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是中國明代王守仁的心學主旨。語出《孟子·盡心上》 :“ 孟子曰:“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下面是小編帶來的有關(guān)致良知心得體會,希望大家喜歡
1。初遇王陽明
第一次聽說王陽明是在高中___課上,講他對人說“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闭n本上將他批判為典型的唯心主義——你看不看花,花都客觀存在。作為一個堅定的唯物主義者,我從此也把王陽明和唯心主義打入了深淵。
2。再遇王陽明
第二次遇見王陽明,是看暢銷書《明朝那些事兒》,作者當年明月把王陽明列為明朝近300年歷史上的第1人。作為漢人統(tǒng)治的最后一個封建王朝,以洪武帝為代表,明朝的英雄好漢層出不窮,各領(lǐng)風騷數(shù)載,能在這個英雄榜上排第一,王陽明絕對不同凡響。書中的王陽明是___家、軍事家、哲學家還有教育家。這幾個頭銜隨便拿出一個都可以名垂千古,沒想到他短暫的一生就鑄就了這么多輝煌。他的道德品格、___操守、軍事才能、哲學思想和教育情懷都讓我覺得十分佩服。當年明月把明朝那些事兒最后的篇章留給徐霞客,我想也是和王陽明心學呼應(yīng)。徐霞客就是心學最好的實踐者,在一個200多年不斷紛爭的___帝國面前,徐霞客和王陽明就像一股春風,耳目一新,敢于跳出程朱理學和科舉桎梏,做到真正的自由自在。王陽明可以說是近代中國啟蒙思想的發(fā)端。
3。知行合一王陽明
所以,接下來就看了這本《知行合一王陽明》,從他的生平事跡中探尋他心學的真諦。對于我來說,讀心學的感受就是從心所欲,去傾聽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不要被外在的欲望、物質(zhì)、言語所左右,真正的去修煉自己的心,知道什么是善惡,能夠去惡從善,能夠?qū)Φ闷鹱约旱牧夹?。最后就是回到自己本真的狀態(tài),也就是直覺。通過知行合一,不斷充實自己的身心感受。這讓我想到了《思考快與慢》這本書中所說的,人有兩個系統(tǒng):
(1)系統(tǒng)1是直覺情感的直觀感受系統(tǒng);
(2)系統(tǒng)2是邏輯,理性的間接系統(tǒng)。
王陽明所做的就是讓我們找回那系統(tǒng)1,并且通過系統(tǒng)2不斷的修煉,讓系統(tǒng)1不斷銳化,變得更為理智,生命也會變得更加從容和睿智,能為一個偉大的理想而堅守。
正如王陽明所說,我們從出生開始,就能分辨好壞,但在漫長的學習與社會的磨礪中,模糊了善惡之間的距離,正如韓寒所言:“成人世界沒有對錯,只有利弊。”我們就是在這樣的理念下,迷失自我,失去力量,慢慢都被磨平了,變成了無趣的’社畜‘。
4。陽明與三毛
王陽明的心學讓我想起了三毛,她就是心學最好的詮釋。三毛從小數(shù)學不行,性格又古怪,感覺自己融入不到成人世界中。但她喜歡畫畫,讀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尋找著自己的方向,偏偏在人人避之不及的撒哈拉沙漠,找到了自己的故鄉(xiāng),心歸屬的地方,也找到了自己愛情。這才有了那么短暫卻美好的撒哈拉故事。心之所向,素履所往,這就是心的力量。
5。堅持初心
王陽明的心學,有點唯心也有點禪修的意味,但不同的是,他不是出世的修行,而是儒家入世的實踐,不斷通過實踐來磨練自己的內(nèi)心,來堅守自己的初心。這也是我讀這本書最大的收獲。我曾通過冥想企圖斷絕一切外部的聲音,但心學卻要順其自然,讓這些外部聲音內(nèi)化成內(nèi)心更強大的自己,更加堅定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堅定自己的夢想,做自己的主人。
在蠻荒的龍場,王陽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而在血腥的沙場和險惡的朝堂,讓龍場悟道實際發(fā)揮作用的,是“知行合一”,即遵循內(nèi)心的良知,便能達到寧靜于內(nèi)、無敵于外的境界。如果心學是圣賢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則是俗世智慧。知行合一并非得自頓悟,而是在磨難中不斷反思、修練,最終砥礪出的生命境界。在經(jīng)歷了當眾廷杖的奇恥、下獄待死的恐懼;流放南蠻的絕望、瘟疫肆虐的危險;荒山野嶺的孤寂、無人問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靜后,王陽明不但求得了內(nèi)心的安寧,而且逐漸通過“知行合一”擁有了足以改變世界的力量。
