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生活豐富多彩,有滋有味,讓人回味無窮,其實在暑假最讓人回味無窮的事還是讀書,因為閱讀可以讓人更充實。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黻P于教育專著教師讀書心得體會,希望會對大家的工作與學習有所幫助。
不管怎么說我還是比較幸運的,14年畢業(yè)隨之考上特崗,然后被分配到了__希望小學,因為離家比較遠,一直也是想著能夠調(diào)到離家近的學校,其實當時就想著如果復興學校今年招老師的話,我一定要來參加招聘。半年后偶然得知復興學校需要一名語文教師,當時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來面試,心里想著總歸要來,如果當時就算不過也當是一次鍛煉,不行的話就今年暑假再戰(zhàn)一次。我萬萬沒想到自己有如此幸運,我竟然通過了,所以復興之路開始得比我計劃中提前了至少半年的時間。我感謝在__希望小學度過的半年,讓我體會到了當前農(nóng)村教育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通過對比也體會到了咱們學校的工作環(huán)境有多么的優(yōu)越。最重要的是,在大學里學到的東西在這里可以學以致用。
來到之后,忙碌并快樂著,一開始田校長和幾位主任經(jīng)常會問我,感覺怎么樣習不習慣,讓我覺得非常親切,田主任甚至叮囑孫晶老師要對我多加幫助,不要讓我感覺無助,這讓我感覺特別溫暖。各位同事對我也非常照顧,我們組尹老師,劉芳老師、羅磊老師一直以來對我也是各種幫助各種指導,讓我在復興這塊沃土迅速成長,所以在這里要感謝你們。
言歸正傳,假期里我讀的教育專著是《有效備課、上課、聽課、評課》,之所以選這本書是覺得作為新教師,我在教師基本功方面還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學然后知不足,讀完這本書之后感覺自己不足的地方真是太多了,接下來是我讀這本書比較有感觸的幾個方面。
首先是備課方面,之前我所了解的備課不過是備教材,備學生,我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備教材方面,看的多是別人的優(yōu)秀教案,教案,總感覺人家的肯定比自己的好,現(xiàn)在看來,“拿來主義”要不得。書中有一段話:“對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每一節(jié)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xiàn)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這句話讓我感觸頗深,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做到與時俱進,豐富自己的學科知識,還要進行教育理論學習,除此之外,一個好老師最重要是要將教學知識與教學情境融為一體,“拿來”的東西固然很好,但是適用到教師個人卻不一定是的,教學作為一種技能,肯定會隨著教師在教齡增長的基礎上不斷努力才能更加精湛,簡單說,教學技能的發(fā)展是需要時間的,好的東西需要時間和思想來轉(zhuǎn)化它們,不然是體現(xiàn)不出它的價值的,捫心自問,我經(jīng)驗尚淺,資歷不深,因此就更需要努力,還沒有具備拿來一本好教案就能運用自如的能力,因此,在以后的備課環(huán)節(jié),我要多動腦,多思考,多學習專業(yè)知識,理論知識,先學習如何備課,從研讀課標開始,潛心鉆研教材,用心去了解學生之后,再試著自己撰寫教案,再通過不斷與優(yōu)秀教案作對比找差距,我相信,我一定會進步的。
接下來是上課方面,在書中上課這一節(jié)里面,我對于傾聽的技能有了全新的了解,教師在教學生的同時,還要學會聽學生,聽是了解學生最直接的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方式,正如李鎮(zhèn)西老師說的:“課堂上,沒有比傾聽孩子們心靈的聲音更幸福的了?!倍鴥A聽也是有技巧的,并不只是聽學生發(fā)言的內(nèi)容,教師在傾聽時,需要伴隨著觀察、辨別、選擇的過程,要聽他們發(fā)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用耳朵聽,更要用心去聽。只有用心,才能夠真正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捕捉他們思維的火花。在之前的上課過程中,我覺得自己在傾聽這一方面做的不好,課堂設計中經(jīng)常會讓學生模仿課本中精彩的句子來仿造,或者運用特定的寫作手法來寫小語段。孩子們的想象力是非常豐富的,他們的小腦瓜總是可以給我們很多驚喜,可是每當課堂中有好句子好段落出現(xiàn)的時候,我總是會帶頭給他們鼓掌,然后全班一起為這位同學鼓掌。看起來特別和諧,被夸獎的同學也非常高興。其實現(xiàn)在想想,我失去了很多教育機會,這種精彩的句子和段落其實只是這個學生個人的東西,可能就反映了她的某種經(jīng)歷或者經(jīng)驗,它能夠運用到課堂上,這就是一種能力,我沒有注重到這一點,只是一味的夸獎和鼓勵。如果稍加分析的話,可能會激發(fā)其他同學把經(jīng)歷和當下所學東西結(jié)合到一起的這種能力,這樣,他們學到的不僅僅是優(yōu)美的句型,而是一種好的方法,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于漁”,我之前就相當于給了他們一條魚,卻忘記了給他們加上三點水。接下來的教學工作中,我會注重傾聽,注重分析,爭取教給學生好的方法。
