(chǎn)生過程中去。

3、使學生了解中國古代數(shù)學的偉大成就,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

1、重點:數(shù)的產(chǎn)生、發(fā)展的歷史。

2、難點:羅馬數(shù)字的特點。

教學工具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引入情景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晃恍屡笥?,有認識的嗎?他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哲學家——培根。培根曾經(jīng)說過一句話。今天老師把它送給你們“讀史使人明智,數(shù)學使人周密”。談談你是怎么理解的!

二、展示交流,探索新知

1、介紹古時候人們生活生產(chǎn)勞動中開始對數(shù)的初步理解(多、少)

2、介紹三種計數(shù)方法:實物記數(shù)、結繩記數(shù)、刻道記數(shù)。

3、介紹記數(shù)符號(數(shù)字)

介紹巴比倫數(shù)字、中國數(shù)字、羅馬數(shù)字

比較每一種數(shù)字的特點,重點介紹羅馬數(shù)字,并分析羅馬數(shù)字的特點。

4、出示各國的數(shù)字,說明統(tǒng)一數(shù)字的必要性。

5、聽錄音介紹阿拉伯數(shù)字的由來。

6、教學自然數(shù)的概念。

思考:

這些自然數(shù)是怎么排列的?

每相鄰兩個自然數(shù)相差幾?

最小的自然數(shù)是幾?有沒有最大的自然數(shù)?

三、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請給同學們一起分享吧!

四、布置作業(yè):

1、讀書第16頁、第17頁。

2、寫一篇關于“數(shù)的產(chǎn)生”的感想。

小學四年級的數(shù)學教案篇13

【教學目標】

1.通過合作探究,找到兩個物體間隔排列時,兩端的物體比中間的多1,中間的物體比兩端的少1這一規(guī)律。

2.能夠利用這一規(guī)律解釋生活中的現(xiàn)象,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3.學生經(jīng)歷探索規(guī)律的過程,在動手操作,自主探索與交流合作中,掌握觀察、分析、比較的方法。

4.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與應用規(guī)律的積極性和好奇心以及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學生經(jīng)歷間隔排列規(guī)律的探索過程,找到兩種物體間隔排列時,兩端的物體比中間的物體多1,中間的物體比兩端的物體少1這一規(guī)律。

【教學難點】

學生能用恰當?shù)姆绞奖硎稣业降囊?guī)律。

【課前準備】

每小組若干小棒和圓片,課件,表格。

課前談話,感知規(guī)律:

師:今天在這里上課和我們平時有什么不同啊?

(預設:學生:教室大,有很多老師來聽課,座位進行了調整)

師:今天的座位安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學生初步感知間隔排列)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探索規(guī)律。

1.尋找規(guī)律:

出示例題里的場景圖

師: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這幅圖中有這樣三組排列。這些排列都蘊涵著規(guī)律,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找規(guī)律。

師:每幅圖中兩種物體是怎樣排列的?

師:這屬于一種間隔排列,圖1中夾子排在開始和最后,我們把它看作兩端的物體,手帕排在中間,我們把它看作中間的物體。

誰能說說下面兩幅圖中,兩端的物體和中間的物體各是什么?

2.探究規(guī)律:

師:看到這三組排列,你還想提出什么問題?

課件出示:每組排列中兩種物體的數(shù)目有什么關系?(先獨立完成表格,再在小組里說一說)

兩端的物體數(shù)目中間的物體數(shù)目

夾子手帕

兔子蘑菇

木樁籬笆

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在小組里說一說。

小組匯報。

二、動手操作,驗證規(guī)律。

1.師:是不是這樣排列的兩種物體都有這樣的規(guī)律呢?下面我們動手驗證一下。

2.動手操作:

課件出示要求:任意拿幾根小棒,在桌上擺成一排,再在每兩根小棒中間擺1個圓。數(shù)數(shù)小棒的根數(shù)與圓的個數(shù),看看有什么關系。

3.集體交流:

師:誰來和大家說說你是怎樣擺的?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小結:其實這里的小棒就可以代表一切兩端的物體,圓片就可以代表一切中間的物體。像這樣排列,它們都有這樣的規(guī)律:兩端的物體比中間的物體多1。

三、聯(lián)系實際,應用規(guī)律。

1.列舉規(guī)律:

師:生活中你見到過有這種規(guī)律的現(xiàn)象嗎?

2.應用規(guī)律:

(1)基本練習:

①出示一組排列。

填空:兩端的物體是(),中間的物體是(),()比()多1個。

②這根繩子被打了6個結,這根繩子被分成了多少段?你是怎么想的?

③經(jīng)過了15個白天,那么經(jīng)過了多少個黑夜?