終于讀完了這本早就想閱讀的書,感慨良多,但語言功底欠厚,無力點評,只能摘抄部分本人欣賞的內(nèi)容:一個人生氣十分鐘所耗費的精力不亞于進行了一次3000米長跑,而且人在憤怒時的生理反應(yīng)非常劇烈,同時會分泌出許多有毒性的物質(zhì),這些毒素甚至可以毒死一只小白鼠。也就是說,憤怒和慢性自殺只是名稱不同而已。既然憤怒是我們心中固有的,當我們憤怒時該如何不失去心的本體呢?r 王陽明的理論是:“只要順其自然,不過分在意。一個基本的人性常識是:即使你的批評和指責是出于善意,但對方因為自尊受到傷害,明知道錯了,也要為自己辯護,死不認錯?!嵌Y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凡事都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只要在自己身上找到原因并且修正,就能讓對方也改邪歸正,符合自己良知的要求。面對外來評價,尤其是毀謗時,非但不要動怒心,而且還要把它當成是磨煉強大內(nèi)心的機遇?!安傩摹钡氖?,是愚蠢的人干的。你只要順其自然就好。善惡在你心中,遵循天理即為善,為氣所動即為惡。”不以自己的好惡來評價外物,讓外物按照它們自己的規(guī)律去發(fā)展。順應(yīng)萬物,不要和萬物對立。當我們做到不以自己的私意來衡量外物時,我們就不會受到外物的限制和支配,我們就可以支配自己,使自己的心靈得以安放,達到幸福的境界。儒家把人分為三等:只需要稍加學習就能成為圣人的人(生知安行者),通過刻苦的學習可以成為圣人的人(學知利行者),最后一種是被動的刻苦學f習才有可能成為圣人的人(困知勉行者)。
上學期間習慣了應(yīng)試教育,書中找答案,是以有種錯覺凡是厚重的書亦或圣人之學總應(yīng)推崇備至,偶有疑惑,也會以為學藝不精亦思維跑偏。細思極恐,抱著此種心態(tài)讀書,帶著這種故步自封涉獵,難怪自步不前。好似讀書就像在澆灌一顆樹苗,每一本書都是一份養(yǎng)料,樹苗不停的長啊長,于是眼中只有此樹。
最近一年才開始真正的涉獵書籍,才發(fā)現(xiàn)縱是好書也有其不可取之處,劣書亦有其可取之處,不同的是閱讀視野廣了,才知曉一些粗淺之道,閱讀讓此心光明,心性更佳,少了很多洪荒之怒。起初讀書是為了功利性,見多識廣,直到此刻才明閱讀讓我視野廣闊,思想開始遨游,心胸開闊,慢慢變得學會了和自己好好相處,和這世間相處。
粗讀此書思維理論尚淺,無法下筆予以評論,待它日多度幾遍,所有一思拙見訂當下筆,此心正如之前的《金剛經(jīng)》、《正念的奇跡》。此間所寫本不是此書的書評,只是心中有意愈發(fā),不免拙字幾句抒發(fā)心中意氣,予以給位點播,彼之拙見。
本書通過王陽明的輝煌一生介紹了陽明心學的由來。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陽明心學的力量正是我們現(xiàn)代人所缺的。浮躁的社會需要一片心靈的凈土,所謂圣人之道吾心自明,多傾聽內(nèi)心真正的聲音,掃除心靈上的塵埃。對陽明心學有了一些基礎(chǔ)的了解不錯不錯
因為第一次看《王陽明心學》(羅智著)覺得費解,所以看到一半時找到了《知行合一》(度陰山著),本書通過清晰的描述王陽明一生經(jīng)歷的故事,幫助我們充分體會“知行合一”的內(nèi)涵,把圣學表達的通俗易懂,非常感謝筆者的用心。“知行合一”強調(diào)的是遵循萬事萬物的規(guī)律,以“致良知”為準則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反復練習,即可擁有做事的智慧和坦蕩的行動力,修身爾后達天下?!爸泻弦弧钡拿孛芪淦骶褪牵汉唵蔚街灰覀冊敢狻爸铝贾?,就能明辨是非善惡,掃除心里惡習的蒙塵,照出樸實無華、善良的自己。