在聽課方面,書中說,要帶著思想進課堂,是的如果沒有做任何準備,甚至連要聽的課題是什么都不知道,沒有問題,沒有目的,又怎么能通過聽課來促進自我成長呢?我們可以說,這節(jié)課我要學習講課老師的語言,那么好,這節(jié)課我們可以不關注其他,只在講課老師的語言方面做研究,和自己作對比,取長補短?;蛘呶覀兇蛩銖穆犝n老師的教學設計方面來學習,這都是可以的。但是如果聽完一堂課,我們沒有任何收獲,不僅是浪費我們自己的時間,恐怕也是對講課老師的不尊重。通過讀這本書我學到了,提高聽課效益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要帶著教學需求去聽課,做好聽課準備,聽課時才能快速領悟到授課教師的意圖,準確理解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從而提高聽課效益。第二,要帶著課程理念去聽課。新課程之下的課堂教學,要用新的教學理念、課程標準衡量。所以,聽課教師要理解并領悟到新課程的理念,掌握新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明確他們在實際教學中的運用。這樣才能對所聽的課做出科學的評價。并從中受啟發(fā),得到收獲。
書到用時方恨少,現(xiàn)在真正要用到書中知識了,才后悔以前問什么不多讀一些書,另有一句話,亡羊補牢,為時未晚。一個假期過去,我們的閱讀資源也豐富起來了,在以后的日子里,希望自己能多讀書,在教師成長的道路上走得穩(wěn)一些,快一些,也希望和各位一起成長,同做復興人,為復興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愛的教育》,我是一口氣讀完的。雖然我沒有流淚,可是我的心知道這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稅鄣慕逃肺业模坪醪⒉皇瞧湮膶W價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xiàn)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xiāng)國之戀這部處處洋溢著愛的小說所蘊涵散發(fā)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稅鄣慕逃吩谠V說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閱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fā)了我對于愛的一些思索。
首先《愛的教育》的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里,愛究竟是什么?帶著這個疑問,我與這個意大利小學生一起跋涉,去探尋一個未知的答案。一個四年級的小學生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以及對祖國的愛!使人讀之,尤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愛,其實愛的意義已經(jīng)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恩里科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xiàn)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著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群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這些孩子雖然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但他們身上卻都有著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里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群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樣讓我這個外國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xiàn)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松,每天也會有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于是,就想繼續(xù)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xù)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于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以及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fā)現(xiàn)愛中包含著對于生活的追求。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我想,愛是什么?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幫助希望工程所以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去感受《愛的教育》這本書樸實語言中深厚的愛,我想這部好小說將會把這種美好的感受帶給更多更多的人。
最近拜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一書后,這位大教育家的思想深深吸引了我,讓我深受觸動?!督o教師的建議》不僅是一部教育理論專著,而且是一部教育實踐的百科全書,書中不僅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
蘇霍姆林斯基在文中提到:一個教師要想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只有持之以恒地讀書,讀書,再讀書。讀書應該成為教師的精神需要。讀到此我開始反思自己,從教幾年來真正讀過的書有幾本?每天不停地忙于備課、上課、批改,管理班級,總是抱怨沒有時間讀書,而閑暇時會抱著電視看個沒完沒了,或悶頭大睡,而那些教育書籍卻安安靜靜地躺在書架上,早已落滿了灰塵。此時,想一想實在是可悲!可憐!