(2)變式練習:

①間隔問題:(課件出示劉翔跨欄圖)

師:看!這是誰?劉翔在20_年雅典奧運會上一舉奪得男子110米欄的冠軍,成為中國人心中的驕傲。其實在劉翔的運動場地上也有咱們今天研究的規(guī)律呢。

出示:110米跨欄,10個欄中間有多少個間隔?

②鋸木料問題:想想做做第2題

把一根木料鋸3次,能鋸成多少段?

引導學生用圖表示出鋸木料的過程,再結合所學的規(guī)律來分析。

③圓周問題:

欣賞:西湖蘇堤春曉圖

師:人們常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的美在于西湖的美,前人在蘇堤的岸邊栽了一行柳樹,再在每棵柳樹中間栽一棵桃樹,這樣就有了桃柳夾岸,桃紅柳綠之說。

如果在西湖的一周栽75棵柳樹,每兩棵柳樹中間栽一棵桃樹,可以栽桃樹多少棵?

a:質疑:有的同學說74棵,有的同學說75棵,還有的說76棵,那像這樣栽柳樹和桃樹,它們的棵數(shù)之間到底有什么關系呢?

b:探究規(guī)律:你們能想辦法找出來嗎?在小組內試一試。

c:匯報小結:誰給大家介紹介紹你們小組想到的方法,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小結:把桃樹和柳樹像這樣栽成一周,桃樹和柳樹的棵數(shù)怎么樣?那在西湖的一周栽75棵柳樹,中間間隔著栽桃樹,可以栽多少棵桃樹?

d:對比聯(lián)系:

師:前面發(fā)現(xiàn)間隔排列的兩種物體,兩端的物體比中間的物體多1,而在圓周上,它們?yōu)槭裁从质窍嗟鹊哪?

(課件演示:把直線轉化成圓周,兩端的物體重合)

④機動練習:

師:國慶節(jié)就要到了,學校計劃在校園主干道一邊按照一一間隔的規(guī)律來擺設鮮花美化校園。(課件出示圖)

有25盆藍花,猜猜看有多少盆紅花?你是怎么想的?還有其他的想法嗎?

師:大家想到了三種方案,這些方案都是可行的,看來,你們要是做美化設計師還是挺稱職的。課后大家可以利用今天學的規(guī)律來設計美化教室或者自己的臥室。

四、總結評價。

師:今天我們研究了一些排列的規(guī)律,當我們面對新的事物或者更復雜的情況時,要學會尋求方法來探索規(guī)律解決問題。

小學四年級的數(shù)學教案篇14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四年級上冊第96頁上的內容,第97頁上的課堂活動,練習十八第5~8題和思考題。

【教學目標】

1?結合現(xiàn)實情境了解平行的現(xiàn)象,理解平行線的意義,理解兩條直線在什么情況下互相平行,體會平行線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作用。

2?掌握平行線的畫法。

3?經(jīng)歷探索平行的學習過程,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體驗。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和視頻展示臺;學生準備三角板。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教師:前一節(jié)我們學習了相交,你能畫出兩條相交的直線嗎?

學生畫后,抽幾個學生作業(yè)在視頻展示臺上展示。

教師:同學們能畫兩條相交的直線了,生活中有兩條永不相交的直線嗎?如果有,想象一下它們是什么樣子。

學生想象后,教師用多媒體課件出示單元主題圖。

教師:圖中的跑道線延長出去會相交嗎?

學生回答:不會相交。

用多媒體課件延長跑道,證實學生的結論是正確的。

教師: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研究的另一個內容,平行。

板書課題。

[點評:從學生原有知識入手教學新知識,既有利于強化知識的整體性、系統(tǒng)性,又有利于學生通過相交與平移的比較深刻地認識平移的本質屬性;這樣利用原有知識推動新知識的學習,能更好地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同時也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能力。]

二、進行新課

1?認識平行線。

教師:我們來看一看生活中的一些平行現(xiàn)象。

多媒體課件突出雙杠、吊桿、長方形花臺和新增加的鐵軌圖。

教師:這些圖形都反映了這樣一些數(shù)學現(xiàn)象。

多媒體課件閃動圖中平行的兩條邊,并隱去圖中的其他圖形,只留下閃動的兩條線。圖6?4

教師:這4組直線有什么共同特點?指導學生說出每組直線之間的距離是一樣寬的,并且把每組直線延長出去,都永遠不會有交點。

教師:同學們選一組你喜歡的直線延長一下,看你的想法是不是正確的。學生選一組直線來延長后,匯報自己的結果。

教師:你們所說的直線延長是在同一個平面內進行的延長。

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

引導學生說出:在正方形和長方形中,第①條邊和第③條邊互相平行,第②條邊和第④條邊互相平行。在第3個圖形中,第①條邊和第④條邊互相平行,第②條邊和第⑤條邊互相平行,第③條邊和第⑥條邊互相平行。