但是要從“致良知”中得到“大智慧”,就要能克己自律,一旦內(nèi)心萌生不好的念頭就要立刻掐掉萌芽,良知令我心能辨善惡,意識到自己“動心”了,及時修正還來得及,因為還沒有得到“私欲”的利益,割舍的痛苦就不會放大,那就能快刀斬亂麻,所以“致良知”守則一:是能發(fā)現(xiàn)自己內(nèi)在的惡,去除內(nèi)在的惡;但是對于已經(jīng)發(fā)生正在享受的不好的欲望, 實踐中克制起來很難,就像吸毒,吸毒的時候欲仙欲死,不吸毒了就百爪撓心,可是繼續(xù)吸毒下去,又會加重自己的罪孽,不吸毒時又想得不得了,然后就一直在克制自己的過程中掙扎,痛苦不堪。(我想象中吸毒應(yīng)該就是這樣。)循序漸進“戒毒”的過程就是實現(xiàn)“良知”的過程,那么“致良知”守則二:是能發(fā)現(xiàn)自己外在的惡,去除外在的惡;可欲海無邊,人的一生要面臨很多私欲的挑戰(zhàn),我想我們盡量掌握好一個“度”,遇大事不為一己私利傷天害理,遇小事追求彼此合適,對他人寬容,也對自己公正。能做到君子坦蕩蕩立于天地間,就足了。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修心不是把自己搞得慘兮兮,而是追求情理結(jié)合,洞察自然規(guī)律,融入自然規(guī)律,用好自然規(guī)律,那也就算能自顧“知行合一”了。
而像王陽明這樣的圣賢,他既能夠掃蕩匪寇,還會對百姓進行內(nèi)心教育,從致社會太平的根本上“致良知”,升華到“致良知”守則三:發(fā)現(xiàn)社會內(nèi)外的惡,去除內(nèi)外的惡。這是我們一生都應(yīng)該追求的,現(xiàn)實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互幫互助,社會會因為一點點善念而美好,“善”就是“良知”,令人心安,千萬勿以小善而不為,因為善念也是有蝴蝶效應(yīng)的。感謝王陽明發(fā)明、倡導人人可以成為圣人的修心學,填補了大眾空白的心,心不空,就是人生最大的財富。感謝祖輩留給我們的巨大財富
王陽明如果只是個書生,官僚,或者只是個武將,就不會那么知名,影響深遠,也就不太可能會有這本傳記,當然更不會有這篇書評。另外他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儒將,本書的作者周月亮先生喜歡打比方,也算是傳統(tǒng)詩意的延續(xù),比如書的一開頭,他就把傳主比成一只綴著駝鈴的鞋。鞋上插著生命的權(quán)杖,形成心學的倒T字型結(jié)構(gòu)。他的“致良知”功夫就是要把人“十字打開”,拉成與大地垂直,頂天立地的大寫的人。
之前看過一些有關(guān)王陽明的傳記,有些很短很粗糙,有些則干脆就是在講故事,這么一來很容易就把一個“活生生”的歷史人物寫成了神仙。而這本《王陽明傳》不存在這個問題,整個結(jié)構(gòu)是夾敘夾議,并引用相關(guān)的文獻資料,從嚴格意義上講,與其說這是一本傳記,還不如說這是一份以王陽明為主題,形散但神不散的課堂講稿集。
王陽明親佛近道學養(yǎng)生,他把儒,墨,釋,道的精華一體化為心學,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其中波折不斷,不過歸根結(jié)底他有個最大的特質(zhì),是個病人。五歲后才開始說話,讀書時也“每對書輒靜坐凝思”,后來用練習書法的經(jīng)驗闡明格物致知的原理。接下來就是像朱熹一樣格竹子,不過他沒有格出什么大道理來,卻得了肺病,又病倒了。但另一方面他卻又是個有俠客夢的人,13歲時他就在京城四處逡巡,想了解于謙領(lǐng)導的北京保衛(wèi)戰(zhàn)的實戰(zhàn)情景。他后來的知行合一也是由這種俠儒的氣質(zhì)而生,不單是唇舌之論。
王陽明一生最大的癖好是講學,不管有多落魄,多苦難,甚至有點“對牛彈琴”時,他都無法放下這個癖好。比如他在虎溪山上就講靜會,讓人收放心。但他的靜坐和禪坐有不同,禪法的靜法追求入定,而王陽明則認為人不可能無念,他只追求正念,不求神通,息息去私意,存天理,這樣獨樹一幟的想法和理論,在心學中自然不勝枚舉。
雖然很容易發(fā)現(xiàn)作者對于王陽明的濃重感情,據(jù)說為此書披閱十載,不過也不完全是以一種粉絲,迷弟的心態(tài)來寫此書,不以尊者諱。比如說到王陽明曾將朱熹的很多主張言論,分為中期未定和晚期定論,用朱熹自己的話來針對朱老夫子自己,但具體這么做卻是以偏概全,只是為了闡明王陽明自己的主張。作者顯然不是很認同這種做法。