教師不讀書,就會越來越不能勝任教育教學工作,自己淘汰自己,冷靜下來一想,覺得大師的話非常有道理,從教10于年來,自己每天都在重復著昨天的故事,面對著知識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的今天,深感自己的老本真的已經(jīng)不夠用了。那么唯有讀書才能讓我們擺脫“坐吃山空”的尷尬境地!才能充實我們的頭腦,提升我們的思想。
讓我們牢記大師的建議:書籍是教師的第一至愛。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應該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讓我們做一個愛讀書的人吧!
閱讀應當成為吸引學生學好的重要發(fā)源地。一個有思想的人如果不反復閱讀自己心愛的書就無法生活。兒童的學習越困難,他在學習中遇到的似乎無法克服的障礙就越多,他就應當更多地閱讀。閱讀能教給他思考,而思考會變成一種激發(fā)智力的刺激。他還強調(diào)指出:能夠在閱讀的同時進行思考,和在思考的同時進行閱讀的學生,就不會在學業(yè)上落后,而沒有學業(yè)落后的現(xiàn)象,教師的工作就容易了……這樣的句子在整冊書中隨處可見。那么從大師的這些話中,可以看出學生喜歡上閱讀是何等的重要,讀了大師的這些建議后,我對班里的同學進行了分析,覺得確實是這樣的。拿到一篇文章后一般能夠流利讀下來的同學都是成績比較好的,而等課文學好后也不能流利讀下來的就是學習成績不行的幾位,看來閱讀真的很重要,我想,這對我今后的教學是一種啟示,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一定要重視學生的閱讀興趣的激發(fā)和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要多布置閱讀文章的作業(yè),給同學們多講講故事,以此來引導他們對閱讀的興趣。尤其是對學困生的輔導,將從閱讀方面下手,進行新的嘗試,從“根“上解決他們貧困的原因。閱讀是開啟學生智力的重要手段,讓閱讀成為孩子的第一需要吧!在閱讀的同時能夠思考,在思考的同時能夠閱讀。這將是學生終身受益的法寶。
蘇霍姆林斯基對學生的熱愛,對教育事業(yè)的忠誠與執(zhí)著,他深愛著每一個學生,他關懷著每一個成長的生命,他與學生朝夕相處,與他們一起活動,一起讀書,一起旅行,了解他們的歡樂和痛苦,關心他們的成功和失敗。學生在校期間的全部生活,都是他的研究對象。他曾32年如一日地寫著自己的教育日記,所有所有的一切,帶給我們的不是抱怨與痛苦,而是一種發(fā)自心底的幸福與成功。讀到這些,審視自我,深感渺小,我們距離蘇霍姆林斯基竟然是那樣的遙遠。是的,愛是教育成功的秘訣,這句話我們不知重復了多少遍,可是我們餞行的又有多少呢?教育是一種精神活動,也是一種腦力勞動。我想,只有當教育者走進受教育者的心靈的時候,教育的價值才能真正體現(xiàn)出來。
總之,讀《給教師建議》一書,受益良多,其揭示了教育的真諦,其理論和精華只有細細地品位才能感悟和吸收。我想,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將有選擇地應用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技巧,同時我將聽從霍姆林斯基的建議,每天不間斷的讀書,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讓讀書將成為我心靈的自覺。
最近,讀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師讀本》,讀這本書,反思今天的教育,不難發(fā)現(xiàn),盡管陶行知先生所倡導的生活教育理念已經(jīng)有70多年的歷史,盡管我們的教育改革已經(jīng)推進了那么多年,但我們真實的課堂教學還是那樣像陶先生所描述的“傳統(tǒng)教育”,離他倡導的“生活教育”還差的很遠!