[點評:在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注意把生活中的平行現(xiàn)象抽象為數(shù)學現(xiàn)象的過程,讓學生理解平行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并且通過學生延長平行線和判斷原來學習的圖形中哪些線是平行的方式,加深學生對平行線的理解。]

2?畫平行線。

教師:我們可以用兩個三角板或一個三角板和一把直尺畫平行線。

教師示范畫平行線后,學生照老師的方法畫平行線。畫完后抽一個學生的練習在視頻展示臺上展出,并且要求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畫的。

教師:同學們能畫出下面直線的平行線嗎?圖6?6

學生畫后,抽一個學生的作業(yè)在視頻展示臺上展出,并要求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畫的。

教師:畫平行線時要注意些什么?你能給同學們提個醒嗎?

引導學生回答:畫平行線時,用一個三角板的一條直角邊與已知直線的延長線重合。另一條直角邊與另一個三角板的一條直角邊(或直尺的短邊)靠緊,另一個三角板(或直尺)靠著這個三角板移動到合適的位置。就可以畫已知直線的平行線了。

教師:用畫平行線的方法還可以檢驗兩條直線是不是互相平行的。

教師用視頻展示臺上學生的作業(yè)來進行檢驗,讓學生看清教師用三角板檢驗平行線的過程。

教師:你們能用這種方法檢驗圖6?7中上下兩條邊、左右兩條邊是不是互相平行的嗎?圖6?7

學生檢驗后,讓學生在視頻展示臺上演示檢驗的過程。

[點評: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主要通過畫平行線和檢驗平行線來加深學生對平行線的理解,由于這兩個操作都比較難,學生又沒有相應的經(jīng)驗的支持,所以教學中采用了教師示范畫平行線和檢驗平行線,然后讓學生照著老師的方法進行操作的方式組織教學,這樣可以減少學生在操作過程中的盲目性。操作的過程中要求學生說一說操作時要注意些什么?通過學生說操作要注意的問題使學生操作更加規(guī)范,這樣能提高學生對平行線的理解水平。]

三、鞏固練習

指導學生完成第97頁的課堂活動。

四、課堂小結(略)

五、課堂作業(yè)

指導學生完成練習十八第5~8題,最后指導學有余力的學生完成思考題

小學四年級的數(shù)學教案篇15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體會小數(shù)的意義,會用小數(shù)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2、能正確讀寫小數(shù),并能對小數(shù)大小進行比較。

3、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能進行兩位小數(shù)的加減及其混合加減運算。

4、能運用小數(shù)加減運算的知識,解決相關的一些簡單問題。

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讀寫小數(shù),并能對小數(shù)大小進行比較。

2、能進行兩位小數(shù)的加減及其混合加減運算。

3、能運用小數(shù)加減運算的知識,解決相關的一些簡單問題。

教學課時:

11課時

第1課時:

教學內容

小數(shù)的意義(第2-5頁)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體會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小數(shù)。

2、通過實際操作,理解小數(shù)的意義。

教學重、難點理解小數(shù)的意義。

教學準備準備計數(shù)器。

教學過程

一、生活中的小數(shù)

(事先布置學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數(shù))讓學生說說生活中除了某些商品的價格用到小數(shù)外,還在哪些地方見到過小數(shù)。

結合書上的例子讓學生嘗試用自己的`語言說明在每個情境中消失表示的是什么,由此激發(fā)學生進一步學習小數(shù)意義的興趣。

二、小數(shù)的意義

1、自學小數(shù)的意義(看書第3頁)

2、小組交流

3、匯報:出示正方形,把這個正方形平均分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數(shù)表示是十分之一,用小數(shù)表示是0.1;把這個正方形平均分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數(shù)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數(shù)表示是0.01。

4、以1米為例結合具體的數(shù)量理解小數(shù)

把一米長的線段平均分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數(shù)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數(shù)表示是0.1米;把這條線段平均分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數(shù)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數(shù)表示是0.01米。

5、歸納小數(shù)的意義

通過學生的討論歸納出小數(shù)的意義。

三、運用拓展

1、出示一個正方形,這個正方形是1,請你表示0.01可以嗎?小組討在此處鍵入公式。論一下,你打算怎么樣表示?為什么?

1、閱讀書上P2的生活中的小數(shù)。

2、學生試著解釋這些小數(shù)的意義。

3、一同探究小數(shù)意義。從長度單位“米”來研究小數(shù)產(chǎn)生的必要性。用1米的尺子來測量物體的長度有諸多不便。有時不足1米,因此我們可以把1米怎么樣?

516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