而在傳記的收尾處,作者這樣描述王陽明的一生,是“不見容于世又在俗世獲得成功的一生,是官到封伯封侯卻又負屈抱冤的一生,名滿天下毀亦隨之,他的性格也是飛揚與謙抑兼具,無日不憂亦無日不樂,一股豪氣一派靜氣?!薄八且粋€從那邊過來的人,一個戰(zhàn)勝了時間的人,一個把本能變成良能的人,一個把殺人的工作變成普度眾生的人,一個讓凡信他者皆能精神加速的人”。
1905年,日本軍神東鄉(xiāng)平八郎,率領(lǐng)裝備處于劣勢的日本艦隊,大敗俄國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日本天皇為其舉辦慶功宴在眾人一片夸贊之聲中,東鄉(xiāng)平八郎高舉起一塊腰牌,上面寫著七字:一生俯首拜陽明。1917年,24歲的毛澤東,讀罷王陽明的心學后,慨然而生經(jīng)略四方之志,下筆一揮而就《心之力》,湖南一師老師楊昌濟驚嘆其文之氣概,在滿分100之上另加了5分。同年,一名叫蔣志清的青年,車中悶坐無聊,“深思看陽明格言”,突有所悟,虎軀一震,遂將“志清”之名改為“中正”。“中正”出自王陽明心學之“大中至正”。蔣中正之字號,正是“介石”。
王陽明何許人也,為何讓眾多豪雄敬佩不已?王陽明在日本倍受推崇,我們所熟悉的稻盛哲學更是源于陽明心學,可就是這個根在中國的寶物,在我們國內(nèi)知名度與歷史貢獻嚴重不符,皆因為與主流的唯物主義相悖,在學校教育中,被當做唯心的反面教材。盡管王陽明對于我們十分重要,但一般人似乎并不在意。貴州龍場陽明洞雖然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但游人很少,很多貴陽人都沒去過。龍場開悟”?什么開悟不開悟?與百姓沒有關(guān)系。日本學者高度重視“龍場開悟”,矢崎勝彥曾五次來陽明洞。十六世紀王陽明學說傳到日本,對明治維新起了很大作用。王陽明促使日本人思想解放。
1908年,一位留學日本的浙江青年,目睹陽明心學在日本的盛行后,在日記中這樣記載道:“不論在火車上、電車上或渡輪上,凡是旅行的時候,總看到許多日本人在閱讀王陽明《傳習錄》,許多人讀了之后,就閉目靜坐,似乎是在聚精會神、思索精義。”這位浙江青年,就是蔣介石。
實際上,王陽明和他的心學學說早在三百多年前就已震驚了世界,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在明中葉以后傳到日本,一舉成為顯學,后來影響到明治維新時期的日本思想界,南懷瑾先生說:“日本人采用了他知行合一這個原則,融合了西方、東方文化,才有了明治維新,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的時代。” 王陽明是明朝最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哲學家,也是中國歷史上極為罕見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偉人。
曾國藩、蔣介石等人對王陽明非常推崇,蔣介石甚至認為“中日兩國的差距就在于一個王陽明”,他說:“日本自立國以來,舉國上下,普遍學我們中國的是什么?就是中國的儒道。儒道中最得力的,就是中國王陽明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哲學。日本竊取‘致良知’哲學的唾余,便改造了衰弱萎靡的日本,統(tǒng)一了支離破碎的封建國家,竟成功了一個今日稱霸的民族?!笔Y介石曾經(jīng)三次到陽明洞參悟,敗退臺灣后他對王陽明的研究愈發(fā)癡迷,甚至把臺灣草山改名為“陽明山”,要求兒子蔣經(jīng)國苦學陽明心學。蔣經(jīng)國學后亦佩服之,要求其部下以王陽明與蔣介石并列為最值得尊崇的導師。
蔣介石和蔣經(jīng)國用心學的道理治理臺灣,幾十年下來臺灣經(jīng)濟獲得高速發(fā)展。然而,由于教科書將王陽明歸入唯心主義哲學代表人物等原因,王陽明和他的“知行合一”長久以來不為大眾所知,知名度遠遠小于曾國藩、蔣介石等人,很多大學生甚至連王陽明是誰都不知道,而知道王陽明的人也僅僅是一知半解,完全不了解“知行合一”的真正含義和精髓。
王陽明心學的基礎(chǔ)是"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對于其他學術(shù)無論是佛道儒三教、三綱領(lǐng)八條目、還是程朱理學的論斷都源于此,由于看問題視角的不同,創(chuàng)建了新的理論體系,在軍事、政治的應(yīng)用,更體現(xiàn)心學的爐火純青。王陽明的焦點學說是“致良知”。