首先,學生從小學到中學到大學,十六年的教育下來,等于一個吸了煙的蟲;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面黃肌瘦,弱不禁風,再加上要經(jīng)過那些月考、學期考、畢業(yè)考、會考、升學考等考試,到了一個大學畢業(yè)出來,足也癱了,手也癱了,腦子也用壞了,身體的健康也沒有了。大學畢業(yè)就進棺材,這叫做讀書死,生活教育不教學生自己吃自己,而教學生做人。生活教育反對殺人的種種考試,教人讀活書、活讀書。
由此,作為一名教師要適應知識經(jīng)濟的需要,就要時時更新自己的觀念,及時獲取相關的信息,不斷進取,發(fā)展自己,完善自己。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現(xiàn)在的社會日新月異,我們周圍時刻充滿著變化。一個有強烈使命感的人,應有一種危機感。怎樣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而不被社會所淘汰呢?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心懷進取心,下苦功夫?qū)W。正如陶先生說的那樣:“學習,學習,學習,學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我們要虛心的跟一切人學,跟先生學,跟大眾學,跟小孩學,跟朋友學,跟大自然學,也跟大社會學,要學的專,也要學的博?!?/p>
作為一名教師,我將永遠牢記陶先生的教誨,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論為指導思想,引導學生手腦并用,學會過硬的技能,使學生的素質(zhì)全面發(fā)展,成為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愛是教育的永恒的主題。韓軍的人文主義精神,教育在線中的朱永新教授高舉的愛的旗幟的新教育實驗;李鎮(zhèn)西的“走進心靈”的教育,似乎無不凝聚著愛的核心。
反思自我的成長經(jīng)歷,尤其是在多年的教育實踐中,所奉行的不也是愛的惟一原則嗎?
記得,我還是學生的時候,我就發(fā)誓成為一個善良的人。我要用我的善良感染周圍的每一個人。那時候,我在學校住宿,在同寢室中,我的人緣很好。因為,我當時做人的準則就是:無論是誰,只要有事求我,我就必須答應他;既然求我肯定就有難處,我要幫助每一個有困難的人。那時,我家里也不富裕,我吃和穿都很節(jié)省,可是只要有同學跟我借錢,只要我兜里還有錢我就一定會借。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我眼中的世界似乎變了,每天我都會有無窮的快樂,每當我躺在床上要入睡的那一刻,我似乎都能感受到明天又是一個燦爛輝煌的日子。
再后來,我當了一名老師。在教育教學中,我首先教育孩子要學會關愛他人。關愛他人是現(xiàn)代社會中人所必備的素質(zhì)之一,只有關心他人勝過關心自己的人,才能把我融入到使周圍的人都快樂的大我之中,實現(xiàn)自我的人生價值。人與人之間需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相互提高。學會幫助他人,也就學會了關愛自己。我給他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充分說明了關愛與合作對人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上帝到天堂和地獄去考察,發(fā)現(xiàn)天堂里的人同地獄里的人一樣都是圍著一口鍋,拿著兩米長的勺子喝著相同的肉湯。但是,天堂里的人卻精神煥發(fā),滿面紅光,地獄里的人卻萎靡不振,面容憔悴,這是什么原因呢?原來,地獄里的人心中只有自己,手里拿著長勺子舀湯喝,勺柄太長,總是喝不上,而天堂里的人則相反,他們的心中有他人,手拿長勺子舀湯第一口總是先喂他人,然后再被別人喂。由于有了先己后人和先人后己之別,于是也就有了天堂地獄之分。在和孩子們朝夕相處的日子里,我發(fā)現(xiàn)了,比我的世界更動人的孩子們的心靈世界,在那里如小石潭記中的潭水一樣的清澈,在那里如桃花源記中的桃源一樣的美麗;在那里像圣經(jīng)里的天堂一樣沒有苦難只有關愛,在那里像佛教中的佛心一樣沒有憎恨只有善良。你愛他們,他們也愛你。
愛孩子們吧,即使他暫時不能理解你,終有一天,他會明白你的愛。愛是永恒的!為了你的學生總有一天如你愛他一樣能去愛別人,為了這世上的人彼此之間都能互相關愛,請你愛你的學生吧!師愛是一種激勵學生個性和諧發(fā)展的無可取代的教育力量。愛是陽光,能融化冰雪;愛是春雨,能滋生萬物;愛是橋梁,能溝通師生的心靈。有了愛,師生之間就能以誠相見,心心相印,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
正如一首歌中唱到的:“愛別人就等于愛自己!”蘇霍姆林斯基認為:當你培養(yǎng)出具有愛心的孩子,他就會對教師的愛很敏感,并以好心還好心;而教師的愛,最重要的是為了學生獲得知識,若是學生懂得了這些,自發(fā)向上,成績自然就好,成績好了,那作為老師的你不也會更加快樂了嗎?