致良知是王陽明的焦點概念,王陽明有良多哲學命題,好比說心即理、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晚年他首要是講“致良知”,致良知是他平定寧王宸濠之后提出的一個焦點概念?!傲贾眮須v于《孟子》,“致”來歷于《大學》的“致知”。“良心”和“良知”有何分歧?我認為良知也就是良心,不外良知加倍正視良心的自發(fā)。你心里不忘本,有時候你可能不自發(fā),可是良知著重的是這個“知”,著重強調(diào)良心是一種精明的、醒覺的狀況。這個良心為主體所知,是一種自動的、精明的狀況,所以叫“良知”。
王陽明除了是個學問家以外,仍是個實踐家。在他這里,準確不準確必然要用本身的心去察看判定,不克不及盲目地必定或者迷信外在的工具。自從他確立了心學的立場今后,他就在心學的根本上不竭地擴大,跟著實踐的進展,王陽明的思惟也在不竭地擴展。陽明有句話:“某于此良知之學,從百死千難中得來”,意思是我的學問是從百死千難中得來的,顛末了良多存亡奮斗、人命交關(guān)的艱難的情況和邪惡的勢力,不是那么平展過來的。王陽明晚年的“致良知”有一個很是精到的意思,即這兩個標的目的是互相補益的。
從內(nèi)到外的標的目的,是從孟子出發(fā),再加上龍場悟道確立的心學立場,認為每一小我生成都有良知,干事的時辰要把本身的良知推至到外面去,就是在做每一件工作的時辰,要讓良知做主,即確定它的標的目的,不克不及做壞事。另一點就是從外到內(nèi),當你把你的良知推至出去做具體事的時辰,會獲得具體事物的常識。
知行問題,是一個古老的哲學命題,這個問題在中國哲學史上爭了幾千年,吵了幾千年,至今尚無定論。簡單的說:知,就是理論;行,就是實踐。國父孫中山認為,知難行易,也有人認為,知易行難。
而提出知行合一的人是明朝的一代圣賢王陽明。王陽明姓王,名守仁,號陽明,浙江余姚人?,F(xiàn)代人評價王陽明是一位偉大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軍事家。這四家他都當之無愧。古人評價王陽明是一位“三不朽”的人,所謂三不朽,就是指在“立功、立德、立言”三個方面都達到圓滿。中國歷史很悠久、很燦爛,中國的歷史人物也很多,各有特色。但是真正做到“三不朽”的人,沒有幾個。
在立功方面,王陽明不但剿滅了危害社會上百年的江西廣東等地的匪患,而且率領(lǐng)一群不到3萬的烏合之眾,平定寧王朱宸濠10萬精兵。立德方面,他德行圓滿,很多得道高僧、道士都被他折服,他的德行甚至也感化了他的敵人。立言呢,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致良知、以及他的心說,都是我們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他的理念,漂洋過海,深刻的影響了日本、韓國等地方,是日本明治維新能成功的理論支持。
在我新中國的歷史上,兩次碰到這個知行問題,繞都繞不過去。第一次知行合一的結(jié)果是:將馬列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jié)合,產(chǎn)生了毛澤東思想,指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那就是“槍桿子里面出政權(quán)”,“農(nóng)村包圍城市”,“打土豪、分田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二次大碰撞是“展開了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得出結(jié)論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毛澤東思想的本質(zhì)是實事求是”。從此鄧公開始了他那一連串眼花繚亂的改革,從而開創(chuàng)了改革開放的大好局面。
人生,原本就是一張張白紙組成的書卷,有心的人,用心書寫,滿卷花香,繽紛搖曳;無意的人,匆匆走過,一片荒涼,蒼白寡淡。無論是繁華還是悲涼,歡樂還是憂愁,最終都會被歷史的煙云遮蓋,落滿厚厚的灰塵,唯有那些如同星河般的人物,歷經(jīng)千年風雨,依然在泛黃的紙頁中閃閃發(fā)光,千古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